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73句文案短句)

2023-05-03 02:27:57

刘备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1、刘备当时刚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小妹。刘备这是把自己的家眷,包括老婆,全部都托付给了赵云呀。古代为什么有太监,就是怕被戴绿帽子,但是刘备从来不怀疑赵云。刘备跟赵云,这才是真正的“老铁”呀。由此,也可见赵云的德行之优秀。(刘备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2、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到了,他在蜀汉立国的时候,门阀制度又复活了,像赵云这种寒门出身的将领自然得不到重用。

3、但是这并不代表刘备不信任赵云,赵云和关羽张飞不一样,他不仅仅是一个只知道带兵打仗的大将,他还有大局观,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在升官的时候或许想不到赵云,但是在危急时刻,赵云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忠诚可靠,不会背叛,所以当刘备需要一个人能够保护夫人和孩子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赵云,当刘备去前方攻打,后方无人守护的时候,他想到了赵云。

4、从刘备给予赵云的官职和地位来说,虽然没有重用,但也没有轻用,蜀汉政权早期的四大封疆大吏之一就是赵云,当时关羽镇守荆州,魏延镇守汉中,这两个地方是蜀汉最重要的边境,也需要安排最重要的人防守,所以关羽和魏延是绝对的重用。

5、但是,马超此人有勇无谋,被曹操用离间计打败。他辗转来到汉中,率军救援刘璋,与刘备有了交集。在派将领去迎战马超之前,诸葛亮与刘备计议,说只有赵云和张飞可以与马超匹敌。此时赵云恰好不在军营,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张飞的身上。为了激励张飞的斗志,诸葛亮还专门使出激将法,说要让关羽入川迎战马超。张飞一怒之下,立下军令状迎战马超。

6、但赵云反驳说:“现在天下未定,还不是分封田地的时候。益州百姓遭受战乱,应该把田产房屋归还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才能得到益州百姓的民心。”

7、彻底解决了刘备的后顾之忧,让刘备腾出双手以及精力,用心拼搏事业。刘备是想让赵云充当保镖的角色,而不是去上阵杀敌的大将。而在世人眼中,上阵杀敌才能体现一位将军是否受到重用。而赵云缺少独自领兵打仗的案例,往往都是跟随刘备,或者其他大将一起上阵杀敌。

8、刘备信任赵云最大的证据,在刘备逝世之前,白帝城招了诸葛亮和李严,明面上是这两个人,实际上,还有赵云,他对赵云说:在我逝世之后,刘禅继位,如果有人想要谋权反叛,赵云你可以代替我,直接将那个人除掉。

9、总的来说一方面是因为刘备自身的私心,想让赵云当个保镖保护自己的家室,并且还想让他得以终老,故意说不重用赵云,就是让他一把年纪能安心养老,不用出去打仗。

10、再比如张飞,长期镇守二线的阆中,相对于关羽和魏延的地位来说,张飞确实稍逊一些,但也并非轻用,而是人尽其才。

11、刘备虽然没有带赵云参战,刘备非常对赵云的劝谏感到生气,但刘备并没有失去对赵云的信任,在刘备的心中,赵云仍然是他最信任的人,于是刘备让赵云都督江州,江州就是今天的重庆,也就是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益州靠近荆州战场最近的地方。

12、魏延高声回答道:“如果曹操率举国之兵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您挡住他;如果曹操派一偏将军率十万大军来,我请求大王替您消灭了他。”

13、然而赵云没考虑到刘备的处境,关羽是刘备的义弟,若他不报仇,恐会让部下们心凉,破坏自己的正面形象,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赵云劝阻的做法,显然是不懂刘备的心思,所以刘备觉得赵云不理解自己,自然不会很重用他。

14、再比如说法正精于奇谋,但为人睚眦必报,所以刘备只用法正的奇谋,将法正带在身边作为首席参谋,而没有让法正参与内政,还有许靖,是个大名士,但没有具体的才能,所以刘备把许靖供奉起来给予高位,而没有实际权力。

