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首必听经典老歌之一(33句文案短句)
100首必听经典老歌之一
1、“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汉末战乱中,蔡琰(即蔡文姬)在匈奴流落达十二年之久。她虽身嫁左贤王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诗人李欣曾作诗如下:“蔡女者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叹归客。”诗人戎昱在《听杜山人弹胡笳》中,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最尖锐的场面:“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感人的。
2、华仔的歌曲实在太多,即使你不是他的歌迷,但他的歌你也会唱一两首,这首早期的单曲可谓华仔的巅峰之作。
3、古典音乐为美的艺术,是对自然、宇宙、生命美的赞叹,是人类心灵深处智慧和人格的流露,它蕴含着人性的柔美和天地的壮阔。
4、58 许慧欣---七月七日晴(这首歌相信大伙儿都听过)
5、此曲最初刊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解题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6、106 彭靖惠-忘记(也是一首经典老歌了)
7、音乐与抒情的完美结晶,后来的翻唱者也不计其数。(100首必听经典老歌之一)。
8、孙楠的深厚功底在此歌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像声黎明的呐喊打破寂静的夜空。
9、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手垃着长茧手,心象黄连脸在笑,红军啊!万般忧愁怎能消。
10、4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44松花江上45日落西山
11、这首歌意味着什么,我不想累述,但它的确是雨生生前最值得铭记的单曲之一。
12、周华健的演唱实力再次得到展现,歌词工整有诗韵,的确值得珍藏。
13、歌曲后来被许多歌手翻唱,其中姜育恒更是凭借这首歌上了央视春晚而红遍中国,登上事业高峰。
14、古典音乐是理性的艺术,可以培养儿童缜密的思维能力
15、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包谷金灿灿,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子穷人搬。红军啊!撒下种子红了天。
16、阿妹的迅速窜红有雨生提拔的功劳,但同时也得益于自己自然脱俗的唱法,她在90年代后期在华语歌坛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
17、曲调贴荡起伏,大弯大调,越听越好听,越唱越有联想,真是百听不厌。
18、66 汪佩蓉--非法入境(我不是非法入境你的心,
19、爸爸妈妈在开满的小院子子里合唱幸福的爱情让女儿感动!夏天天气闷热,满院开满了,妈妈给爸爸泡好茶,然后拿着扇子给写家庭作业的我降温!爸爸温柔的眼神看着我们母女二人,他打开收录机循环播放着,然后一手拉妈妈,一手拉上我!然后给妈妈说,我们给女儿唱一唱,让女儿永远快乐幸福的成长!车上听的100首。
20、19 马郁--一天死去一点 (第一次听马郁的歌就是这首,尽管以后 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 声名雀起)
21、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
22、36 刘若英--知道不知道? ("天下无贼"的片尾曲,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记住这首歌)
23、《光阴的故事》是张艾嘉1982年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最爱张艾嘉》当中。《光阴的故事》,虽然这首歌第一个唱的歌手是张艾嘉,但《光阴的故事》中的诉说感和沧桑感,张美人的声音不具备。至于《光阴的故事》背后的意义,用“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来形容很贴切,这首歌曲至今已经40年了,已经是经典。
24、38 卢西---赤道和北极 ("夏日里的春天 "片尾曲,不过奇怪的是这片居然没有这首歌红,其经典程度可见一斑)
25、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26、12 何润东--没有我你怎么办 (小李飞刀的片尾曲,何润东最好听的一首)
27、伍佰的歌中有着不一般的沧桑和对底层人的关注,他的歌虽然粗犷但很实在。
28、这首歌是由周润发主演电影《阿郎的故事》主题曲,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加上如此美妙的声音,真的能把人的情绪推到高潮。没有听过这首歌,绝对你人生的一大憾事。
29、陶吉吉也是RB风格代言人,但他区别于周的方面就是巧用很多典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0、哥哥的称号就是从此片传开,他完美演绎人鬼情的同时,黄沾的作词给了电影最好的画龙点睛作用。
31、为何你铁了心肠要保持距离,来听听水瓶座的佩蓉如泣如诉的歌声。。)
32、周华健的成名作,在李宗盛的打造下,我们又看到了一位实力派歌手的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