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张的女性著名人物(合集139个)
姓张的女性著名人物
1、张艺谋,1950年4月2日生于陕西西安,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姓张的女性著名人物)。
2、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3、1916年,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1920年10月,创建北京的共产d早期组织。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根据地事实上的领导者。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懋功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的决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1937年3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受到批判。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中国国民d;4月18日被开除d籍。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上演了一幕“中共创始人反对中共”的闹剧 。1974年著有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1979年12月3日,逝世于加拿大多伦多。
4、张角(?―184),号天公将军,钜鹿(今河北平乡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姓张的女性著名人物)。
5、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6、这两种说法都为张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为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说明。一是张姓历史久远,为中国最早产生的姓氏之而且相当受重视。在原始氏族社会,狩猎为人们谋生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与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在当时,少的东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东半岛、苏北与江淮之间广大地区;相传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后裔。
7、张衡斗沅薇
8、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9、张国焘 中国共产d早期领导人之一 (1897~1779)
10、张绪昌 (1898~1928)
11、张伯苓(185-1923),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民国三十八年(1948年)六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12、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13、“西湖三杰”之民族英雄的张煌言。
14、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弧。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15、张星灿,1915年出生,陕西省渭南市官路乡北志道村人。1935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d。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星灿历任红军文书、连指导员。 抗日战争时期,张星灿历任八路军115师营部书记、营教导员、团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区队政委、冀晋军区第2军分区4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张星灿历任华北军区团政委、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科长、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北军区第19兵团第64军192师政治部主任、代政委。 1951年2月,张星灿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64军192师代政委、政委。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巩固阵地作战和朝鲜西海岸反登陆防御,获得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8月回国后,张星灿历任第64军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第二炮兵后勤部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8年10月1日,张星灿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16、洋务派首领张之洞
17、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18、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19、三国大将张飞、张辽、张A
20、张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21、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22、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马家村西小洼屯人。曾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人称“张大帅”。张学良之父。
23、中国古代有多少姓张的名人?古往今来的张姓名人,数不胜数。有人统计,张姓***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张飞.张自忠.张学良.张骞.张仲景.张衡.张居正.张之洞.还有张学友.张柏芝.