15、果然没多久,赵云就带着刘备的夫人和儿子回来,可见刘备对赵云是相当信任的,第一反应就是选择相信赵云。

16、这一点刘备知道,但是哪边轻哪边重还是能够分出来的,既然是处在战乱的社会,手下的将领一样是重要的,一直东征西讨需要奖赏和安抚,不然将士们就不愿意给自己卖命了。

17、刘备能将家人和自己的安危交予赵云之手,这本身就是一种无限的信任。赵云的忠肝义胆是人尽皆知的,刘备也不例外,这侧面反映出赵云的特长并非为将。

18、有几件事能显示出赵云的正直和仁义,第一件是赵云拒绝了桂阳太守赵范将他的寡嫂樊氏献给赵云,赵云不愿意与赵范这样的投机小人成为亲戚;

19、这个记载被后人判断为谣传,因为关羽当时在荆州,不可能来给刘备当护卫。不过这个记载里的马超对刘备的轻视态度,不应该是空穴来风。在历史上,关羽在得知马超归降后,就专门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与何人可以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好面子,就回信说马超是与张飞一样的人物,远不如关羽绝伦逸群。关羽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十分高兴,把它让宾客传阅。诸葛亮之所以贬低马超,应该与马超的态度有关。如果如实写出马超的态度,估计关羽真的会入川找马超决斗了。

20、所以很多网友由此推断,刘备不重视不信任赵云,觉得赵云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故意不给他表现的机会,因此得出刘备不重用赵云的结论。让赵云担任保镖角色,也算是另一种信任,毕竟能当保镖的往往是主公的心腹之人。

21、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孙权,替关羽报仇。

22、刘备与赵云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件事可以佐证。章武元年,刘备一意孤行、兴兵伐吴。满朝文武、包括诸葛亮几乎都选择了沉默,唯有赵云上书刘备,提出了明确而激烈的反对!为什么?因为信任!别人怕惹事上身,所以选择了沉默。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他自认为必须给刘备提个醒。而提醒者是赵云,刘备也不会怀疑他别有用心。虽然刘备最终没有采纳赵云的意见,但内心还是认可了赵云这番忠心的。为什么小编这么说呢?因为赵云非但没有因此受到处分,在刘备兵败夷陵之后反而把赵云召到了身边,为临终的自己和即将接班的儿子保驾护航。

23、魏延也不负刘备期望,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追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24、赵云这边先完事了,黄忠还陷在那边,于是赵云决定前去帮助。刚想过去帮忙,另一边出现了曹军,他只能是周旋曹军,让其余人杀将出去。

25、在古代,不孝有无后为大,从刘备的角度来说,建国立业即使事业开创得再大,还是要传给自已的儿子,也就是刘禅,刘备最重要的亲人就是他的儿子刘禅,而这个最重要的亲人的安全问题,刘备从头到尾都交给一个外人来守护,如果不是刘备信任赵云,也实在没有其他理由了。

26、说白了赵云从始至终都是不赞同蜀国和魏国闹掰的。

27、不仅如此,赵云的心思十分单纯,每次向刘备提出建议都没有一点私心。虽然刘备很多时候并不赞同他的看法,但他也十分欣赏赵云的单纯的心思。赵云这一个既能文又能武,又有一些谋略的人才,在刘备看来是十分完美的。即使没有战争,刘备也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也是为了时刻地警醒自己。

28、历史上的赵云,其经历和关张是差不多的,都领兵打仗、都独掌一面儿,只不过重要性不同而已。

29、刘备并不关系谁是汉贼,他只关心他利益的最大化。

30、在“第85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刘备临终前主要是防止诸葛亮日后有异心。他走三步:

31、魏延同于禁、乐进一样,都是出身行伍。他最早作为刘备的私人武装,跟随刘备入蜀。刘备占领汉中后,准备选派一位名将担任汉中太守,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是张飞,谁知咱们的皇叔却钦定了魏延。一个无名无势的兵油子瞬间变成了军区司令,从中可以看出刘备的用人魄力。难怪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据《三国志》记载:一军尽惊。魏延的确没辜负刘备的期望,他以“实兵错守诸围”的办法守备汉中,使汉中城固若烫金,易守难攻。后来王平抵御曹爽,也是学习魏延的方法。

