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72句文案短句)
荀子名言
1、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该把这当作学习的契机,有思考但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并向更高处攀登。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
3、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5、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7、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8、《中华诗文学习》主编、北京海淀区社区教育特约咨询顾问相京先生解读
9、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0、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1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1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3、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龟,不足与语东海之乐。----《荀子.正论》
14、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1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1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经典语录
18、战国·荀况《荀子·富国》。足国:使国家丰足。裕民:使人民富裕。臧(cang藏):通“藏”。其余:指富余的财物。这两句大意是:使国家繁荣富足的方法,是节约用度,让人民富裕起来,并善于积蓄富余的财物。富国必先富民,这固然是重要时,但人民富裕了之后,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勤俭节约、积蓄储备,这样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使国家繁荣昌盛。本名句可供阐述节约、积贮的重要性时引用。
19、见《荀子·非十二子》。当(dàng档):恰当。知:明白事理。这几句大意是:话说得恰当,这是明白事理;不说话时也很恰当,这也是明白事理。一个人是否明理,不在于说不说话,话说得多或少,而在于言语是否得当,是否恰到好处。说话时正是该说的时侯,且说得恰如其分,这是明理;沉默时恰好是不应该说的时候,这也是明理。这几句可用于说明言谈必须得当。
20、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大全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1、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荀子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4、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经典语录
25、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荀子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劝学》
30、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31、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2、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3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34、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荀子
3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36、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
37、如果不知道儿子的为人怎么样,那就看看他所结交的朋友如何。如果不知道一个国君是否贤明,那就看看他左右的大臣,也就清楚了。
38、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39、大凡是人,往往都有惑于枝节问题而看不清大局的毛病。
40、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41、坎井出要蛙不可与语人带们海出要乐。----《正论》
42、有时候,得到财富容易,但得到一句真心的话、一句对自己有益的话,却很难。在这种时候,赠送给别人一句有益的言语,比那些金石珠玉都显得珍贵。
43、战国·荀况《荀子·仲尼》。嗛(qiàn欠):不足。这几句大意是:富足的时候要想到不足的时候,平安的时候要想到危险的时候。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富足的时候要想到不足的时候,预先为之谋划;处境平安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预先作好准备。这就是所谓“有备无患”,即令有患亦可以从容应付。因为世事是复杂的,人生是曲折的,对于逆境不可不防。这几句可用于告诫人们居安思危。
44、战国·荀况《荀子·劝学》。骐翼:骏马。驽(nu奴)马:劣马。十驾:十天的行程;一天所行为一驾。这几句大意是: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之遥,而劣马走上十天,其行程也相当可观,这是因为它行走不止的缘故。此条以骏马、驽马为喻阐述学习的道理。天资聪颖的人如果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好比一匹健壮的骐骥不愿持续远行。而生性驽钝的人如果刻苦努力,锲而不舍,也可做出“十驾”之功。因此,不管天分如何,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此条阐明的治学道理,教育了成千上万的人努力学习,此名句因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语录,至今仍为人沿用。
4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46、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47、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荣辱》
4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49、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50、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5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52、战国·荀况《荀子·王制》贤能人破格提拔,缺德无能人立即罢免,罪魁祸首不等教育就杀掉,普通人不忙治理先教化。
53、译文:刻薄死者而厚待活着的人,这是墨家的主张,刻薄活着的人而厚葬死去的人,这是糊涂,杀死活着的人去陪葬死者,这是害人。大致模仿一个人活着时候的情形去为他送死,使得生死始终无不合宜完善,这是礼义的法则仪式,是儒家的主张。
54、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
55、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5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5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58、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59、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6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1、以下是我收集的关于荀子的励志名言,供大家品读。
62、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荀子·解蔽》
6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6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66、战国·荀况《荀子·不苟》。养心:指自我修养。本句大意是:君子的自我修养以真诚为最好。“诚”是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之有真诚、忠诚、诚恳、诚实等多方面的含义。撇开当时的封建内涵,那与奸诈、虚伪相对的“诚”,仍是当代应该提倡的一种精神文明,在讲为人处事的准则时可以化用。
67、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的经典名言名句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6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69、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0、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71、“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