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写一句话(72句文案短句)
吃水不忘挖井人写一句话
1、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地读课文,并思考:吃水人是谁?挖井人又是谁?从文中你读懂了一件什么事儿?开始你们的朗读吧。
2、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种树人、看书不忘写书人。
3、吃水不忘挖井人,穿衣不忘纺织人、吃饭不忘种粮人。
4、师:噢,挑水要走很多的路,可能要翻山越岭,多艰辛啊!
5、第二个问题,哪句话可以告诉我们大家的心愿是什么呢?有一部分学生画的是:“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有一部分画的是:“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到底哪个是对的呢?学生们经过区分“表达心愿”和“实现心愿”,确定了应该是“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6、师:是呀,同学们,主席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是为人民服务的好主席。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沙洲坝村,去学习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其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7、师:我们发现沙洲坝严重干旱,看,土地干得怎样了?
8、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9、初读课文以后,我让学生尝试质疑,就是看着课题,有哪些问题想问。
10、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种树人、看书不忘写书人。
11、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12、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13、师:同学们继续往下看,于是,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14、师:现在老师为大家范读这篇课文,请大家边听边找出文中的生字,并思考如何记住他们。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5、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16、教师播放歌曲《主席最亲》,学生谈谈对歌曲主人公的想法。顺势引入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17、师:噢,是一口井,没错,这就是主人公帮助挖的那口井。
18、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找出文中的生字,思考认字识字方法。
19、《孩子要上一年级了,数学需要具备哪些基础?》
20、一天,毛主席看见一个老乡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老乡,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老乡回答说:"吃呀!"毛主席疑惑地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乡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主席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乡回答:"从塘里挑的。"毛主席请老乡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个不大的水塘,杂草丛生,池水污浊。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主席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挑水吃?"老乡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主席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地走了。
21、语文课不够用?阅读没有时间读?其实,阅读课和语文课是可以融合的。记得在教学“游”字的时候,孩子会不自觉地想起来我给他们讲过的《甘伯伯去游河》那本书,会自觉地组词:游河,游水,游戏,游鱼……今天看李老师把这样一篇我感觉很不好上的课文上得这么有趣,资源整合的意识很重要,教师自身要有资源。
22、我们语文考试,总会有阅读理解这一项,有的学生总在这里失分。
23、《告诉孩子“考试认真、做完检查”,孩子就能做到吗?》
24、师:大家的读书声渐渐小了,也端正了坐姿,现在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吃水人是谁?
25、(7)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认为企业只有回馈社会,不断践行企业责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6、师:老师有个要求,你们能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说他为什么会想到挖井?
27、有了前面的学习过程,第三个问题也就变得极其简单了。但是,还应该往前走一步,朗读第3自然段,请学生们想一想,为什么石碑上刻着的是“时刻想念毛主席”,而不是想念几十年前一起挖井的所有人呢?我再次提醒学生到课文的句子中找思考的依据。很快,学生们就用“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做出了回答。有理有据地思考,就这样渗透在课文理解中。
28、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29、环节一:有仪式感地读课文。因为基本都读熟了课文,还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背诵了,就请学生们站直了,捧着书,一起朗读课文。第一遍,我陪着一起读;第二遍,学生自己读。
30、顺便说说、演演怎么挑水,让学生感受到挑水的难处。
31、认识字,但仍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参考咱们读英语,有时候单词都认识,但连起来就不懂。
32、“很远”这个词让你们感受到什么?(挑水要走很多的路,可能要翻山越岭,非常艰辛)
33、我真是没想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有想法的问题,大大夸奖了他们一番。然后,课文的学习,就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来进行。
34、师:同学们的理解功夫真不小呀,老师都忍不住为你们点个赞!
35、午读时间,我给学生们读了绘本故事《小熊的特别愿望》。一只可爱的小熊,希望送给妈妈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它看见天空中有一颗闪闪发光、又大又亮的星星,决定要将这颗星星送给妈妈。他想了很多办法,还得到了兔子跳跳和小青蛙的帮忙,却怎么也够不着星星。伤心的小熊突然从眼泪聚成的小水洼里想到了好办法,和跳跳、小青蛙一起,在小河边找到了一个洁白的、散发着彩虹光芒的贝壳,装上水,送给了妈妈一颗闪闪发光的、映在水中的星星。小熊在朋友的帮助下,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实现了特别的愿望。
36、我说:看课文,答案在课文里,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7、师:那时沙洲坝是什么情况?好,请看多媒体这几幅图。
38、这些都离不开水,所以说不只是喝水,还要“吃水”。
39、我引导学生思考:咱们现在都用自来水,加入停水一周,你会有什么感受?
40、这句话什么意思?(吃水的时候,不要忘了主席,要永远想着主席)
41、此刻在你们看来,主席是个怎样的人?(一个关心人民群众的好领袖!)
42、师:你分享的是“村庄”的“村”字,嗯,你编了一个谜语来识记—小树一寸一寸往上长(村)。
43、那时沙洲坝是什么情况?(出示图片,感受干旱)
44、交流反馈,相机指导“村”“井”等字的记忆诀窍。
45、这里面不仅仅是不忘毛主席带领人们挖井,还不忘的,是毛主席领导人们干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使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46、师:我发现这位女生刚才读得特别认真,你来试试吧。
47、师:嗯,因为主席见到人们面临缺水的困难,所以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
48、师:对,吃水的时候,不要忘了主席。嗯!永远想着主席。
49、课后,我在想,关于“谁的心愿”,是否需要让学生再做更深入一点的辨析呢?可以借助“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来重新思考,毛主席和战士们希望挖一口井的心愿是为了谁。再联系“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句话,学生们应该会有新的发现和理解吧。下节课就试试。
50、我说对,蒸米饭要不要用水?吃的馒头是怎么做出来的?有的同学说:用水和面。
51、吃水不忘挖井人,人不能忘本,不要瞧不起农村人。
52、(4)有一种回报叫吃水不忘挖井人,有一种感恩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一种震撼叫乌鸦反哺,山羊跪乳。感动无处不在,感恩势在必行,感恩节,用你的行动去感谢吧。
53、师:那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呢?
54、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泽东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55、要学会感恩、同情、宽容、忍耐、积极与真诚。
56、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57、感谢给予我关怀的朋友,亲人,爱人,老师,感谢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吃水不忘挖井人。
58、(9)吃水不忘挖井人,为我们挖下幸福之井的就是党和政府,我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多为村里发展作贡献。
59、于是主席做了一件什么事?(他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60、知道了为什么说“吃水”,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为什么要挖井,挖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少便利。
61、(8)“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牢记前人的艰辛和付出,继续埋头苦干,再创佳绩。
62、在挖井的日子里,毛主席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群众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63、师:请开动小脑筋,想象:今后村民们来此打水时,面对这口井和石碑,会说些什么呢?
64、(5)转眼建党九十年,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创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英雄人物活在我们的心间;祖国昌盛的今天有先烈的血汗,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65、师:是呀,都裂开来了。那里的人又遇到怎样的困难?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66、挖井之后,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
67、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认为企业只有回馈社会,不断践行企业责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68、于是,学生更能体会出:挖井以后,乡亲们的生活有多么便利。
69、吃水不忘挖井人,人不能忘本,不要瞧不起农村人。
70、有的同学知道什么是井,还知道怎么打水,我就让他现场表演一番。我还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孩子说电视里看到的,我趁机指导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71、师: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有了水井,乡亲们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