32、但是,由于诸葛亮部署的错失,再加上赵云没有独立作战的经验,这使得这次分兵十分失败。赵云没有能够积极行动,用最大的行动来伪装主力行动。这使得曹魏很快就识破了赵云的疑兵之计。

33、比如刘备说马谡不可重用,诸葛亮没听,刘备说刘禅如果不堪大用,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不敢听。但刘备是绝对没有说赵云不可重用。

34、张飞、关羽、刘备这三人当时桃园三结义,然而在张飞与关羽在遇害之后,刘备也意识到了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而这个时候的蜀国,也到了特别危险的一个地步,有很多元老级别的将领也都死的没有多少了,赵云作为五虎上将之中仅剩的最后一位,也作为所剩下不多的将领之中最受刘备信任的一个人。那么,刘备为何在临死之前还会对诸葛亮说不让重用赵云呢?

35、所以,他平生的志愿就是讨伐曹操,就是要帮助刘备把天下给平定了,然后再把天下让给汉献帝!

36、当刘备在朝廷宣布将要发动夷陵之战攻打东吴时,蜀汉群臣要不就是默不作声,要不就是随声附和,包括诸葛亮在内也是 沉默不语,只有一个人站出来劝谏刘备,这个人就是赵云,赵云对刘备说:国贼是曹丕,应该要先攻打曹丕,如果对东吴用兵,那么战争就难以停下了。

37、当时,刘备对诸葛亮说:(赵云)不堪大任!显然,在刘备眼里,赵云是一个合格的保镖头目,却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兵作战将军!大家都知道,在看人这件事上,刘备眼光非常毒辣,而且还能用到适当之处,可谓是“知人善任”。

38、历史与小说的赵云是不同的:对《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刘备的重用是在亲卫。赵云是被罗贯中安排为“儒将”身份的,是“忠君”的代表。关张则是“忠于情义”的代表。历史上的赵云和关、张一样都是领兵将领。

39、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40、相比其他四位五虎将,赵云的才能更多的体现在军师方面。单论武力值,赵云肯定是所向披靡的,但要说到排兵布阵与统帅能力,赵云显然是不及其他虎将。还有就是赵云没有赶上好的时机,关于赵云生卒年,史料中不是很清晰。有学者认为赵云年龄要比刘备大,在他年轻之时,刘备四处奔波,基本是无兵可用。等到刘备兵强马壮之时,赵云早已习惯护卫长一职,没有获得统兵经验,再加上其年龄已大,自然就不会得到统兵机会。赵云没有被重用的说法显然不客观。

41、赵云是一个忠勇之人,当初他离开公孙瓒,就是觉得公孙瓒这个人不够仁义,所以才心向刘备。之后刘备怒而伐吴,赵云劝谏,也是因为赵云太过忠勇,看重大局,他认为曹魏才是真正的敌人。终赵云一世,都在为匡扶汉室、打回中原做努力,谁知道这一次北伐,他竟然遭到大败,心中非常羞愧,觉得自己对不起蜀汉,愧对先帝,所以心中非常郁闷。

42、众所周知,刘备继承了祖先刘邦的优良基因,善于识人、用人。赤壁之战后,刘备取荆州、夺益州、占汉中,事业快速发展,重用很多人,如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驻守阆中,就连后起之秀魏延也为汉中太守,而赵云依旧是一个打杂的。其赵云的谦恭有礼性格不适合领兵打战。提起赵云,人们眼前浮现出一个身穿白衣白甲的英俊帅哥,彬彬有礼,与人为善,行事低调,典型的“好性格”。而战场上需要的是杀伐果断、霸气凛人的主将,不是谦恭有礼的战将。有一句话叫“慈不掌兵”,即使那些儒将,虽然看着慈眉善目,执行军法之时,寒气逼人,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赵云的“好好先生”性格注定他军事生涯成就有限。

