辜鸿铭简介(46句文案短句)

2023-04-17 14:40:53

辜鸿铭简介

1、现时的大战引起全世界的最大注意。我想这战争一定会使有思想的人们转而注意文化的大问题。一切文化开始于制服自然,就是说,要克服、统辖自然界的可怕的物质力量,使它不伤人。我们要承认,现代的欧洲文化在制服自然方面已经取得成效,是其他文化没有做到的。但是在这个世界,还有一种比自然界的物质力量更为可怕的力量,即藏在人心里的情欲。自然界的物质力量给人类的伤害,是远远不能与人的情欲所造成的伤害相比的。因此,很明显,这可怕的力量——人的情欲——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调理和节制,那就不要说文化,就是人类的生存也将成为不可能。

2、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 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3、本书为双语对照版,采用1922年英文版为底本,全面还原辜氏的英文笔法和写作风格。中文译文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译本。给读者提供全面的阅读体验。

4、他带着困惑但友善的神情望著我。突然间我有了一个主意。

5、我说了很多恭维的话。我注意到,他开始放松下来。(辜鸿铭简介)。

6、因此,他确立了一生的事业,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辜鸿铭简介)。

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jbU8d41VbXrxdJOD78WXg提取码:1234书名:中国人的精神

8、(1)壬寅年(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张文襄(张之洞)督鄂时,举行孝钦皇太后万寿,各衙署悬灯结彩,铺张扬厉,费资巨万。邀请各国领事,大开筵宴;并招致军界学界,奏西乐,唱新编《爱国歌》。余时在座陪宴,谓学堂监督梁某曰:“满街都是唱《爱国歌》,未闻有人唱《爱民歌》者。”梁某曰:“君胡不试编之?”余略一伫思,曰:“余已得佳句君愿闻之否?”曰:“愿闻。”余曰:“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座客哗然。(《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爱国歌》)

9、对于这次会面,辜鸿铭这样评价:“在新加坡与马建忠的会晤,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正是马建忠,使我改变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10、他总是笑着答道:“就是你们祖先,闻到你们所送的鲜花之时。”

11、辜鸿铭回国进张之洞文襄幕府之初,汉文水平还很低,张之洞得暇便亲自教他“读论语,查字典。”他用那个时代许多人学习西方语言的方法——读字典——来学中文。他把康熙字典作为初入中文的课本来读,从前到后一字一字地啃,因此他认识的汉字比一般人还要多,他凭着对语言文字的特别禀赋,努力自修,学问大进。同时刻苦钻研儒家经典,但有一件事对他刺激很大。促使他发愤读中国典籍20年。据他自述,他入文襄府之初。恰逢张之洞寿辰,许多名流前来祝寿,大儒沈曾植也来了。张之洞对辜鸿铭说:“沈公是当代泰山北斗,名儒大儒,他的聪明学力无人能及”。他对书画、宋辽金史、西北舆地和南洋贸迁无所不通,王国维对他也顶礼膜拜,被公认为同光间的“硕学通儒”。张之洞介绍辜鸿铭与沈曾植见面后,辜鸿铭便向沈曾植高谈阔论西学法,但很久沈曾植却一言不发。辜鸿铭问沈曾植为何不说话。沈曾植十分严肃的说“你说的我都懂,你要懂我的话,还须读20年中国书”。这件事对辜鸿铭的刺激非常大,他立志从此读20年中国书。自此,他“穷四书,五经之奥,兼涉群集”。经过20年刻苦学习,他对中国文化终于融会贯通了。

12、很多人都说做人要早立志,但《滕王阁序》中有一句话,“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3、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讲求诗文字句乃至于行为举止的“有出处”,就是每一个用典,每一个标志性的行为动作,都是要有出处的,有前人的对应的。这种用典,是有文化的象征。辜鸿铭老先生的漱口,其实也是“用典”。

14、初到国外,辜鸿铭依照父亲的嘱托,时常向东叩拜祖先。

15、在大学期间,他主攻西方文学,兼修数学、自然哲学等多门学科,是一个难得一见的通才。

16、  回到國內后不久,辜鴻銘就開始用自己的文章來捍衛中國文化的尊嚴。自1883年發表題為“中國學”的英文文章開始,辜鴻銘走上了向西方宣揚中國文化的道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幾年裡,他完成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工作,將《論語》、《中庸》譯成英文,相繼在海外刊載和印行,后來又翻譯了《大學》。

