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是谁的名言(25句文案短句)
舍生取义是谁的名言
1、有人会说,如今这“义”字,既非“忠义”,又非“正义”,而是“义气”。说起义气,自然会联想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死后,张飞难以抑制悲痛,借酒消愁,鞭挞士卒,命其连夜赶制孝服,结果招来杀身之祸。刘备发誓要踏平江东,不顾诸葛亮等人劝阻,率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命丧白帝城。刘备和张飞为义气而丧失理智,给自己和国家带来灾难。(舍生取义是谁的名言)。
2、向别人表达某种观点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的说,要加上自己的理由(舍生取义是谁的名言)。
3、 文天祥的家族有着深厚的文脉传承,历代文人辈出,形成了忠义、好学、正直的浓郁家风。文天祥的父亲文仪学识渊博,生平酷爱竹,在院子里种了几百棵竹子,把书房命名为“竹居”。他教导文天祥,做人要像竹子一样坚忍不拔、硬朗有节,面对挫折,不忘初心。文天祥的母亲曾氏亦出身书香门第,常给他讲故乡先贤的故事。
4、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6、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7、随后,李芾亦效尹毂之举,举家自焚而亡。焚前,李芾劝颜雷焱逃出潭州城,在他看来,自己是守城的主将,城破而死理所应当,而颜雷焱则是自己找过来的帮手,不该跟着自己一块儿死。但颜雷焱不为所动,在李芾举家自焚后,亦跳水自溺而亡……
8、 豫让道:“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普通人看待,我也就像普通人那样对待他们;而智瑶却拿我当人才看待,我也就像一个人才那样来报答他!”
9、元军攻城之前,例有招降之举,会分批派人劝降城中守将。主将李芾忠义为先,有来招降者,“杀之以徇”;新任命的湖南安抚节判颜雷焱也碰到了招降使者,不过,比李芾客气点的是,他并没有“杀之以徇”,而是对来劝降者说出了这样大义凛然的词句,“公家之急,弗动非忠也;既委土焉,弗守非义也;民主之而弃之,非仁也;敌至而不武,非勇也;临危而贰,非贞也”,意思是自己奉命守城,自当尽忠职守,投降是万万不能之事。
10、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11、星星姐姐今天要和小朋友们分享的,就是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故事。
12、 品德和才学缺一不可,在这样的家教下,文天祥不但熟读经史子集,而且胸怀家国天下,忧国忧民。20岁那年,他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中被选为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13、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14、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
15、 赵襄子的卫士将豫让团团围住。赵襄子质问豫让道:“你先前不是还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他们两人都是智瑶杀掉的,你不去为他们报仇,反而还给智瑶做事。如今智瑶死了,你又为了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找我报仇呢?”
16、必须介绍下这场惨烈战事的发生背景。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元军大举南下,先陷华中重镇襄阳、樊城两城,再沿汉水东下,强渡长江,并于次年攻陷鄂州(今湖北武昌)。而后,元军兵分两路,一路由伯颜率水、步军10余万东进江浙之地,一路则由阿里海牙领军南下,先后攻陷岳州(今岳阳)、江陵(今湖北荆州)等地,进而直逼潭州(今长沙)城下,时为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十月间事。
17、南宋绍兴年间距咸淳年间约有百余年时间,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这百余年间的某个时间,尹毂的先辈因为某种原因徙居长沙,尹毂亦自小在长沙长大,《宋史》载其“少有才名”,但却晚至“中年登进士第”——宋袭唐制,赴京会试者先得通过各州县的选拔考试,尹毂虽有才名,但却无法通过长沙的选拔考试,乃入专以教授尹姓子弟的明经学院就读,以茶陵学籍参加考试,颇类今日之“高考移民”——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宋史》中称尹毂为长沙人,而《茶陵历代进士名录》则将尹毂列为茶陵火田籍,究其实,尹毂是一名祖籍茶陵而在长沙成长并以茶陵学籍参加“高考”的“移民N代”。
18、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9、生动的情景对话模式形象地模拟成语应用的场景,通过正反举例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成语的用法,让孩子们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2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这句话对熟读儒家经典的科场中人来说再为熟悉不过。然而,说说简单,真要做到却殊为不易,毕竟,生命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太过宝贵,实难舍弃。
21、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原意是说,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去生命。
22、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23、 1276年正月,元军来到临安城外,逼迫南宋朝廷投降。文天祥挺身而出,自愿前去与元军交涉,被任命为右丞相。怎奈南宋朝廷受不了元军的威胁,主动派人求降。文天祥成功出逃后,组织军队与元军进行了3年的交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被囚元大都3年,他任凭元军巧言与酷刑并施,决不投降。元世祖忽必烈只好下令处死文天祥。就义时,文天祥面向南方跪拜,慷慨从容,“我能为大宋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此生无悔。”
24、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诗》舍生取义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