43、赵云在三国乱世中是被本郡百姓推举为带兵首领,最早是跟随公孙瓒,因为公孙瓒过于残暴,不是追求仁政的赵云所期待的,所以在不久之后,赵云以家兄病逝离开公孙瓒。

44、不过,从战役过程来看,赵云的任务完成得十分不好。他的疑兵之计让敌人立刻识破,而面对实力不如自己的曹真部队,他也没有积极行动,击破敌人。如果赵云积极行动,即便是不能消灭曹真,也至少能够多吸引一些敌人,从而减轻诸葛亮那方面的压力。赵云不但没有做到这些,还在战斗中吃了一定的亏。因为这些原因,在战后,赵云也因为“箕谷不戒之失”受到了处分。

45、刘备一直以仁义的形象示人,他的驭人之术在三国时期是顶尖的。刘备的选人原则是在精而非多,所用之人都可各尽其能,都有独当一面,横扫千军之本领。刘备的用人亮点就是知人善用,关羽有勇有谋,便被用作镇守一方的大将;张飞有勇而谋略不足,便只能用作大将;诸葛亮才智超群,用作丞相是恰到好处。还有刘备曾嘱咐诸葛亮,马谡此人不可重用,结果被刘备言中,街亭失守。才有了诸葛亮后悔莫及,挥泪斩马谡的情景。由此可知,刘备用人的能力非常强。

46、中护军在汉朝时,可是年俸两千石的中央级高官,主要负责刑罚、监察,以及武官选举工作。中护军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盗匪,以及京城和地方的各级官吏。也就是说,所有的官吏、将领都在赵云的监察之下。

47、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赵云都是蜀汉响当当的猛将,虽然很多人说赵云只是一个“保镖”,能力不强,但是在《三国志》中,陈寿直接把赵云和黄忠一同比作刘备的爪牙,这说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赵云是一个相当厉害的猛将,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弱!赵云一生忠勇,结果在蜀汉第一次北伐后,很快就去世了,令人遗憾,而遗憾之际,我们不禁也要好奇了,为何强悍的赵云在北伐过后突然就去世了呢?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48、刘备希望自己在前方征战的时候,后方能保持稳定的物资供应,同时能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唯有诸葛亮有这个能力,所以刘备不会带诸葛亮出战,至少在刘备眼中,诸葛亮就是自已的萧何。

49、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但是,愤怒的刘备不听,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50、这个时候赵云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对刘备的做法有点看不起了。两个人说不到一起去,作为将军的赵云,当然不会被刘备重用了。

51、平定益州之后,许多人主张把成都城中的房舍及田地分赐给诸位将领。

52、文中没有说这时是否埋伏了刀斧手,但描写了诸葛亮听了这话全身冷汗,连连磕头,说自已要鞠躬尽瘁辅佐小主等等。诸葛亮可是老油条的人,不会轻易被刘备试探出来,要是他当场答应了,可能身首异处。虽然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仁慈的人,但”伴君如伴虎“的警惕性不能缺失。

53、刘备拿下成都之后,赵云的职务又发生了变化,当上了翊军将军,也就是掌管宫廷的禁军,负责刘备的日常安全。也就是说,一直以来虽然赵云的职位在逐渐提升,但是其核心职责依然没变,一直是充当保护刘备安全这样的一个角色。所以说,这就让赵云缺乏了能够独立处理军政大事机会,即使有时候让赵云出兵作战,但也只不过让他担任副将,从未真正放手让他独立统兵作战。所以说,受一直以来担任职位的影响,导致赵云的实力根本发挥出来,注定了他很难获得很高的职位。

