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时间的诗句名言(55句文案短句)
珍惜时间的诗句名言
1、释义: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
2、 10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珍惜时间的诗句名言)。
3、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4、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5、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6、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沈?期《杂诗三首其三》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罗隐《黄河》
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1、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李商隐《寄远》
12、◇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13、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
14、少年易老学难成,日月如梭趱少年。——(元)高明《琵琶记》
15、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16、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贵。--李大钊◇时间就是性命。
17、时间能使隐藏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意大利
18、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1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20、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唐代《金缕衣》
2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22、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3、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
24、锦瑟华年谁与度。贺铸《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25、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
2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7、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郎费罗
28、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9、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杜牧《送友人》
30、去年春恨却来时。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31、人不负春春自负。——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32、1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朗费罗
33、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5、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36、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37、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陆机《短歌行》
38、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39、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40、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41、 1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歌德
42、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43、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英国
44、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45、 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莎士比亚
46、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47、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48、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杜牧《汴河阻冻》
49、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董必武《惜时》。有哪些珍惜时间的诗珍惜时间的诗: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50、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51、◇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邓拓
5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53、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54、(2)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