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盖全唐是什么意思【文案100句】
一、孤篇盖全唐
1、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2、作者多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来抒情。另外,这首诗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可称得起是别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绘心境,可句句写的都是心境。如果要将这首诗翻译成为意识流作品,那就韵味大减。好比将一个曲曲折折的迷宫拉直,明了易懂,但趣味却荡然无存了。
3、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4、孤篇压全唐不是指滕王阁序,是指《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下一句是“一词压两宋”,原句已不可考。
5、《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6、张若虚在诗中对思念写得含蓄唯美,生动传神。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伤悲,而是借明月的怜惜之情,从侧面烘托,效果反而更好。夜色沉静,月光温柔地陪伴思妇,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到处都洒满月光,驱之不散。
7、这也正是这首诗能够称其为名作的根本之所在。
8、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9、说到《春江花月夜》作为音乐老师,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唐诗而是同名的琵琶古曲,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的音乐课本里还有同名民族管弦乐曲的欣赏。
10、有着专属于国人的快意恩仇,恣意潇洒
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2、可怜楼上月徘徊,开头一句诗承接第二卷的何处两句疑问,引出下面八句诗。诗人将明月拟人化,用明月的徘徊来衬托思妇的离愁之苦。
13、迎面走来的是虢国夫人等人的游春马队
14、譬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就极有可能是通过其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有感而悟的,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及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能在诗中或多或少地寻到一丝痕迹。
15、《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杰作之也是汉族古典民乐的代表。原名《夕阳箫鼓》意境深远,乐音悠长。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
16、《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7、所以这里的“全唐”应该是将《春江花月夜》与同时代尤其是初唐时期的诗做比较,作为一首宫体诗,整首诗清新淡雅,完全没有以往宫体诗的旖旎艳丽,张若虚没有单单写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肤浅的东西,而是以月、江、花等作为意象,勾勒出一副如诗如画的朦胧夜景,从写景进而传达更深层次的涵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宇宙变幻无穷的感叹,在他的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人的渺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世界是这样的变幻莫测、更迭不休,只有江月依然是曾经的模样,千年不变。
18、张若虚是诗坛的奇迹,他的一生也是一个迷题。他的生平不详,仅有两首诗存世。《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张若虚的曲调与原调不同,但是最负盛名。
19、说起宋词,离不开苏辛二人。辛弃疾和苏轼最大的不同,是南宋人对于靖康之耻痛彻心扉的感受,因此南宋的豪放派词人,即是在吟风诵月之间,也总会透露出对于恢复中原的渴望,以及壮志难申的无奈。
20、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二、孤篇盖全唐是什么意思
1、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2、城墙君还抓到了两位《春江花月夜》中的
3、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4、张若虚,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
5、诗中的海是泛指,并不是现实生活的海,加入想象,画面更生动、唯美,江海相连的气势无比宏伟,突显了江面的辽阔。春天潮涨,生机勃勃。这里的明月共潮生,把月亮拟人化,生动活泼,让人耳目一新
6、孤篇盖全唐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7、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8、“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则突出了相隔之远,传递信息之难。鸿雁难寄锦书来,无言只是空相忆。
9、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0、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篇幅长,但是整首诗又没有拉胯的地方,通篇用的语言都极其优美,塑造的意境也很美,给人一种澄澈明净,清雅自然的感觉,所以后世对这首诗的评价才会那么高。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
12、《载酒园诗话又编》也说这首诗的名气是毋庸赘言的,就风度格调而言,刘希夷《捣衣》诸篇是跟它类似的。
13、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14、所以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叙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明净的诗境中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这种从优美中而来的忧伤,随着月光和江水流淌与人的心上,徐缓迷人。游子像白云一样缓缓而去,思妇离别时的不胜忧愁,月光照在梳妆台上,看着月光,送不去的音信,满眼忧愁无人知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深藏着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这种带有青春伤感的情思贯穿全篇,对春、江、花、月、夜连贯的描述。通过江水、沙滩、枫林、镜台、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等等一系列的意象,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的画卷。
15、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16、恣肆喷发出了全新的意境
17、历史上关于张若虚的记载极少,《全唐诗》仅有数语“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1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9、(原谅小朋友的录制技术就这样了,偶尔头会消失不见,哈哈哈)
20、“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让人痴迷,人们在这自己无法改变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和无奈。
三、李白最恐怖的藏头诗
1、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4、在众多词牌中,用韵较为单一。平韵柔和,仄韵豪放。也有特别,比如上下阕平仄运转化的减字木兰花、虞美人词牌温婉大气。但都没有《春江花月夜》这样大手笔,连用庚、霰、真、纸、尤、灰、文、麻、遇九个韵。阳辙韵与阴辙韵的交替运用,声音由高昂清亮的庚、霰、真韵,转到有些微弱的纸韵,再到清亮的尤、灰、文,麻韵,最后遇韵戛然而止,宛如琴师手起弦落,却余音袅袅。
5、昨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哪篇词可以孤篇压全宋?
6、春季正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而女主人公的心绪却纷乱如麻。忽然从遥远的方向,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大约是《折柳》吧!她沉醉其中,让自己的心随着乐声飞向遥远的边塞,飞到丈夫的身边。
7、“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8、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9、那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就是《春江花月夜》,该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孤篇盖全唐”,闻一多评价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由此可见其艺术成就非同一般,其诗云:
10、《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写,赞叹大自然的清新美景,歌颂世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寻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又遥远的意境。
11、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2、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3、直至明代,这首诗才逐渐被人赏识。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七言古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
14、一幅国力强盛和向上的社会风貌
15、入夜了,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笼罩在月色中呢?
