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全集内容(8句文案短句)

2023-04-25 13:03:52

唐诗三百首全集内容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有三则小故事很能说明孟浩然这个人的为人和个性,第一个小故事是孟浩然、王维和唐玄宗之间的那点事儿。据说孟浩然去拜访王维,他们正在王维的办公室里聊天儿,忽然玄宗来到,孟浩然不及躲避,只好躲到桌子底下。王维哪敢隐瞒呢,只好实情相报,结果玄宗非常高兴,说,“孟浩然我知道啊,是个大诗人,干嘛躲起来呢?出来,出来。”孟浩然出来,玄宗就问他,诗人最近有什么新作品没有?孟浩然说,有倒是有,我给您说一说,叫做“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你说这孟浩然不是个傻子吗?他跟人家唐玄宗说,我因为没有才华,所以皇上抛弃了我,因为我的病很多,所以老朋友都疏远了我。这肯定是发牢骚的呀,玄宗一听,当然很不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你自己不愿意出来做官,我又没有抛弃过你,你怎么平白无故污蔑我呢?也行,既然你这么喜欢隐居,那你就回家去吧!这个故事啊,我觉得杜撰的成分比较高,但是呢,能杜撰到孟浩然的头上,却很能说明这个人的个性。再说了,这两句诗真的是他写的,所以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牢骚是真的。

3、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于是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希望以新的选本取代《千家诗》,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以《唐诗别裁》为蓝本,“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而选之。《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取自《诗三百》(《诗经》),有一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4、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6、本书编配各体诗,计五言古诗三十三首、乐府七首,七言古诗二十八首、乐府十四首,五言律诗八十首,七言律诗五十首、乐府一首,五言绝句二十九首、乐府八首,七言绝句五十一首、乐府九首,共三百一十首。五言古诗和乐府,七言古诗和乐府,两项总数差不多。五言律诗的数目超出七言律诗和乐府很多;七言绝句和乐府却又超出五言律诗和乐府很多。这不是编者的偏好,是反映着唐代各体诗发展的情形。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作的多,可选的也就多。

7、本书是清乾隆间一位别号“蘅塘退士”的人编选的。卷头有《题辞》,末尾记着“时乾隆癸未年春日,蘅塘退士题”。乾隆癸未是西元一七六三年,到现在快一百八十年了。有一种刻本“题”字下押了一方印章,是“孙洙”两字,也许是选者的姓名。孙洙的事迹,因为眼前书少,还不能考出、印证。这件事只好暂时存疑。《题辞》说明编选的旨趣,很简短,抄在这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李尚尚的心情抖音说说(那些我所为之动容的东西一次次的辜)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