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80句文案短句)

2023-05-04 11:20:36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①讥讽就是对对方的发言不断追问,迫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2、√口诀:“记住规定”——讥讽、助产、归纳、定义

3、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4、然而问答法不是万能的教学法,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①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③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所以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儿。

5、④.教育方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6、这是苏格拉底教育方法——“助产术”的一部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是“教育者”应该持有的基本心态。它与“平等”、“对话”、“不终结”共同形成“助产术”的完整结构。

7、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滋润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班主任爱的光环下。

8、苏格拉底侧重于思,孔子侧重于行。这样差异的更深的根源,是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认知特征不同,东方人不善于主客体分化机制,虽然能质朴地接近与再现自然,但也阻碍了抽象化的理性与逻辑的发展。

9、据说,苏格拉底的朋友想知道苏格拉底是不是最有知识的人,于是到德尔菲神庙祈求神谕,得到的答复是“没有人比他知道的更多”。

10、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1、德行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12、这并不是说对话要永远持续下去,而是说,问题并不终结于任何一次讨论。

13、第教育目的论。从政治统治的角度来说,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治国的人才,从教育培养人的角度来说,苏格拉底认为教育要促使人激发灵魂中的女性获得知识,并且达到善的境界,因此他认为治国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德行。

14、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说,苏格拉底开始把人类智慧的视线投注到“人”的方向上,从关注人自身入手去理解生活和世界。

15、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扩展资料:人物生平:

16、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性,中国古代文人具有依附性。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思想,专制制度下的国家权威重于一切,民主制度中则人权最神圣。这样的不同社会制度与教育,也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特征的不同。

17、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18、在他看来,那些越固执地因为知识而自信的人,往往也是越被自己那点知识固化的人,所以他坚持了自己“一无所知”的判断。

19、苏格拉底方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局限性十分明显,它的使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20、&#x知识即美德&#x 的最伟大之处是把知识摆在了核心位置, 而不是空谈美德. 这直接影响后来的哲学家科学家去把寻找知识的科学活动作为最有价值的活动. Spinoza的神学认为寻求知识就是了解上帝. 爱因斯坦也曾说他只信奉斯宾诺莎的上帝.

21、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捷克) 教育思想:《大教学论》 代表人物:康德(德国) 教育思想:《康德论教育》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德国) 教育思想:《普通教育学》 代表人物:洛克(英国) 教育思想:《教育漫话》 “白板说”

22、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

23、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24、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25、尤其在当前,当我们讨论教育在“培育”人格的行动中所承担的任务时,这个角度的价值及就更突出。

26、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27、(2)不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28、苏格拉底辩证法就是他在对话中使用的方法,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把它再单独提出来,是希望我们对这个方法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29、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

30、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31、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就是要改变人的“观念”,促使人的行为逻辑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人的行为。

32、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何谓人之“存在”的思考,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提醒人要在不断的检省中获得最佳的生活姿态,尤其是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方面。

33、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学中常见考点,考生对相关理论应烂熟于心,灵活运用,才能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得心应手!

34、苏格拉底在其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或问答法,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步。

35、苏格拉底反对之前学者重视自然而忽视人类自身的观点,他认为哲学应该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类自身。所谓教人就是帮助其学会做人,道德不是天生的,好的道德品质是依靠后天学习获得。既然后天可以发生学习行为,那么道德也是可教的,培养道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36、纸质用品:教育学专业基础答题卡、教育学院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7、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固有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独自发现它,往往需要哲学家、教师的及时帮助和引导。他说助产士的任务不是自己生孩子,而是帮助产妇生出自己的孩子,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发现固存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因此,苏格拉底在讲学或辩论时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对话或提问来揭露对方在认识上存在的矛盾,引导他们发现存在于他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这种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问答法”或“苏格拉底助产术”。

38、但孔子具有君重民轻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苏格拉底则不然,他认为人人都需要获得知识,那是神所赋予的。

39、开创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孔子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更是现代西方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40、  河北华图专家解析: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他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产婆术”教学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本题答案为D。

41、苏格拉底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开创的伦理哲学思想,与古希腊追问世界本源的自然哲学相结合,经其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传承、拓展之后,形成了一整套的古希腊哲学体系。

42、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43、如上面所说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平等”、“对话”、“不终结”是基本心态等几个方面。

44、从教育哲学的历史来看,我认为当我们讨论西方教育理念的时候,首先应该看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哲学的奠基性地位。这种来自根底的影响,在今天仍然清晰可见。