17、他开始重读四书五经,逐字细抠其中真义。由于不会查康熙字典,他读起来很吃力。

18、辜鸿铭将《大学》、《中庸》、《论语》翻译为英文,他对比中西文化,认为中华文化同时具有博大、精深、淳朴和灵敏四大特征,是其他文化不能比拟的。他说“通过研究中国文明,中国典籍和文学,所有的欧美人民都将大获裨益。

19、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20、(5)张文襄学问有余而聪明不足,故其病在傲;端午桥(端方)聪明有余而学问不足,故其病在浮。文襄傲,故其门下幕僚多伪君子;午桥浮,故其门下幕僚多真小人。昔曾文正曰:“督抚考无良心,沈葆桢当考第一。”余曰:“近日督抚考无良心,端午桥应考第一。”(同上《翩翩佳公子》)

21、《中国人的精神》属“壹力文库•中英双语珍藏版”系列丛书,“近代中国*人”辜鸿铭的英文代表作。全书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英语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在书中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造。《中国人的精神》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先后被译为德语、法语、汉语等多种语言,并多次再版。德国因为本书而掀起数十年的辜鸿铭热。

22、现在,你们又来向我们的青年人传输你们的经验。你们将你们邪恶的发明强加给我们。可是,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是一个对机械有着天赋的民族吗?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拥有四万万世界上最讲实效,最为勤劳的人们吗?难道你们真的认为我们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学会你们的技术吗?

23、绪论:良民宗教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妇女中国的语言约翰·史密斯在中国大汉学家中国学中国学附录:暴民崇拜教或战争及其出路

24、确实,在中国近代史上,辜鸿铭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人」。

25、“你想来见我,真让我感到三生有幸,”他说,“你们英国人只和苦力和买办打交道;你们认为中国人只有两种:不是苦力就一定是买办。”

26、Infact,theoneword,itseemstome,whichwillsumuptheimpressionwhichtheChinesetypeofhumanitymakesuponyouistheEnglishword“gentle".BygentlenessIdonotmeansoftnessofnatureorweaksubmissiveness.

27、放大一些,说“文”。中文,怪在内容方面,可以不论。英文,表达方面特点很明显,稍看几行,就会感到与流俗的不同。我想,这是有意避流俗,求古求奇。这一点,林语堂也曾提到:

28、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

29、这段话是高而谦先生告诉我的,我深信高而谦先生不说谎话,所以我登在报上。那一期出版的一天,是一个星期日,我在北京西车站同一个朋友吃晚饭。我忽然看见辜鸿铭先生同七八个人也在那里吃饭。我身边恰好带了一张《每周评论》,我就走过去,把报送给辜先生看。他看了一遍,对我说:“这段记事不很确实。我告诉你我剪辫子的故事。我的父亲送我出洋时,把我托给一位苏格兰教士,请他照管我。但他对我说:‘现在我完全托了Ⅹ先生,你什么事都应该听他的话。只有两件事我要叮嘱你:第你不可进耶苏教;第你不可剪辫子。’我到了苏格兰,跟着我的保护人,过了许多时。每天出门,街上小孩子总跟着我叫喊:‘瞧呵,支那人的猪尾巴!’我想着父亲的教训,忍着侮辱,终不敢剪辫。那个冬天,我的保护人往伦敦去了,有一天晚上我去拜望一个女朋友。这个女朋友很顽皮,她拿起我的辫子来赏玩,说中国人的头发真黑的可爱。我看她的头发也是浅黑的,我就说:“你要肯赏收,我就把辫子剪下来送给你。”她笑了,我就借了一把剪子,把我的辫子剪下来送了给她。这是我最初剪辫子的故事。可是拜万寿,我从来没有不拜的。”他说时指着同坐的几位老头子,“这几位都是我的老同事。你问他们,我可曾不拜万寿牌位?”我向他道歉,仍回到我们的桌上。我远远的望见他把我的报纸传给同坐客人看。我们吃完了饭,我因为身边只带了这一份报,就走过去向他讨回那张报纸。大概那班客人说了一些挑拨的话,辜鸿铭站起来,把那张《每周评论》折成几叠,向衣袋里一插,正色对我说:“密斯忒胡,你在报上毁谤了我,你要在报上向我正式道歉。你若不道歉,我要向法庭控告你。”我忍不住笑了。我说:“辜先生,你说的话是开我玩笑,还是恐吓我?你要是恐吓我,请你先去告状;我要等法庭判决了才向你正式道歉。”我说了,点点头,就走了。