16、辛弃疾有一首《青玉案》,被王国维评价为人生事业的最高境界:
17、2020年全新版《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
18、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19、楼头明月总在怨妇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可是即使象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浪的鱼儿激起几个漩涡儿呢!寥寥数语,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接着笔锋一转,又派出八句来写远方的游子:
20、但是,实际上这首词在宋朝的文献中,不仅李清照没有提起过,后来的南宋人都没有提到过。甚至连岳飞的孙子岳珂也没有提到。
四、孤篇盖全唐之称的作品是
1、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就其宇宙精神而言,足以站在时代的峰巅,回眸天人关系的文化原点,引领灵魂的经典走向不朽。这正是它“以孤篇压全唐”“竟为大家”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它的文学史价值之所在。《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被喻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3、诗人首句点题,因为要戍守边关,年轻的丈夫无奈与妻子分别。如此凄婉动人的场景,作者一笔带过,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他只是描绘了送别的尾声:妻子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频频回头的丈夫,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这是送别的结束,却是全诗的开始。
4、张若虚的诗词不为人知,主要活动在7世纪中叶至8世纪初。初唐诗人。它以“春江花月夜”而闻名。事实上,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唯一一首覆盖整个唐朝的诗”,是因为这首诗覆盖了整个唐朝。
5、古人形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一词压两宋,原文:
6、“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
7、首先对宇宙空间、人类、自然提出疑问的,是屈原。屈原是对宇宙万物的提问,只涉及表面,未有深层含义的探讨。张若虚则从哲学角度深入思考,引人遐思。屈原重形,张若虚重意。
8、明月又从海上升起,从古至今明月照耀过谁人?在外的游子又有几人能够乘着月光归来?不禁潸然泪下。
9、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0、诗人用精炼的笔墨,首句点题:潮水连海,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2、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13、中国的文学史上名人不在少数,可是熠熠发光又或者是流传百世的,也确实是多数。总有一些明珠,被历史的长河掩埋其中,张若虚就是其中之一。
14、说到唐朝的诗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家喻户晓的大诗人,再不济,也有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王维、孟浩然等等,我们都在语文课本上背过他们的诗,然而有着“孤篇盖全唐”的美誉的诗人,并不在他们当中,他是同样生在大唐的唐代文人张若虚。
15、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保证高铁的安全畅通,是为了更多家庭可以更好的相聚!每思于此,虽使我们不能与家人常伴,但是舍小家为大家的自豪与苦涩,顿然而生。人民铁路为人民不是一句口号,是全国200万铁路职工牺牲小家为大家做出的奉献。尤其每年春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人次都在刷新着上一年的数据,而春运安全畅通的背后是全国铁路职工春节期间的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春运也是铁路最繁忙的时刻。
16、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17、张若虚之后,很多诗人引用他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能从这首《春江花月夜》中找到他们的身影。
18、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9、从语言风格看,张若虚的诗词,语言清丽、自然洒脱,洗去铅华宛如出水芙蓉。以江月为主题,以春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的春江月夜图,抒发了思妇离愁、游子别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蕴含哲理,让人沉思。
20、它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张若虚只有两篇诗作流传下来,其一就是《春江花月夜》,千古绝唱,所以后人对其有“孤篇压全唐”之誉。
五、孤篇盖全唐是谁提出的
1、整首诗语言优美,境界高深,韵律和谐;在感叹春江花月夜的奇景中,包含了游子月下思妇的思念之情,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探索。
2、清初学者陈廷焯在他的《云韶集》中曾评价岳飞的《满江红》说:“真有气魄!好大的志气!千载之后读来,凛然而有生气。”所以,岳飞的《满江红》一词能“一词压两宋”也是实至名归,让人信服。
3、唐朝时没有所谓的诗集,一直到元朝,诗人的这首《春江花月夜》诗几乎无人所重。很多诗选本像是《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等均未见他的诗作。
4、不是。孤篇盖全唐说的是张若虚所作的长诗春江花月夜。
5、西湖夜雨茶箫舍欢迎各界朋友加盟合作。
6、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7、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8、“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谁说的?
9、胡仔说,余词尽废,仅仅指描写中秋的作品而已。而且文无第李清照对于苏轼填词就不以为然,甚至说:
10、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1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2、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1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5、唐代时期,诗歌发展到了顶峰,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因此, 唐诗在众多朝代诗歌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这一时期,诞生了数不胜数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其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在五万余首唐诗中脱颖而出,被后人称为“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6、孤独而独特,但它是为每个人写的。李贺,商隐,注入了他们的新鲜感;宋词和元诗成为他们的贡品。建筑物主体的浮标。郭沫若还在诗宫足球赛的赎罪车上写了两首年轻球员的诗。其中《春江花夜》被称为“一片孤寂的整个唐代”,受到众多学者和读者的赞誉,流传了数千年。
17、上面四句借对外物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而下面笔锋一转,又转写女主人公本人。她想着丈夫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来,于是盛装打扮,等待着离人归来。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盼望的人还是没有回来。夜渐渐深了,她进入了梦乡。但她却陷入了“惟梦闲人不梦君”的新的苦恼中。最后她醒了,重重的长叹一声,“唉——”在寂静的夜里,这一声长叹竟是回声重重。在重重的回声中,她无奈的再次把大门关上了。
18、在这样一段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情景下,每次灯笼一亮,我就会沉浸在角色中了。”
19、马也是膘肥体壮、精神抖擞
20、《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相传创制者是陈后主,隋炀帝也曾写过这个题目,但都是些充满脂粉气的宫体诗。张若虚的这首同题诗作从题材上看,虽然也为汉末以来常见的游子思妇诗,但是诗人却以其精巧的构思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以其善感的灵魂,把对生命、对情感的诠释融入到了神秘而浪漫的良辰美景之中。使这一曲“春之歌”成为千古绝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