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举例子(58句文案短句)
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举例子
1、(免费视频教学)19天,练好硬笔字(全部课程)
2、可见,比喻论证能让所论述的道理浅显透彻,形象易懂,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举例子)。
3、作比较是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4、那白云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又酷似高傲娇艳的牡丹。
5、写作文微课第35课:写人作文-传神的细节描写(上)
6、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举例子)。
7、D、一般的理解是将虫声比方为渗出的水,因为二者不同类,可以构成比喻。不过,这里要强调一下,虫声可闻,渗水可视,二者的相似性在于“渐渐变大、变多”的发展趋势是相似的。试想,白天虫子也发声,但是因为白昼的喧哗,虫儿细弱的声音就被遮盖掉了,可是到了傍晚,随着鸟归巢、人入定,甚至晚风也会渐渐息止,随着世界一点点变得静谧,虫声也一点点变得清晰,给我们带来的听觉感受就是声音渐渐加大;而从泥土中渗出的水,也是一点点地变多,这种视觉上所感受到的渐变,和虫声在听觉上的渐变是一致的。这样说来,这里用了“通感”,而通感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啊!
8、第⑦句中,用“牛毛”喻春雨的细密,用“花针”喻春雨的晶莹透亮,用“细丝”喻春雨的轻柔。三个喻体合起来,写出了春雨的多、柔、细、密的特点。第⑧句中,用“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突出了荷花的色泽上的晶莹、数量上的多、和给人清新的感受。
9、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10、打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比喻简单的问题。
11、比如说,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这不是一个好的比方。啤酒有泡沫才好喝,但经济发展有泡沫永远都是不好的。
12、②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高尔基《海燕》)上面这些例子中,本体分别是“星星”、“海燕”,喻体分别是“宝石”、“闪电”。比喻词分别是“好像”、“像”。
13、没错,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但要注意的是,通常在讲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时叫“打比方”,在其他情况下(如:记叙文、散文中)叫“比喻句”。
14、可见,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能把说明对象解说得具体鲜明,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上也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15、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16、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有尖些。
17、打比方是有举例子的意思,它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18、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19、打比方是说明文中的一种说明方法。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一般用于文章中和语句中。
20、1) 打比方说吧,你倒毙了,我再开枪打你:你不可能再死一次吧,你已经死了.
21、比喻是把人物或者其他物品比喻成另一种物品。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十二种。
22、首先是方式不同。比喻论证是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进行论证,而类比论证则是运用同类特征来类比推演进行论证的。
23、学习是灯,努力石油,要想灯亮,就必须加油。
24、其次是要求不同。类比论证的要求是用来进行类比的两个事物或两种事理在其本质上相同或者相同属性较多。比喻论证则是与它们所要论述的事理的性质往往很不一致,其属性与本体有的甚至截然不同,只是在某一点上是相似的(大多是含义上的相似)即可。
25、阅读说明文时,在把握说明对象和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要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
26、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摹状貌、引资料等。
27、它是建立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之上的论证方法。即用相似的乙事物来比甲事物,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像、是、如等)。本体与喻体必须具有某种相似点,与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同,这里应该是道理上的相似的,而非外形上的相像。甲事物(本体)是主体,乙事物(喻体)是起辅助作用的。就像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一样,比喻词也是可以被省略的,但肯定能补充出来。
28、月亮从东方天边悄悄地露出笑脸,她像一个文静的姑娘,把皎洁的银光洒向人间。
29、比喻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30、D.大自然布下这看似恐怖的尖锥阵,实在是慈母爱护稚子的妙计,要不,这一碰就折的芦苇幼芽,何以在人、兽的足下发棵展叶长成浩浩苇荡呢?
31、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陆定一《老山界》)
32、晚霞的形状也变幻多端,有的像开满映山红的大山,有的像腾飞的老鹰,还有的像盘旋在空中的巨龙。
33、打比方: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制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
34、对比论证即将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35、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
36、写作文微课第40课:阅读专项-说明文答题技巧
37、她的脸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刚刚还是朗朗晴空,顷刻间就乌云密布暴雨倾盆了。
38、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39、 比喻:“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个段绝细绝轻的白沙巾。”
40、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草破土而出。
41、统编版1-6年级(上)类文阅读练习292篇(含答案),可打印
42、(2)比喻、类比、打比方,表面上都是举出具体的“例子”,但功能各异,严格来说都不能算是“举例”(具体参见关于辩论中举例的文章)。但在生活中、辩论中,这些词汇经常混用:说“打个比方”,其实是“举个例子”,说“举个例子”,其实是“类比”论证。生活中没必要纠正,辩论时头脑要清醒,方能正确应对,不至于错位。
43、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思考。两个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也是比喻论证的基础,所以容易相混。但逻辑形式完全不同: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类比属性越多,结论相同的可能性就越大。
44、二者的表达效果略有差别。虽然二者都具有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效果,但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阐明事理;比拟重在“拟”,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45、2020秋统编版语文1一6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46、写作文微课第24课:写作五步曲思维训练《确定中心》
47、比喻: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思想的对象,即本意;另外的事物,喻意;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
48、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培根《论求知》)
49、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50、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
51、议论文是要说理的,如果道理比较深奥难懂,就需要使用比喻论证了。
52、 类比:作为修辞手法,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53、微风吹过,几片枫叶飘落,如千万只蝴蝶纷飞。接过一片细细品味,宽大的叶面。
54、1) 打比方说吧,你倒毙了,我再开枪打你:你不可能再死一次吧,你已经死了.
55、这句中的“祖国”和“母亲”是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中间省略比喻词,构成复指关系的暗喻;“长江、黄河”和“您的女儿”也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中间有比喻词“是”。也是暗喻;
56、写作文微课第41课:阅读专项-理解句子含义
57、打比方: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