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的人很可怕(31句文案短句)
学哲学的人很可怕
1、《红楼梦》里最爱烧香拜佛人是谁?是王夫人。谁最焦虑呢?也是王夫人。她越是求神拜佛,祈求各种坏事不要来沾边,坏事越是会“如期而至”。(学哲学的人很可怕)。
2、绘者轻部慧:日本著名的油画家、插画家,绘画风格兼具西方油画的浓彩及东方的细腻之美。
3、学哲学的人是比较遵守规章制度的,他们对这些人类共性的问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三观都是正确的。
4、德波顿举了很多飞机失事、车祸这样的事情。他告诉我们说:“无常的发生天天都在,焦虑就是来自对无常的抗拒。”
5、娃说:“每次去星巴克都有新的体验,他们好会吸引顾客哦。”我问:“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娃说“礼品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季节都不同......"之后学校组织去迪斯尼,甚至平日里去超市采购,也会细心观察,拿商学院经济学课程教的知识来比较分析。
6、我们整天就想说千万别这样、千万别那样。我觉得与其祈求某件事不要发生,不如好好想想,如果真的发生了,要怎么办呢?这个才是真正能够让你减少焦虑的方法,而不是天天烧香拜佛,祈祷某事不要发生。
7、他预言到了自己是一个警醒者,他预言到了自己是在做警醒的工作,就像马身上的那个牛虻一样,蜇它。
8、苏格拉底最后的陈述是:“如果你们处死我,你们将很难再找到像我这样的人。事实上打个玩笑的比方:我是受神灵委派附在这个城邦身上的,这座城就像是一匹良种马,由于身躯太大、容易懒散,需要牛虻蜇一蜇。如果你们听从我的意见,就会让我活下去,但是,我猜想不久你们就会从瞌睡中醒来,听从阿尼图斯的话,一巴掌把我打死,然后再接着睡。”(注:阿尼图斯是审判苏格拉底时的审判官之一。)
9、我还学到了有关死亡的一些问题。对比一下墨西哥的亡灵节和中国的清明节,我们就可以总节出其实死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看待它的方式。我还学到了像苏格拉底等哲学家一样思考和提问的方法方式,它促使我对世界上的一些事物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见解。希望以后还能有读哲学的课程,我一定会上的!
10、所以塞内加有一句名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这话说得多好。就是如果你真的悲观到了这种程度,其实是一种幸福。你可以开始坦然地面对生活了,因为还能更糟到哪儿去呢?没有什么更糟糕的事情了,命运女神给你的东西都可以随时拿走。(学哲学的人很可怕)。
11、爱哲学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因为哲学就是爱智慧。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智慧。哲学家爱智慧胜过爱世界。
12、父母是我们无法选择的,血缘关系的来龙去脉,说不太清楚,或许,用佛学来讲,已经是最通透的了。
13、川谷俊太郎曾经说:他对过去的日子不感兴趣,当下的一起,才值得珍惜把握。
14、 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叔本华正是从这些活动中找到至高无上的源泉,可以摆脱“生命意志”的需求。我们在艺术和哲学作品中找到的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和奋斗的客观表述,通过声音、语言和形象予以诠释和再现。艺术家和哲学家不仅向我们展示我们的感受,而且以我们自己做不到的尖锐和智慧表达我们的体验;他们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勾画出来,我们能认出是自己的,但是凭自己决不能理解得那么清楚。他们向我们解释我们的生存条件,助我们解惑,并减少孤立无援之感。我们也许不得不继续挖地洞,但是通过创造性的作品,至少能获得片刻的顿悟,洞察我们的苦难,从而可以免于苦难带来的震惊、孤立(甚至受迫害)之感。用叔本华的话来说,艺术与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这位哲学家仰慕他母亲的朋友歌德,因为他把许多爱情的痛苦转化为知识,最著名的就是二十五岁时出版的使他享誉全欧洲的那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描述一名少年对一位女士的单相思——那迷人的夏绿蒂,她与维特对《威克菲尔子爵》一书有同好,身穿袖子上饰有粉红缎带的白裙;但此书同时也描述了成千上万读者的恋情(据说拿破仑就读过九遍)。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是说给我们大家听的,尽管作者并不认识我们。