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71句文案短句)
佛经
1、参考资料:佛经—百度百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百度百科
2、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3、佛经真的那么难懂么?我以前也这么认为,后来彻底改变了看法。不是因为我现在水平高能看懂佛经,而是因为发现有好多佛经其实很好懂,只是我之前不知道哪些佛经是这样子的。例如,由“外国人”写的经书难懂,由中国人写的经书就容易懂;直接讲道理的佛经难懂,直接讲故事的佛经容易懂。
4、《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亦复如是,有信乐心。若不闻法则生苦恼,若得闻时,信解受持,常乐读诵,甚大欢喜。当知此人,即是见佛,亦即亲近供养诸佛。
5、中zhong一声,声母翘舌音,韵母后鼻音。的de轻声。
6、和现代人将这个地球称为世界有所不同,佛经中所说的“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楞严经》卷四曰:“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7、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
8、的确如此,只要能“一念”代“万念”,然后“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菩提烦恼无异境界”一句,你不达到一定程度根本无法领会,只有当你能“转”能“化”后才能深会其意。又如灵云的禅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药山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样的道理。
9、▲轮辋形:距地球2800多万光年的宽边帽星系
10、《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11、我刚才开头的时候提到,六祖惠能大师因为听到人家读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于言下豁然开悟。所以,读经的人自己不开悟没有关系,能够让别人开悟也很好。因此,你在诵经时,说不定真的有人听了你念经,引发善根。
12、有个法师说:中国佛教史就像大片儿一样,情节大起大落,很有意思!为什么这么讲?
13、有一天,老和尚觉得自己年岁已高,就把门人都叫过来说:
14、接下来的故事就更好玩了,五祖半夜给惠能传法,然后连夜把惠能送走了。惠能南下,很多和尚为了衣钵去追杀惠能,惠能找了个地方躲了十五年,才出来弘法。很快惠能名声大振,有不少修行人觉得自己修行很高,就过来踢场子,但一个个都被惠能三下五除二给撂倒了,众人对他服服贴贴的!
15、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16、按照佛教的派别来分,可以分为小乘佛教三藏、大乘佛教三藏和密宗三藏。
17、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18、整个《六祖坛经》大概讲的就是这么个故事,不到两万字,分成了十品,就像一本小说的十章一样。一方面是讲故事,另一方面把佛法道理融入其中。
19、所以人生在世,能看一看佛经还是很了不得的。其实《无量寿经》最为关键,整本厚厚的《华严经》,都是为无量寿经做的前言和导入部分。可见《无量寿经》的重要性。
20、许多佛经有多个译本,还充斥着大量伪经,真假难辨;
21、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
22、▲山幢形:哈勃望远镜摄到的高清晰云柱,头尾有4光年长度
23、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
24、从那时起,他就拥有了超越常人的坚定和格局。
25、五祖老和尚早就知道神秀的这点心思,看见这首偈诗知道神秀还没完全到位,但老和尚也不想驳面子,于是跟大家说:
26、1984年,已经73岁高龄的季羡林,在北大重开了梵文巴利文专业。
27、初学佛的人,可能常会看到“三藏十二部”这个佛教的经典。三藏十二部其实是指的佛经的分类,泛指一切经,并不是具体指某一部经。
28、 这里讲的法,主要是说读诵佛经的方法,也是诀窍。大致有以下意思:
29、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30、(未完待续。下篇会重点介绍我读经的一些体会,以及有一些对我们生活很有帮助的经文部分)
31、因此,正信的佛教,虽然自信佛教的宗教价值超胜过其他的宗教,却不歧视其他宗教的宗教价值;能够共同来为人天的善业而建设,岂不是比破坏人间的康乐者,更够资格作为佛教的朋友?