30、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31、我想表示抗议。但是,我还没有弄明白这番话的意图。他靠在椅子里,用嘲弄的目光看着我。

32、1919年6月11日,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

33、“我想她的出生预示了一个新时代春天的到来,”他说,“她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秋天里的最后一只花朵。” 

34、张之洞当时为湖广总督,经办洋务,正缺辜鸿铭这样精通西学的人才。

35、刚回国的时候,辜鸿铭的辫子还没有长起来,一小撮短发肆意地抛在脑后,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36、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

37、但因此就说他的主张一无足取,似乎又不尽然。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他写《春秋大义》(英文名直译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导言的第一段说(原为英文):

38、有骂,有不骂,至少他自己会认为,是来于他心里的是非。是非的具体内容可能与常见不同;就辜氏说,是多半与常见不同。这是因为,“他觉得”他有不同于世俗、远远超过世俗的操守和见识。这种信念还固执得近于妄,比如他说,当时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他自己。因为此外都是坏人,他又没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雅量,于是有所见,有所闻,不合己意,就无名火起,不能不一发作为快。发作之委婉者为愤世嫉俗的冷嘲热讽,如:

39、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北京、武汉等辜鸿铭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试图通过实地探访,寻找辜鸿铭当年的踪迹。

40、以下分几章,介绍中国封建传统的“理想”一面,用意是告诫现代西方的重物质文明,说都错了,要改行中国的孔子之道,把力量用在治心方面,不必多管飞机大炮。他的这种思想,显然是坐而可言,起而难行。事实是,温良恭俭让与飞机大炮战,缩小到身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钱尤其外币战,前者胜利的可能是几乎没有的。但这是必然,未必是应然。即以辜氏的空想而论,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只顾物而不管心吗?如果胆敢理论上承认、行动上甘心这样,或只是不由自主地这样,那就一连串问题,大到“上下交征利”,小到为钱而不惜心与身,都来了。怎么办?如果还想办,我们似乎就应该想想辜鸿铭。他的救世的处方是,要德不要力,要义不要利,要礼教不要货财,总之是要精神文明不要物质文明。这药显然很难服用,因而也就难于取得疗效。但他诊断有病,不错,总可以算做半个好医生吧?我想,如果说这位怪人还有些贡献,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在举世都奔向力和利的时候,他肯站在旁边喊:危险!危险!

41、这一晚他先到了王家,两位法国客人也到了;我进来和他握手时,他对那两位外国客说:“Herecomesmylearnedenemy!”大家都笑了。入座之后,戴弥微的左边是辜鸿铭,右边是徐墀。大家正在喝酒吃菜,忽然辜鸿铭用手在戴弥微的背上一拍,说:“先生,你可要小心!”戴先生吓了一跳,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你坐在辜疯子和徐颠子的中间!”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因为大家都知道,“CrankyHsu”和“CrazyKu”的两个绰号。

42、孙中山赞他,中国有三个半英文人才,辜鸿铭就是其中之一。

43、民国时期的马来半岛是英国的殖民地,父亲辜紫云为英国人布朗工作。由于布朗没有孩子,就将辜鸿铭收为养子。

44、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以英文讲演《中国人的精神》(其自译《春秋大义》),中国的学术讲座从来没有收门票的先例,辜鸿铭却要出售门票,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听梅的京戏一元二角,辜的讲演则要二元银洋,而当时洋人却把会场坐满了,由此,外国人对他的重视可见一斑。

45、辜鸿铭(1857—1930),名汤生,推想是用《大学》“汤之盘铭”语,取字鸿铭,一直以字行,别号有慵人,还有汉滨读易者,晚年署读易老人。籍贯有些乱,追根,粗是福建或闽南;细就所传不同,有说同安的,有说厦门的,还有说晋江的。不追根就没有问题,生于马来亚的槟榔屿,父亲是那里的华侨。一说母亲是西方人。十岁左右随英国布朗夫妇到英国,先后在英国、德国读书,其后还到过法、意、奥等国。肚子里装了不少西方的书和知识。更出色的是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几种语言,尤其英文,写成文章,连英国人也点头称叹,以为有维多利亚时代的味儿,可以比英国的文章大家加来尔、阿诺德等。获得十几个学位,其中一个本土的是宣统皇帝赐的文科进士,也许就是因此而入了《清史稿》。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2023金智维的心烦微博说说(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