24、张仲连(1874-1947),陕西省宝鸡县慕仪乡孙家村人。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生。其家祖上曾有人做过道台,后家道中落。张仲连幼时,在虢镇杨尉酒店当伙计,生性厚道,精酿酒。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饥,生意萧条,张仲连被店主辞退。至家,祖孙相见,其祖流泪说:“回来好,咱爷孙饿死在一起也罢。”后爷孙靠吃草根树皮熬过荒年。张仲连精明勤劳,其种田,精耕细作,尤重积肥,倘于道上见马粪,辄包之衣襟,或盛于草帽带回。年复一年,勤劳使其逐渐富裕起来。 民国二年(1913),张仲连闻虢镇一当铺,有霉变小麦廉价出售,即全部购下,意欲用之酿酒。不料打开麦囤一看,仅上面一层霉变,其下居然完好无损。遂以好麦售出,因获大利,遂在虢镇开办“仲兴茂酒店”,后又办“仲兴魁”。经数年惨淡轻营,一跃为虢镇首富。 1929年,复逢大饥,饿殍枕籍,闾阎为墟。仲连回想幼时饿馁之苦,痛定思痛,遂萌赈济之念,遂设“义粥”于门首,赈济本村70多户饥民。确实断炊之家,发给签子,凭签半月领粮5升,月两次。又虑领粮灾民,久饿无力,预先备好蒸馍,凡领粮者各使充饥后,再负粮回家。越月,放赈百余石,而远近饥民,仍纷纷前来告借,张仲连罄其所有,用于赈济,前后共放赈150余石。夏收在即,许多灾民,口粮仍难接济,只得出卖土地、农具买粮。仲连睹此情状,心想:“土地乃农之本,得土者生,失土者死,令其土地、农具尽失,日后何以生存?”遂开“小典当”。农具每件(不论大小)1元,土地每亩(不论肥瘠)2元。只活当,不死押,随时可赎。灾民以典当钱向其籴粮,每斗粮1-50元。至秋播时,仍无力赎回土地、农具者,遂无偿归还,并借与种子。仲连的放赈义举,救活许多穷苦人,自己却债台高筑。有人对其做法表示遗憾,然仲连毫无反悔地说:“当初我进虢县(虢镇旧称)时,两手空空,如今救活不少人,破烂家产总还留有一些,这样做,值得!”1931年春,地方将张仲连放赈之事,据实上报。中央赈济会会长朱子桥将军,颁给张仲连“见义勇为”匾额、金质奖章及奖状,褒其义行。 1947年在家病故,享年73岁。
25、其它姓氏改姓张。据《三国志・魏志》所载,三国时,曹魏名将张辽,改聂姓为张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鲜卑、匈奴、契丹等众多少数民族改姓张姓。
26、张子贞(1879-1931),字青圃,云南大理龙尾古城人。中华民国滇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27、张子斋,白族。1912年生,云南剑川人。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d。曾任重庆《新华日报》。后在滇军中从事d的秘密工作。1948年任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云南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民委主任,云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9年4月11日在昆明病逝,享年77岁。
28、张婷婷
29、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由上这两条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
30、张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31、张耳(前264年-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楚汉战争时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后归汉,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习称赵景王
32、迁徙分布
33、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
34、张明义同志生平(1928-2009) 中国共产d优秀d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委、秘书长,政协北京市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张明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20日7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张明义同志是陕西户县人
35、大姓。③出自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据有关资料所载,汉末三国时,乌桓族中张姓是贵姓;十六国时期由羯族建立的后赵政权中,就有许多羯族张姓,如张季即是;金有辽阳人张浩,本姓高,为东明王之后;元未有蒙古族将领伯颜帖木儿,英勇善战,后归明朝后,明太祖便赐姓张氏;女真族人咎卜,任女真千户,以武勇善战著称,明成祖也赐他姓张。另外,女真族中的颜盏氏。赤盏氏等在此时也有改张氏的,等等。这些支族的改姓,使得张氏支派更加庞大,新的成员增加。
36、张妃(?―253年),张承之女,南阳王孙和的正妃。
37、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
38、廉明知府——张隆,明代建水州人。正统贡生。任杭州知府,浚西湖,维修白堤、苏堤,治理彰河,政绩优异,清正廉明,得以觐见皇帝。后因母亲病逝,回乡守墓。明代嘉靖年间建水首祀四贤祠,张隆居四贤之首。状元杨升庵有碑文,称张公“官处脂膏不自肥,润西湖广其利,彰水安其锸,考绩三年,最于全浙”。旧志称其“继美白、苏”
39、张波,男,生于1968年2月,陕西合阳人,中共d员,博士学位。现为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肾移植中心主任,教授。担任全军-学会委员,全军肾脏病学会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编委等职。 在肾移植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是第四军医大学第一位肾移植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国内首先通过检测肾移植患者尿中粒酶B和穿孔素mRNA水平对急性排斥反应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监测和诊断。创造性地将原位灌注技术用于肾部分切除,使该手术在无血的情况下完成,同时良好地保护肾功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手术技术精湛、独到,主刀完成肾移植手术200余例,无任何外科并发症发生,1年人/肾存活率为97%/100%。在肾移植手术中采用不切开肌肉的手术入路,术中失血减少,术后疼痛轻微;对术中移植肾采用“液体夹克”来保护肾脏,以改传统的方法,操作简便。在手术中,采用自己创立的“空中芭蕾”血管吻合技术,独树一帜,效果良好。曾被邀请为兰州军区总医院等8家单位进行手术演示和开展指导肾移植工作。为西北地区首例胰液肠内引流式胰肾同期联合移植主要贡献者之一。 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5篇,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20余篇,2004年度获得全军发表论文一等奖。分别在2部著作中担任主编及副主编,参与2部著作的编写。目前担任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1项,担任第四军医大学临床高新技术资助项目负责人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2005年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40、张承栻(1875—1917),男,又名思齐,字敬轩,本县骏马乡北庄村人,自幼天资聪颖。清光绪三十二年,即丙午年(1906)考职乙等,后以教学为业。民国元年(1912),他和张鹏程联合创办北庄村“柽启学堂”(高等小学),担任校长。