45、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46、苏格拉底认为德才兼备的治国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不仅包括此前已有的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及人生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也需要学习算数、几何、天文等科目。学习以上各种知识重在实用而不是单纯思辨。

47、最近想把这些思考、积淀,从教育的底层逻辑上系统把握,使自己在相关问题的理解上更加系统化。为确保表达的完整、准确性,我打算先对历史上的主要教育思想做一个梳理。

48、苏格拉底认为,人生来就是有区别的。虽然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教育能够使人得到改善,不论是天资聪颖还是生而愚钝,都需要进行后天学习。越是聪慧的人,越需要进行教育,否则聪慧之人便会难以驾驭。同样,国家的治理者也需要接受教育,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49、这就要求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进行涉及观念的“灵魂对话”,通过真实地触及灵魂里的观念和意识从而改变人。

50、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身的想法。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51、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他们都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重要内容。

52、同一时期分别奠定东西方文明基石的两位圣哲,有着很多相似的教育理念,但在“启发式”教学法上,苏格拉底更胜一筹。

53、苏格拉底是唯心主义者,他公开宣扬神学惟心主义,认为世界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和主宰的,他认为自然界没有规律可循,研究自然是毫无意义的,但人的灵魂是可以被认识的。在苏格拉底看来,人是有思想的、自由的个体,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理智来决定的,最高的善便是智慧,因此他主张人们不应当探究自然现象,要全力研究自己的心灵,在自我认识中探究和寻找永恒的真理,寻求人类最高的善--智慧。

54、对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当我们阅读一些他的长篇对话时,往往会下意识地感觉到柏拉图在给自己的老师编故事,而一些略带晦涩的格言则被大家广泛解读。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些格言和简短的描述中发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价值所在。

55、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56、在《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里,作者把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归结为“主智主义”,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角度。

57、苏格拉底在对话过程中,是通过不断追问对话者的判断来推进问题的探讨。基本的方法是:部分认同,继续追问(定义准确性,条件的确定性)。

58、苏格拉底政治思想就是希望建立一种英才治国或专家治国的模式,让有能力的人来掌握国家。

59、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60、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61、①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

62、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63、从“省察”的角度来说,儒家也有同类的提法,“吾日三省吾身”,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儒家关注的是日用生活方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4、  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他受他母亲为人接生的影响和启发,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产婆。因为人的头脑中已存有各种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实质上,他是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他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原则,从而辨证地、具体地看待问题而非绝对地、笼统地对某个问题下结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被形象地称为“产婆术”,他自称是“思想的催产婆”。这种教育观实质上是天赋观念的一种反映,而且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低龄儿童。仅适用于已经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并拥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道德观大有益处。这种方法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科,仅适应于道德教育中。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很大。

65、苏格拉底的思想具有很好的“可解读性”。他的理论对于理解西方教育哲学,反观我们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66、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到他在早期自然哲学基础上向“人”的拓展,从关注“自然是什么”延伸到“人该如何生活”。

67、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68、这种平等,既是在对话中彼此身份的平等,让对话者可以畅所欲言,没有忌惮;更强调在认识起点的平等,教育者要放下身位,与学习者从一个基本一致的起点出发,去共同探索。

69、从教育问题的视角来看,不同的境界决定了关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换一个说法,取境决定了学习内容的立足点。

70、②助产术即像产婆帮助妇女生产一样,通过努力帮助对方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代替对方说出答案。

71、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

72、那么,在今天,我们在考虑教育内容的时候,应该如何取境?

73、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且可以继续进一步深入,而不是完全解决。

74、他主张彻底地探究事物的究竟,从对事物的判断,到对我们观念的确定性,到对认知结构的探索,所有与我们观念相关的内容都在追问的延长线上。

75、                     

76、第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77、苏格拉底的一个最核心, 或者说最基础的命题 (moral theorem) 就是: 知识即美德. (Knowledge is virtue.) 展开来讲, 就是说一个人具有美德归根结底就说他有知识. 反过来说, 一个人没有美德, 去作恶,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没有知识.

78、因为 &#x知识即美德&#x, 所以才有后世西方的道德哲学 (moral philosophy) 和认知论 (epistemology), 也才产生了经济学, 政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 早期古典经济学家, 比如斯密, 边沁, 约翰斯图尔特米尔, 马克思等, 也都是道德哲学家的底色. (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伊壁鸠鲁.)

79、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蒋婧的心情微信说说(没什么好留恋的罢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