54、但是,由于诸葛亮部署的错失,再加上赵云没有独立作战的经验,这使得这次分兵十分失败。赵云没有能够积极行动,用最大的行动来伪装主力行动。这使得曹魏很快就识破了赵云的疑兵之计。曹魏以主力张郃部去对付诸葛亮的主力,而只是派曹真的一部分兵力去应付赵云。赵云和曹真的作战失利,被迫撤退。虽然兵力没有很大的损失,但是依诸葛亮之言,赵云兵力超过曹真,但是还是因为“不戒之失”而战败。战后,赵云也自请处分。赵云如果能够运用好自己的优势兵力,即便是不能消灭曹真的部队,也至少能够更多地吸引曹魏兵力,减轻诸葛亮方面的压力。但是,赵云不但没有做到这一点,还吃了败仗。

55、汉末时期,军阀混战,各州郡都自行组织武装力量,或自卫保守,或争夺地盘。

56、刘备白帝城托孤,主要对三类人讲了话,一是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集团,二是以赵云为首的武将集团,三是以刘永、刘理(刘禅在成都)为首的刘家子孙。其间还有个小插曲,就是问诸葛亮马谡能力怎么样?

57、刘备赐给赵云的称号是“虎威将军”,这个称号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在东汉时期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在战斗中作战最勇猛的武将通常被给予这么一个称号。

58、刘备身为上位者,自然有一定的识人的能力,他知道赵云能力不足,不能充当镇守一方的大任,这才没有让他像关羽张飞那样独立领兵作战,赵云一般都是在小规模战斗中取胜,而大战却打得少,几乎都是配合其他大将一起行动。

59、看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了,赵云在去世前经历了什么。箕谷之战,赵云统领大军做疑兵,牵制曹真,结果赵云用兵不如曹真,反被曹真以少量兵力偷袭击败,当赵云重整兵马时,曹魏大军杀到,赵云只能撤退。虽然赵云保住了大部分军队,但他的撤退也是非常狼狈的,他甚至烧毁了部分栈道,才得以阻止魏军的追击。撤退回去后,赵云因作战失利,受到了贬官的处理,最终郁郁而终。

60、《三国志》: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61、重用就是把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官职有多高,地位有多高,但一定是绝对的信任。

62、接下来我们再看汉晋春秋的记载,更加能确定,赵云在箕谷一战,表现确实不佳。

63、刘禅不重用赵云可能也是受刘备的影响,刘备有可能会对刘禅说赵云不可重用这样的话,但是,他绝对不会给诸葛亮说。

64、他三番两次救了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65、从此刘备选择不在官场上重用他,其实是对他的一种保护。除此之外,刘备之所以不重用赵云,还是想让赵云辅佐刘禅。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会继承自己的位置,但那时候关羽和张飞已经老了,诸葛亮也不能够长久地辅佐他,只有赵云的年纪是能够陪伴刘禅最久的。而且赵云是历经生死才将刘禅带回自己身边,他对刘禅的情感也是十分丰厚的。

66、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和门阀制度有关,到了东汉的末期,门阀制度,尤其强烈,比如说袁绍就是四世三公,所以说他虽然本人的才能并不怎么样却能够担任18路诸侯的盟主。而曹操对门阀制度最看最不看重,他讲的是唯才是举。

67、且不说题主是不是张冠李戴了,但就赵云在刘备死后的职位而言,足见刘备是并没有让后人大力提拔赵云的,结合赵云一生的境遇,不少朋友认为刘备不重用赵云确实是在情理之中。那么刘备为何要如此对待赵云呢?这就得说说赵云其人和这背后隐藏的帝王权术之道了。

68、刘备时代,自从诸葛亮加入后,就一直负责后方的政务,提供赋税,提供兵员,运输粮草,负责镇守刘备的后方,起初是荆州,后来是成都,刘备攻打刘璋时,诸葛亮在荆州后方,刘备攻打汉中时,诸葛亮在成都后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当然在成都后方镇守了。

69、其实,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赵云壮志难酬,人生注定将以悲剧结尾。

70、这番言论说到了诸葛亮的心坎里,诸葛亮对马谡的能力大为赞赏,于是拜他为参军,经常和他讨论天下大势,诸葛亮此时就已经开始怀疑刘备的言论了。

71、刘备接过小阿斗,将其“掷之于地”,说道:为了这个孩子,差点损失我的一员大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72、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2023温组词的无奈微信说说(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