41、张婉悠
42、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43、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44、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
45、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46、张木欣(1881-1964),字荣庭,号木石居士,云南腾冲城关人。民国商人,腾冲木欣图书馆主,辛亥志士。
47、张辛苑
48、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49、张锡,唐贝......>>
50、张太后
51、中共十三大代表原中共渭南地委书记张济伦,男,汉族,1929年3月生,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人,1947年8月入d,1947年8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程度。原中共渭南地委书记,现离职休养。 1948年4月至1949年5月先后在合阳县正西区政府、县政府二科工作;1949年5月至1954年1月先后在大荔专署、渭南专署工作;1954年1月至1956年12月任渭南专署财政科副科长;1956年12月至1962年7月任陕西省财政厅副处长、处长;1962年7月至1964年10月任合阳县委常委、县长;1964年10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澄城县委书记、人武部第一政委;1967年2月至1970年4月“文革”中受冲击;1970年4月至1971年10月任石堡川水库澄城指挥部政委;1971年10月至1974年2月任渭南地区桃曲坡水库工程指挥部指挥、d组书记;1974年2月至1976年3月任关中东部抽黄工程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76年3月至1978年6月任中共蒲城县委副书记;1978年6月至1982年10月任中共富平县委书记、人武部第一政委;1982年10月至1983年8月任中共渭南地委常委、渭南行署常务副专员;1983年8月至1988年8月任中共渭南地委书记、渭南军分区第一政委;1988年8月至1993年12月任中共渭南地委调研员;1988年6月至1993年6月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12月离职休养。 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六届省委委员,省九次-表大会代表,省八届人大代表。渭南市第一次-表大会代表,市第一届人大代表。
52、张潘智名、张盼悟浩、张潘挚云、张潘镜天
53、书法家张芝,“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被称“今草”。
54、张肇蔚(1886-1970),字兰霄,流庄乡老屋张村人。从小勤奋好学,锐意进取。民国3年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经济系深造。民国7年毕业回国,在上海从事商业工作。民国8年,林伯渠在上海创办《新民报》,被聘做发行工作。“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他与当时《救国日报》的俞育之、李大年等联合社会团体,在斜桥体育场-声援,影响很大。12年,又与郭沫若等几位友人,在上海创办启智书局(即启智印务公司),被推任经理,承印巴金、茅盾、冰心、落华生、郑振铎等人文集。书局一直持续到“一八”事变歇业。21年,该局为共产d地下组织刊印《火焰》杂志,曾一度遭法租界当局查封,17位工人被捕。他出面邀请原留日同学程潜和著名律师潘震亚出庭辩护,终于胜诉。他虽然远离家乡,却热忱关怀家乡教育事业,曾拟在本乡雨坛脑创建瑞民中学,因日军进犯,工程未果。解放初,流庄乡办起两所完小,张得讯后,欣然从上海购办乐器和教学用具两套,赠送两校,费资千元。建国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参与上海市邑庙区、黄浦区政协工作。于1970年病逝,终年84岁。
55、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56、张韶涵
57、姓张古代出过哪些名人?张是怎么来的?在我国古代,张姓一直是一个大姓,其历史悠久,族大支繁,恐怕很少有姓氏能与它相比。但就其来源而言,主要有三:
58、张世熙 (1894~1929)
59、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60、 张曼玉,张艺家罗马柱
61、张氏还有一支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的。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其后以祖父字为姓,从此晋国世代有张姓。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后,张姓人口也随之分散於三个诸侯国。
62、张T(?-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63、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发明人。著述极丰,科研成果极多,有“科圣”之称,有“张衡环形山、张衡小行星”命名
64、张作霖 民国十大军阀 (1875~1928)
65、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66、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67、张雨乔
68、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韩国始都平阳(今山西
69、张惠春
70、张来发(1905~1985),会昌县人。1928年5月参加地下工作,同月加入中国共产d。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2师5团任班长、排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115师排长、连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供给员、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豫皖苏军区部长,南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处长。1949年8月赣州解放后,任赣南行署处长。1950年11月调南昌工作,先后任省人委处长、“八一革大”处长、省总工会部长。1971年离休,享受地厅级待遇。
71、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72、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间张氏。
73、张海迪 轮椅上的“当代保尔”
74、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人(今萍乡市上栗县)。中国共产d创始人之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
