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75句文案短句)

2023-05-04 10:29:08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翻译)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些品格接近于仁。”

4、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1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孔子语录

7、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释义: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8、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10、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释义: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14、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15、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6、  如果我们还能严肃认真地对待孔子的话,我们当深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孔子之于我们,在过去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今日能够意味着什么?在未来又将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不可能有定论,争议肯定会不断地持续下去,然而,孔子的故事也将会因争议而一再地被人讲述。而且,在我看来,从一个不会结束的故事的角度上讲,把孔子看作是中国文化“活的传统”(而非死的偶像)的代表或象征也许是一个富有深远意义的视角。讲述孔子的故事,也就是讲述我们自身活的文化传统的过去与未来的故事。

17、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8、(翻译)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关爱人,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憎恨人。”

19、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好好思考,越学越困惑;思考却不读书,就没有什么收获。”

21、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2、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歌,主题欢乐但是不过分淫靡,哀愁但是又不那么悲伤。”

24、(翻译)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些品格接近于仁。”

25、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26、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7、(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8、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29、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30、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31、  近代变革或现代转型期的眼光。晚清以来,在一波又一波的外来西方强势文明和由其激发出的内部的强烈要求进行改良变法乃至激进革命的运动浪潮冲击下,孔子的观念和形象在近世中国人的心目中发生了日益深刻而难以弥合的急剧裂变和根本转换。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拉开了近代第一次在外来文化刺激下的大规模反孔斗争的序幕,孔子被洪秀全塑造成一个跪在上帝面前苦苦哀求认错的妖魔。由洋务自强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在统治阶层内部和官僚士大夫之间引发的观念冲突和思想斗争中,孔子的观念和形象更逐渐发生了深刻的裂变,积极主张采西学的早期改良派思想家与一味严持“夷夏之防”的守旧派人士之间的争议尚主要围绕着“西学”问题而展开,而对于主张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来讲,孔子之为孔子则已经完全不同于洋务派和守旧派心目中的孔子了,康、梁维新一派极力推尊孔子为托古改制的至圣素王和神明教主,积极阐扬孔子的大同太平之教,力求“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正是在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人敢于怀疑、勇于批评精神的激荡下,思想界遂起一大革命,国人的思想观念与舆论风气为之一变,而博爱、平等、自由、民权等的呼声开始响彻“暮气充塞之国”的上空。在新旧思想不断“互相搏激而异论日起”并不断走向“激进化”的过程中,尊孔的时代似乎注定将走向终结而成为历史,乃至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革命话语中的排孔非儒的声音越来越成为了一种时代的最强音,最终孔子的偶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浪潮中被彻底打倒。“文革”期间的“批孔”简单地将孔子作为旧传统、旧文化、邪恶势力的象征符号或人格化的代表而一味地予以声讨,则不仅制造了无谓的思想混乱,更制造了种种的思想禁区以加强意识控制。

32、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释义: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33、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3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3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36、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37、孔子杏坛设教,首开民间私学之风,走民间道路重建儒教。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贤人七十二。

38、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39、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40、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41、  张申府先生曾经有一大感叹,他说:“孔子实在是中国一个最不幸的人”。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孔子总是身处吊诡而反讽的历史迷雾之中。尊崇他的人可以把他偶像化,批判他的人也可以把他作为替罪羊随心所欲地丑化他;尊崇他的人总是利用他,批判他的人也可以利用他;不仅读过他的书的人,有的尊崇他,有的批判他,即使未读过他的书的人,也会跟着尊崇他或批判他;对于孔门的精华(纲常礼教)与中西文化的不相容,“反孔”斗士们与顽固守旧分子有着最一致的共识与话语策略,而取舍的态度却最相反对;对于西方文化(科学与民主),梁漱溟最能与陈独秀产生共鸣,而对于孔子的态度两人却南辕北辙。究其因,历代的中国人不过是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来塑造孔子的形象,而其尊孔或反孔亦不过是以孔子的名义表达其个人的、宗派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宗教的、地方的、全球的种种诉求而已。总之,孔子之为孔子,对不同的人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人们在自己塑造的孔子形象面前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本相。

42、解读:当老师的,常鼓励学生要上进,但自己也不能自满,应努力追求自身的完美,给学生一个表率。

4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默学到心里,学习时,不会感到厌烦;教人学习时,不会感到疲倦,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对他的缺点我有的一定要加以改正。”

44、——案例摘自《典型案例剖析教育读本》(中央纪委宣教室编)   

45、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46、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47、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48、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49、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5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5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5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5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4、灵界真相:不敬祖先的现代人,原来后果这么严重!

5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56、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还断绝了粮食,弟子们都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失意忘形和得意忘形都是人的弊病,古人讲“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盗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能不失所守,这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种高贵的心。

5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58、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59、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6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61、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62、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63、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64、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65、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66、(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6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 曾子说:“士一定要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的责任重大,前路遥远。把实现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很重大吗?奋斗一生,死了以后才停止,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68、(翻译)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关爱人,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憎恨人。”

69、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70、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71、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

7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释义: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73、  “个个心中有仲尼”并不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孔子观念和孔子形象就是纯粹主观个人的,事实上它们总是个人视野与历史视野的一种视界融合的结果。从时代背景演变的大的历史分期来讲,我们大体可以富有意义地区分辨识出四种解读“孔子”的时代性眼光。

74、孔子说:我15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30岁,完全成熟。到40岁,已经不会陷入迷惑了。到50岁,懂得了天命。到60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70岁,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孔子语录及译文原文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牛总的伤心抖音说说(我怕我做得不过好全世界都会放弃我)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