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31句文案短句)
古文翻译
1、(解析)“得无……乎”:可以为:“该不会……吧”或“恐怕……吧”。
2、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4、(解析)“诬去贤使君”应该翻译成两句话。“诬陷贤能的使君”,“使他罢官离开”。(古文翻译)。
5、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6、(译文)那些土豪依仗他们的钱财,诬陷贤能的使君,使他罢官离开,袁州人失去了父母官。
7、“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8、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后悔的。
9、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根据语境要补出。如:
10、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清泰初年,马全节担任金州防御使。正碰上蜀军攻打该城,州兵仅有一千人,兵马都监陈知隐很害怕,用有其他事情做借口出城去,带领三百人顺流而逃,敌贼又多,人们更加畏惧而情绪沮丧。马全节就拿出所有家财赏给士兵,又出奇兵阻击敌人,拼死奋战。敌贼退走,朝廷嘉赏他的功劳,下诏让他到京城,准备予以奖励。
12、即凝缩法。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如:
13、(解析)句中划线部分是谓语前置句,这句应译为“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
14、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15、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由于古今汉语相同之处颇多,所以对译也就成了古文今译的一项基本方法。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
16、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
17、(解析)这里的“目”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用眼示意;使眼色”。
18、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19、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我们要识记一些典型例句并加以归纳整理。在翻译句子之时,先判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要翻出这种句式的特点来。如省略句就必须补出它所省略的成份,当然补充部分须加小括号;倒装句就必须按正常的语序来翻译;原句是疑问句,所译出的句子也应加上问号。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现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固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结构,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一旦你没有准确判断出固定结构,那么你的翻译就会差之千里。详细类型见上所举。
20、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21、第一步,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22、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23、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24、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25、“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6、他的排版视觉效果,翻译,注释,译文,赏析全都有,你还可以进行朗诵。
27、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28、(2)分点意识。文言文翻译的句子中往往有重要知识点,阅卷时,每个知识点翻译正确往往得1分,翻译时注意逐一落实。即从微观上,把握句子的知识点。
29、(译文)现在别人正好是刀和砧板,(而)我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30、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