75、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76、古代姓张的名人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77、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
78、张维明,1929年8月生,云南昆明人。1948年4月参加革命,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d。历任指导员、干事,云南河口工委会副书记,师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成都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正军职。因病于2014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79、张玉燕
80、张镇方(?~1916),陕西乾州(今陕西乾县)人。因家贫,从未进过校门,曾在礼泉县五峰山牧场为人放羊。后与民d人士接触,于1915年加入中华革命d,从事秘密活动,曾联络千余人共谋反袁。事发被捕,倍受酷刑,仍痛斥袁贼,在西安遇难。
81、张元勋(1863-1955),陕西省兴平县庄头镇庄头村人。 清同治二年(1863)生。其兄张元际,为清末贡生、国子监学正,光绪十九年(1893)在兴平县城南庄头村创建宏仁书院,初名爱日堂。 张元勋自幼读书,后师从泾阳书院刘古愚先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入西安大学堂学习。 光绪二十八年(1902),应山西学台刘嘉深延聘,从教于“衡文书院”。 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陕西省临潼黄县长聘为子师,未及一年又被西安大学聘任为教授,治学二年,辞职归家,致力于理学研究。著述有《地球浅说》、《原道》、《格物测算》、《太阳质疑》、《新正气歌》等,计50余册120卷。 当年蒋介石曾用重金聘其出山,先生坚辞不应聘,后蒋托程潜送给500银元,送三次才接收,后捐给陕西各书院。先生曾题联云:“关学无传今几载,斯文欲继赖何人?”其高风亮节,时人莫不敬仰膜拜。 1955年逝世,享年92岁。
82、汉时,“汉初三杰”之一的谋圣张良,为辅佐刘邦得天下,出过许多奇谋良策。
83、张雨绮
84、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85、张龄心
86、张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87、张靓颖
88、张戈,陕西蓝田人,1919年6月出生,1935年6月在杨虎城部队参加共产d领导的军人抗日救国会,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d。历任晋豫游击队副大队长,华北军政大学干部总队大队长,军委测绘学校校长,宁夏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测绘学院院长、总参测绘局原顾问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2年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89、张希文原名福幸,字寒松。陕西渭南县张贵村(今向阳街道办田家村)人,1911年出生。1926年前在赤水职业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农民协会等革命活动。1928年在渭阳中学转为共产d员,参加渭华起义。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军校九期,毕业后分配到杨虎城十七路军教导营任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随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8月,日寇再犯永济,张希文率三营从韩阳镇向西姚温逆袭,攻入西姚温村时遭袭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时年27岁。他短暂的一生, 参加了渭华起义、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等三次重大革命事件。1950年张希文被追认为烈士。 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政府为张希文颁发了“抗日纪念章”。同年,张希文烈士被评为“在陕抗日十大抗日英雄传奇”。
90、张馥熙
91、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92、张正光(1949-1984) 三五二○六部队副政委,中共d员,云南省武定县人,傈僳族,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生,初中文化,一九六九年四月入伍,一九八四年五月二日在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
93、张艺谋 中国电影导演
94、清末苗民抗清领袖张秀眉
95、张鲁(?-216年),字公祺,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张道陵孙,第三代天师(称为系师)。道教奠基人,集大成者。东汉末年道教领导人,割据势力。改革道教,教化百姓,兴建义所,诊治病患。汉末有“天下人望尽在张鲁”之说。后汉中降于曹操,张鲁有十子。时人语曰:“张氏十龙,儒雅温恭。”张辽(169-222年),字文远,三国魏国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大夫庄)人,曹魏著名将领,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征东将军。
96、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97、义和团首领张德成
98、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99、清代有受雍正、乾隆倚重的军机大臣张廷玉
100、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①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②据《三国志・魏志》所
101、张程同志生平(1915-2010) 中国共产d的优秀d员、老红军(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级待遇,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原宁夏回族自治区d委顾问委员会常委张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25日20时45分在银川逝世,享年95岁。
102、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103、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天文学家张遂