32、佛教将化世的法门分为五乘,人天乘便是五乘的基础,是一切法门的共通法门,也是一切宗教与哲学的共通善法。因此,佛教对一切异教的经典书籍,除了那些武断、迷信、不合情理的部分之外,都会给予它们应有价值的肯定。
33、因此,可能把一些印度古文化中的各种传说,也在不知不觉中加以利用而成了佛典内容的一部分。尤其是历史性的考证工作,对于印度民族是从来不重要的。
34、佛经典籍中有大量生僻字词,难读、难解、难懂。
35、之后梦见龙王邀请他到龙宫中,对他说:“先生本来寿命已尽,因救龙子一命,增延福寿十二年。”
36、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37、 顾名思义,处,就是处所,地方。也包含以下意思:
38、行由品第一。主要介绍了惠能求法的背景和过程,本文前面讲的故事就是从这一品来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故事,也来自这里。
39、《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40、按其所载内容来分,可以分为经、律、论三种。这三种大藏经合称为三藏,也叫大藏经。唐僧玄奘又被称为“唐三藏”,就是因为他熟知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而对他的一种尊称。
41、《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42、那一年,年仅17岁的钱文忠考入了这个专业。
43、附带的,这里有两个观念请大家留意:第我们自己平常就要常常听经闻法,自求多福。不要等到死后才由别人来代劳。第经上说“三七日或七七日”,指的是从临终之日算起至二十一天或四十九天内,要尽快替死者做布施、设供、诵经、念佛号等的佛事,而不是叫你等到那时才做。
44、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45、如果要看佛经,对一个初阅读佛经的人来说,佛法概论及佛教史等的入门书籍是必须看的,入门性的书籍,会告诉我们进一步的工作是什么。
46、佛说长阿含经|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
47、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皆详尽剖析开示。
48、小伙子感激不尽,接下银子,安顿好母亲,就奔湖北黄梅而去。
49、所以这部经读虽容易,要准确理解则得精进研习,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实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不推荐你把此经作为了解佛理的首要经典。当然,在不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专门念,亦是一种很好的修行。读佛经,读了一时不理解,是没关系的。但若是读了后作错误理解,或甚至谤经,可就反而糟糕了。
50、“我读大学前,就和我的老师季羡林通信。季先生年事已高,他说如果再没有年轻人来学梵文,这门学问可能在中国就要绝了。”
51、最最关键的就是,佛经是由福智圆满的人来讲出来的。这里面的真实性几千年都不会改变。而其他的一些书,几年的观点就会改变了。佛经里面记录了各个方面的知识,记录的科学是科学里面最高的科学,记录的哲学又是哲学当中最高的哲学,记录的心理学又是心理学当中最高的心理学。
5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53、1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嘉兴藏流通本)
54、“来来来,我要传衣钵了啊。你们每个人写一首偈诗,谁写得明心见性了,我就把衣钵传给他,我是五祖他就是六祖啦!”
55、惠能之前的那些修行人,一个个都满腹经文、能说会道、仪表堂堂!惠能呢?南方人,普通话一定说不好,长得也不好看,更关键的是,他还不识字!天啊,这样的人都开悟成佛了!可以想象当时给那些修行人的冲击力有多大!
56、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57、但是,多靠师弟诵传的方法将佛经流传下来,就不能保证没有讹误的情形了。
58、看见了吧,这种状况又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重视文字走到了不立文字。
59、论藏:主要讲修慧的部分,一般是佛的弟子所说,比如《俱舍论》、《十二门论》。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就叫三藏法师。
60、于是老和尚把小伙子安排到后院打杂去了,具体工作是破柴踏碓,也就是舂米的工作。这一干就是八个月!
61、《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这部经主要是释佛对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多闻,也就是见识很广,相应的阿难在众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样抗拒不了女色诱惑,很像现代人,见识很广,修行很少,所以这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读。《楞严经》虽然长,但佛陀在经中细致开示,佛理讲得相当透彻和清晰易懂。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令人惊叹,单就文字来看就堪称古文学的极精品之作。此经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门高僧并称为‘经中之王’。
62、今日的佛教文章难懂的问题,我想那是出于少数人的作风而来,比如有些食古不化的“佛学家”,硬是生吞活咽,患著思想的胃肠机能障碍,他们看书不经过大脑,便将书中的文字,断章取义,东抄西摘,凑成他们自以为是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连他们本人也没有弄得明白,到了读者眼下,当然要“不知所云”了。不过,据我的考察,类似的文章,目前已经逐渐地少了,因为那些“博古”而不通今的“佛学家”,已到了自知“退休”的时期。
63、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佛教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64、 参加过共修的同学就会知道,如果大家在一个场合里面共同修行,功德辗转增上,是非常殊胜的。
65、 一般我们建议在清晨读诵佛经,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在早晨读诵经典,那接下来一整天都可以用经典加持自己,其中的利益自不待言。
66、初期的佛经,多半是靠口头传诵的,由于印度自古以来对于圣书都靠师弟口传(最早婆罗门教的《吠陀》圣典,根本忌用文字记录),所以养成了印度民族强记的习惯与能力。一个学者熟背数十万颂,乃是平常事,即至今日的缅甸比丘之中,仍有通背三藏教典的三藏法师。正如胡适所说:“那些印度和尚真有点奇怪,摇头一背书,就是两三万偈。”(《白话文学史》)
67、“人虽分南北,但佛性本无南北啊!我獦獠之身与和尚之身不同,但佛性有何差别呢?”
6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69、以上面所说的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的四大部洲及八山八海,合称为一小世界。这里包括了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即色界初禅三重天)。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70、看一看佛教的历史,还是蛮好玩的,至少比我之前想象中的好玩。这个情节,让我想起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