叔本华如是说: ……诗人从生活中擷取特定的个体,准确地描述其个性,然而由此却启示了普遍的人性……他表面上只关注这一个,但事实上他所关注的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都存在的。因此,一些诗句,特别是诗剧中的句子,即使并非警句格言也经常适用于实际生活。 歌德的读者不但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认出了自己,而且也因而更加了解自己,因为歌德将一系列尴尬的、稍纵即逝的爱之瞬间明晰化了,读者以前可能经历过这种情愫,但自己当时并不知其深浅。他披露了爱情的某些规律,叔本华称之为浪漫心理的必要“思想”。例如,歌德把不爱者对待爱自己的人那种貌似慈爱实则极端残酷的态度描写得入木三分。在小说的后半,维特为自己的感情折磨得痛苦不堪,在夏绿蒂面前爆发出来: “夏绿蒂”他哭道,“我再也不见你了!”“为什么要这样呢?”她回答说:“维特,你还是可以,而且一定要再见到我们的,不过别那么激动。噢!为什么你生来感情这样激烈,对一切身边的事物都那么激情冲动,不能自制!我求求你,”她拿起他的手接着说,“冷静点。想想你的精神、你的知识和你的天赋能给你带来那么多的快乐!” 我们不必生活在十八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就能充分体会其含义。世上故事比人少,同样的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是人名和背景有所变化。此即叔本华所谓:“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反过来,意识到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之就足以感到慰藉。
15、我们总觉得人生还很漫长,意外和不确定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塞内加这样一个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来讲,他认为这一切东西随时被剥夺掉都没有任何问题。
16、许多伟大的天才未必会收到社会的认可,我觉得这个是让我感觉不开心的一点。
17、作者谷川俊太郎:日本现代诗歌旗手,语言简练纯粹,极具东方空灵感,是当今国际诗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18、说白了就是喜怒不形于色。无论任何情况下外人都无法判断他的真实态度,这就是能隐忍人的可怕之处。
19、▼为什么小朋友会觉得打游戏,看电视,很有意思?而学习却很无聊呢?
20、因此大人们也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必须做个好孩子,允许他们偶尔也会犯错,这也是保护孩子的天性。
21、有时候我们和原本喜欢的朋友生疏,不是因为讨厌,只是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而渐行渐远▼
22、“但是苏格拉底之死也可能使我们有被误导的危险”,阿兰·德波顿在最后强调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它可能使我们形成一种自我欣赏的信念,在被多数人憎恨与正确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好像天才和圣人的命运就是先受误解,然后再由利西波斯给他们塑铜像。”(注:利西波斯是著名的雕塑家,雅典人为了纪念苏格拉底,请他给苏格拉底塑了一尊雕像。)
23、什么是公平?为什么要挣钱?大学像什么?死亡是什么?工作越少,生活会更好吗?什么东西是有生命力的?当孩子跟你提出这些问题时,你会怎么回答呢?当你为了孩子未来能拥有“幸福快乐”而努力时,有想过孩子眼中的“幸福”和你所认为的究竟是不是同一回事吗?
24、? 点击购买纸质书? 点击观看完整解读视频
25、说到这里,有些杠精又会跳出来讲,那些事基础知识,我们说的是职业技能、是高校。对于这些我更是笑笑而已,没有高校,会知道不同的职业需求的不同的技能吗?没有高校,会明白技能是如何产生、发展、实施的吗?笑话。
26、课后的挑战全都很好,”我是谁“------认识自己;“思想透明实验------让我们全方位分析事情,推理师----让我们用逻辑方法分析案情,假如生命下只剩下七天----------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27、▲吉竹伸介的日常,便是和孩子大量阅读、讨论。
28、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看后能让孩子和大人轻松一笑、淡然释怀。
29、我还知道了学习就要善于思考和提问。课堂上,老师举了许多例子,我现在还历历在目,比如电车难题、山洞里的囚犯等。
30、故事的一开始,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特别真实的日常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