104、张绪昌,乳名秋娃,1898年3月2日出生在陕西省渭南县清明山下的寺峪口村。父亲张生茂一生务农,为人正直忠厚。母亲理家有道,家境虽然不富裕,但还能维持温饱。张绪昌7岁那年,父亲送他到本村韦陀庙私塾读书六年,后一直在家务农。上小学时,他就成了小孩头。韦陀庙里几十个学生都跟着他成天练功,制作了不少木刀木枪在一起操练兵法。年轻时的张绪昌,体格结实,有胆识有勇气,生龙活虎。
105、张佐倩
106、黄巾起义首领“大贤良师”张角
107、张伯苓 清朝及中华民国教育家 (1876~1951)
108、张海迪,汉族,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d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女士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2013年9月19日选举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2014年10月6日当选康复国际主席。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2016年8月,担任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109、张问德(1880-1957),字崇仁,号仞庵,别号遁叟。云南省腾冲县城南门街人。 清光绪六年(1880)生。出身书香世家。自幼熟读诗书,深得春秋大义,养成了刚直不阿、临危不惧、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 光绪末年(1908),中永昌府学秀才,后因科举停办,未及再度投考,遂开办私塾、学馆,教授出张天放、田秋年等一批极具才学的地方名人。 民国初年,曾任芒遮板行政委员、盏达行政委员,在任期间,严刹赌风,严惩依仗权势霸占民田民地的团保局长李瑞仁,致人心大快,社风好转。 1935年,被选为腾冲县议会议长,为民作主,当仁不让,时遇承包全县盐务的官商杨锦帆欺行霸市、擅提盐价,造成人民群众生活上的困难,张问德不惧威胁,拒收贿赂,支持民众--,制止杨锦帆的不法行为,并将其撤职。 1942-1944年,腾冲抗战前后,张问德两度出任昌宁、顺宁县长,在任期间为官清廉,体恤百姓,治理有方,政绩极佳,离任时,当地绅民以“除暴安良”绸缎匾及万民伞相送。 1942年5月初,日寇攻占畹町、龙陵等地,驻腾冲的腾龙边区行政监督龙绳武及腾冲县长邱天培闻风逃遁,10日,腾冲陷落。6月下旬,云南省政府委任张问德为腾冲县长。期间,动员民众,支援抗战,成为全县人民抗击日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43年8月31日,日军驻腾冲行政班本部长田岛致函(即劝降书)张问德,企图离间军政双方的团结,动摇人民抗战的信心。9月12日,张问德拟就《答田岛书》,义正辞严地历数日军在腾冲烧杀淫掠的种种罪恶,表达要尽中国公民及地方官吏的责任与良心,抗战到底的决心,展示出中华民族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高尚民族气节。一时全国各大报均予刊载。军政部长陈诚代表蒋介石召见,称誉其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长中之人杰楷模,不愧为富有正气的读书人”。蒋介石题赠“有气节之读书人也”匾。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滇西。张问德领导腾冲民众全力支援部队作战。9月14日,腾冲光复。力排各方干扰,伸张民族正气,严惩首恶汉奸。10月24日,辞去县长职务。有人问其如何评价自己在滇西抗战中的壮举时,张问德淡然含笑回答:“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这平淡话,更彰显中华民族读书人的浩然正气。 张问德从政期间,曾数度出任高级秘书,公职之余,遍览群书,潜心著述,常与云南学者周钟岳、李曰垓等酬和,著有《幼庵诗集》。其书法亦很有名气,在民间多有收藏。晚年曾被举为德宏州政协委员并被聘为《云南省志》编纂。 1957年,在腾冲逝世,享年87岁。德宏州政协题旌曰“忠恤千秋”。后人有许多赞诗,其中韩济中先生的七律《大中华民国云南省腾冲县县长张问德》诗云:问德谁云敢比真,炎黄大义即崇仁。腥风激起冲冠发,血雨难摧傲岸身。 我读雄文增浩气,君栽奇竹见精神。中华抗战群英荟,铁骨书生第一人。
110、张露同志生平(1921-2005) 中国共产d的优秀d员,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职委员、副省级待遇离休干部张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8月19日12时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84岁。 张露同志,曾用名张文富,1921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三桥镇一个农民家庭。
111、人称“张天师”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112、张文光(1882-1914),字少绍山,云南腾越(今腾冲)县城五保街人。辛亥志士,云南提督。
113、张亚飞
114、 张程同志1915年8月18日生于江西省万安县,1930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d,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过解放石家庄、张家口、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多次被评为模范d员,荣立二等、三等功各两次。新中国成立后,张程同志一直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曾任宁夏省人民政府卫生处长、卫生局局长兼d委书记,卫生厅副厅长、d组书记,甘肃省卫生厅d组副书记、副厅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先后任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d组副书记、厅长、d组书记,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 老红军张程同志是宁夏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他毕生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忠于d、忠于人民,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他团结协作,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正直,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生活俭朴,始终保持着革命的光荣传统。他作风务实,实事求是,始终发扬着长征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为发展宁夏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7月,张程同志被自治区d委、政府授予“为宁夏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115、“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张巡
