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的成语(61句文案短句)

2023-04-20 07:56:32

历史故事的成语

1、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2、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历史故事的成语)。

3、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4、(语出)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5、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6、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7、没过多久,天上响起了一阵喧腾的声音,是麻姑下凡了。麻姑是一个十八岁左右的俊美姑娘,秀发乌黑亮泽,身着美丽华服。麻姑与王远见面行礼,之后宴会便开始了。他们使用的全是珍贵精巧的用金玉制作而成的餐具,吃的食物都是凡人没有见过的奇花异果,香气扑鼻。

8、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9、其实,很多历史典籍里的故事,都演化为成语沿用至今。比如:朝三暮网开一面、中饱私囊、远交近攻……这些成语听起来都耳熟能详,但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不知道就快来和小未温习一遍吧!

10、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11、他山之石:他,本作“它”。本谓别国的贤才可以为本国的辅佐,好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做琢磨玉器的砺石一样。后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

12、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13、出自《诗·大雅·烝民》:“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14、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5、等到其他五国都被秦国吞并之后,齐王才恍然大悟,这时的秦国也显露出要吞并齐国的意图。齐王慌忙派军去镇守西边的领域,幻想着也许能抵御住秦国的进攻,突然间他又想到其他国家都被灭了,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这时他才明白秦王的阴狠,不由得后悔万分。 

16、凤凰于飞:凰,亦作“皇”。用以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亦用为祝人婚姻美满之辞。

17、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汉·曹植《七步诗》

18、十:十全十美 十拿九稳五光十色十恶不赦十万火急以一当十十室九空

19、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20、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21、(英译) with no money in the purse

22、出自《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3、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24、☞揭秘!尖子生都有5个好习惯,告诉孩子:这样做,学习成绩蹭蹭涨!

25、出自《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6、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27、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28、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29、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30、张书生去世后,李勉遵照亡友的遗言办理了丧事,然后收拾好行装,来到了朋友的故乡,把死讯告诉了张书生的家人,并把剩余的钱财全部归还给他的家人。李勉当时虽然也是一个穷书生,但他不贪取别人的钱财,这种诚实的行为使张书生的家人非常感动。

31、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33、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34、九: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一言九鼎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三教九流三六九等

35、出自《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6、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37、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38、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39、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40、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41、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42、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43、(例句)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44、李勉在任节度使的时候,听说李巡和张参很有学问,便请他们出来办事,每有宴会,都邀请他们一同畅饮。李勉后来当了宰相,虽然地位尊贵,但从不骄傲自大,亲自到士兵家里慰问他们的家属,上上下下都称赞李勉是个礼贤下士的好官带有历史故事的成语: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上大夫蔺相如,还有一个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廉颇。有一年,秦王邀请赵王到渑池相会。酒宴上,秦王请赵王弹瑟。赵王弹了一曲。

45、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6、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47、100个历史故事成语,成语作为汉语中最具中国特色的语言瑰宝之很多的历史故事里面也会出现成语,而成语也在高级阶段的学习中,重要性凸显。以下分享100个历史故事成语。100个历史故事成语背水一战(韩信)

48、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49、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50、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做了南柯郡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来才知道是一场梦。

51、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52、粉身碎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危险而丧失生命。

53、万:万水千山 千变万化万无一失万众一心千门万户气象万千万紫千红

54、出自《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55、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56、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57、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汉·李延年《李延年歌》

58、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59、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60、现也可以解释为人在经历苦难过后表现出对世事的一种洒脱和无奈的态度,多用于感情。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激励语言正能量(79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