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刊之论(44句文案短句)

2023-05-19 10:27:00

不刊之论

1、(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2、竹简和木牍是中国文字的早期载体,竹简是用竹制成的长条薄片,木牍是比竹简略宽的木片。《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始皇帝),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也就是说秦始皇每天要看的奏折文书大概有100多斤。秦代尚无造纸术,虽然有可书写的丝帛,但成本极高,所以文书一般写在竹简或木牍上。有人说简牍的重量远大于纸张,所以秦始皇一天看的奏折并不多,所谓“学富五车”,应该没有多少书。然而看一眼出土的战国到秦汉的竹简就可以知道,它们其实既薄且轻,上面的字多为细如粟米的隶书,所以100多斤竹简的阅读量是惊人的,而且费眼睛。(不刊之论)。

3、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4、(示例):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的行为,这些不足为训。

5、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误用:自从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6、(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7、(白话释义):这真是可与日月齐明、不可更改的文章啊。

8、从那时起,这一结论就被许多人当成了不刊之论。

9、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10、乃卜三龟,一习吉。启钥见书,乃并是吉。……公归,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王翼日乃瘳。……

11、刻字、刻章叫“刊石”,印刷术发明后,刻制书版叫做“刊版”,以后又引申出“刊登”、“刊行”、“刊印”、“刊物”等,这些词组都有因刻版而印行的意思。但今人容易把“刊”简单理解为“发表”或“出版”,于是就把成语“不刊之论”理解为“不能发表的言论”,导致误用。正确的用法如:“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12、(解释):不刊之论的意思是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3、趋之若鹜   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地争先恐后地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贬义。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误用: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14、第二空,文段以“然而”转折,意在表达前辈对于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的看法是不同的。

15、(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6、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17、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18、(反义词):大谬不然、无稽之谈、似是而非、不足为法、不经之谈、不足为训、不作为训

19、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误用: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块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20、这里,刊,不是书刊,是削除、修改的意思,因为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就是不必修改。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亦作“不刊之说”。

21、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误用: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22、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_______。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______。

23、(反义词)大谬不然、无稽之谈、不作为训、不经之谈、不足为训

24、气冲牛斗   牛、斗:牵牛星、北斗星,泛指星空。形容气势极盛,上冲星空。误用: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牛斗的,是白堤和苏堤。(可用“扬眉吐气”或“引以为傲”等。)

25、绝无仅有   形容极其少有。误用: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过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指教的,绝无仅有。(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26、现存的竹简都是出土文物,没有传世品,它们的意义比出土白玉、黄金大得多。然而历史上出土竹简的案例很少,最著名的有以下几次:

27、今天发现的比简牍和帛书更早的文字载体是殷商时期刻有文字的甲骨,以及带有铭文的铜器,然而它们的性质并非书籍。甲骨上的文字基本都是占卜的内容,是占卜活动的原始资料,占卜结束后,史官还需将有关内容另行记录在册,然后将甲骨集中埋藏处理,这就是为什么甲骨往往成堆发现于灰坑(垃圾坑)。

28、(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29、首当其冲   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并非指冲在最前面。误用:足球比赛正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30、始作俑者   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开始发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贬义。误用: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31、另外,中国的早期文字不是只有后来发展为汉字的“夏文字”,还有夷文字、巴蜀文字等。河南舞阳贾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距今6000年前的龟甲契刻文字,有些已经被解读。

32、B项中的“不刊之论”意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订正,修改),形容言论精确,无懈可击;

33、在单位,他说话经常是不刊之论,办事总是目无全牛,使大家感觉差强人意。

34、左右逢源  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35、(近义词):不易之论、天经地义、不刊之说、颠扑不破

36、俯仰之间   形容时间很短。误用:庐山瀑布离我们很近了,就在俯仰之间。

37、(译文):所以中兴在创业难,这是不可改变的说法。

38、《寂静的产险》三部曲提出,产险旧格局和新格局的叠加,预期产险市场将进一步分化为三类市场主体。对于专业化、结构化的“第二类市场主体”而言,在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新思想下,可供选择的商业模式包括:工具型、专业型、平台型、伙伴型、活力型。

39、身临其境   亲身到了那个地方。误用: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这样求全责备了。(应用“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40、犯而不校   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误用: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有一些缺点和错误,只要认真改正就行,不能犯而不校。(句中可用“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41、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形容比较通俗。

42、(近义词):不易之论、天经地义、不刊之说、颠扑不破

43、(示例):他依仗官高权大,目中无人,无所不为。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祝老师的四字祝福语(54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