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85句文案短句)
马革裹尸
1、马援回京时,正值近塞的乌桓前来骚扰,他不辞辛劳请求出战。乌桓属东胡系,与匈奴、中原王朝屡有交锋,建武二十一年马援仅是率三千骑兵来前线巡视,乌桓便怯战而退,还称愿为汉廷驻守边疆。
2、东汉时期有个名将叫马援,他不但辅助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还带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为了给这位猛将嘉奖,刘秀赐予了他“伏波将军”的称号。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
3、身为军人,为了国家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4、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
5、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马革裹尸)。
6、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7、 (解释):指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8、我关木纵横沙场半生,未尝一败!不料竟落到如此田地!也罢,大丈夫生当马革裹尸还,得偿所愿,死得其所啊!
9、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10、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马革裹尸)。
11、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12、如果说,战时为国捐躯、马革裹尸是军人的终极荣誉;那么,平时忧军备战、尽瘁事国就是军人的核心价值。
13、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作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报效国家!
14、(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出自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之一》,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16、译文:男子汉就是要战死沙场,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安葬。
17、《后汉书·马援传》:“男儿应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着尸体回来安葬,哪能睡在床上靠着儿女服侍呢?”
18、 《后汉书·马援传》: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19、马援认为好男儿应当效死边疆,为国尽忠,以马皮裹尸归葬,才是本色。而不应死在家里床上。后用此典表示为国战死疆场。
20、 (出自):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21、“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22、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
23、公元42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等人造反,声势浩大,刘秀以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征讨,汉军长途跋涉赶到浪泊,一阵大杀大砍,打败叛军,敌众四散奔逃,次年,马援军肃清叛贼,并亲自斩杀二征,传首洛阳,朝廷加封马援为新息侯,厚加封赏,马援不为一己,全都拿出犒赏三军,一时欢声雷动。
24、雄武之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25、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26、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马革裹尸”体现的一种人生价值取向,能为后人传颂。古代社会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其中“忠孝”一直是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其中“忠”显得尤其高尚。“忠”就是效忠国家,效忠朝廷。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而在战场是为效忠国家最激烈,最显着的地方。战场上存活下来,表面上看来还不能表现尽忠。而战死,则是无可争议的尽忠!所以一些爱国将领以此为最高荣誉。
27、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28、活久见!西安女子每天瞒着丈夫假装送女儿上学,带着孩子在校外闲逛了5年!
29、这下刘秀被激怒了,他召集文武商议讨伐隗嚣策略,马援为表示忠心,上书刘秀,献上分化瓦解隗嚣之计,刘秀看完大喜,派给马援五千人马,伺机游说凉州大将高峻、任禹等人,颇见成效。
30、 后来,洞庭湖一带又发生五溪蛮人作乱,光武帝曾派人去征战,结果全军覆灭。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此时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 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juéshuò),矫健的动作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31、 (解释):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32、成语翻译 die on the battlefield
33、李大哥,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就算战死杀场、马革裹尸也不枉男儿七尺之躯,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李大哥,难道不想不想报效国家?
34、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
35、在台儿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36、此战马援居功至首,光武帝刘秀赐他一个县的封赏,却被马援谦虚的拒绝了,他说:“当初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南越,那么大功劳也就得到几百户赏赐,我这点功劳实在不值一提,还请陛下继续让我建功立业!”
37、 (示例):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耶?◎《清史稿·文宗本纪》
38、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马革裹尸的精彩造句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39、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40、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41、[典故出处]清·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42、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43、公元33年,马援以大夫身份作为副将驻军长安,抵御羌族的侵扰,战绩斐然,两年后官升陇西太守,多次率军大破羌敌,并上书刘秀,请求固守破羌后的城堡,开导水利,鼓励边民发展农牧业生产。经过六年恩威并施的治理,陇右一带从此安定,公元41年,马援被召回朝廷,官升虎贲中郎将。
44、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45、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46、 捐躯疆场 以泽量尸 决一死战 肝脑涂地 赴汤蹈火 马革盛尸 战死沙场 粉身碎骨
47、 (示例):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杨朔《东风第一枝》
48、此时,匈奴和乌桓又开始在边界闹事,马援刚从交趾回来就继续西进,平陵县的孟冀赶来劳军,马援对他说,现在匈奴和乌桓又开始骚扰北边,我请缨上阵,“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孟冀感慨万千,连说:“对!作为英雄就应该这样!”(马援病死南征途中又遭受谗言)光武帝建武23年,公元47年,马援已经垂垂老矣,这个时候,武陵南蛮子又开始聚众造反,马援请缨上阵,光武帝说,贤卿,你老了,就不要去了。马援说老臣还能披甲上马!于是跨上战马,豪气十足,光武帝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真是一个矍铄的老战士啊!而这次出征,将是马援人生的终点。
49、马援在这次战役中,奋勇杀敌,斩杀了2000多蛮人,给敌人致命一击。可是,在就要凯旋回乡时,他不幸感染瘟疫,病死军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壮志。
50、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士兵战死战场,马革裹尸,留下家人无限的伤痛。
51、(包马革)宋·汪元量:“人谁包马革,子独衣羊裘。”宋·陆游:“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52、上阵杀敌,为国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53、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意为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54、大丈夫应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岂能庸庸碌碌,寿终正寝?
55、在抗战期间,无数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56、正是!如今北方战事在即,眼看李唐江山就要风雨飘摇,俺爹说了,大丈夫生于世,就该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报效朝廷,岂能混迹于市井中一辈子?
57、 建武二十五年(49年),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平五溪蛮叛乱,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军中,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
58、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9、在这个以儒修行的世界,文弱书生以才气驰骋天下;沙场浴血,马革裹尸。
60、(甘同马革)清·蒋士铨:“号令难安四镇强,甘同马革自沉湘。”
61、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62、因对汉室作出了非凡贡献,马援死后谥号“忠成”,被历代帝王所追捧。
63、 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64、他为国鞠躬尽瘁,燕然勒功,经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国家终于恢复治安,他真是死而后已啊,但他死后被人陷害,马革裹尸,真可惜。
65、男儿立志在沙场,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66、他为国鞠躬尽瘁,燕然勒功,经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国家终于恢复治安,他真是死而后已啊,但他死后被人陷害,马革裹尸,真可惜。
67、(马革裹尸)宋·苏轼:“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清·邵长蘅:“纵然马革裹尸还,九尺昂藏一男子。”
68、身为军人就该为国家效命,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
69、he xu ma ge guo shi huan
70、上阵杀敌,为国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71、你当山中高士,我自马革裹尸,如果下一世真生在太平盛世,我来杭州,跟你看尽锦绣山河。君子在野
72、那隗嚣见马援仍劝自己投降,认定他是背叛了自己,气得撕毁书信,公开叫板与大汉为敌。
73、 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
74、(马革惊心)清·王士禛:“乌啼溅泪逢寒食,马革惊心裹战场。”
75、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76、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他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77、父亲曾说过“誓死效死疆场,马革裹尸,绝不辗转床褥作亡国奴”,他做到了,我们只有坚持战斗到底,才能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78、 解释:马援说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孟翼听后说道:“作为烈士,就该这样啊。”
79、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80、解释:指临到作战时逃跑,也比喻人事到临头却退缩逃避。
81、 (出自):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82、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
83、这些告诫本来没有什么,都是长辈提醒晚辈的善意之词,没想到,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刚好杜保的一个仇人想整杜保,就告诉光武帝说杜保性情轻薄、乱群惑众,还说,这是马援对自己的侄子亲口说的。这也不算什么,没想到梁松和杜保是好朋友,光武帝一怒,马上就把杜保免官,梁松吓得屁滚尿流,检讨书写了几十篇,总算没有被处分,惊悸之间,梁松也把马援恨死了。
84、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