116、张高,1921年1月生,陕西渭南人。1937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d。任红军战士、教导团学员。1937年随八路军第120师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参加忻口战役。1938年10月120师师部译电员。1945年120师359旅机要科长。1947年2月东北军区独立四师机要科长,机要学校校长。后任团副政委、团政委、师副政委、师政委。1960年广东省民警总队二支队政委、解放军体育学院院务部政委。1980年4月解放军体育学院副军职顾问。1962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1982年6月离休。因病于2016年10月2日16时40分在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逝世,享年96岁。
117、张捷勋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94年10月28日,张捷勋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
118、书法家草圣张旭
119、张志鸿,男,1964年3月13日生,合阳县王村镇井溢村人,中共d员。1988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系,参加工作后历任北京市海淀区房地产开发公司会计、办公室主任、物业公司总经理、实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北京秦跃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现任北京鸿基世业集团董事长。是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陕西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央财经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999年张志鸿同志开始筹组北京鸿基世业集团,任集团董事长。主持过“太阳园”、“太月园”、“怡清园”等住宅小区的开发工作。其中开发的60万平方米的“太阳园”和28万平方米的“太月园”住宅小区被评为北京明星楼盘。2001年9月投资开发的“怡清园”住宅小区,2003年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鸿基世业集团所属的鸿基发商公司、鸿基旺业公司、鸿基同心广告公司等8个子公司,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已全部进入成长型企业行列。鸿基世业集团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全力进行“鸿基花园”的开发工作。 张志鸿同志虽然远在京城,事业宏大,工作繁忙,但时刻关心着家乡的经济发展和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特别是盼望着广大村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近几年来,他为家乡积极联系引进扶贫资金,支持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大力发展经济,并慷慨解囊捐款20多万元,资助村上铺设了9公里的环村路面,彻底改变了井溢村几百年来“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的行路难问题,现在井溢村通上了公交车,出门就是干净的砖路,学生上学,村民们出门办事都十分方便,广大村民齐心称颂张志鸿为村民办了大好事,张志鸿同志表示,今后还要尽力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120、张辟(前202年――?)汉初人。留侯张良之子。为汉惠帝侍中(约相当于皇帝身边的秘书),年少聪慧有远见,曾为丞相陈平解吕后之疑,保全了一班老臣。(3)
121、1941年张澜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1941年10月担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2月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122、 张曼玉,张艺家罗马柱
12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124、载,魏国大将、晋阳侯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
125、张又侠,男,汉族,1950年7月生,陕西渭南人,1968年12月入伍,196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d,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 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上将军衔。
126、张含(1479~1565),明代人物。字愈光,一字用光,云南保山人。少举于乡,不乐仕进,游梁、宋间为李梦阳所知,与杨慎友善。学者称禺山先生。晚年好纵笔作草书,不师法帖,殊自珍诧。卒年八十七。著有《云南通志·明世说新语》。
127、张浩(1876-1954),字犀侯,祖籍云南昆明,其祖在江西为官时,落籍新建县。陶瓷艺术家。
128、张生明,陕西志丹人,生于1919年6月,1935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d。历任陕北红军26军3团3营、红25军78师2团、115师4旅8团战士,115师4旅9团、18集团军总部二科侦察员,山东纵队二科代理侦察队队长,渤海军区直属团一营副连长、卫生部护士训练队队长,二野特种兵卫生部政治协理员,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材料处副科长,西南行政委员会交通局养路科副科长,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材料科副科长,四川省乐山汽车运输公司峨眉汽车站副站长等职务。1977年9月离职休养。中央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2011年5月24日在乐山逝世,享年92岁。
129、宋时诗人张耒
130、张纪域,白族。1921年生,云南剑川人。194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在校学习期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后,任民盟云南支部执委,昆明中华职教社教员,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研究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参加西南地区的接管工作,历任重庆军管会教师学习会大队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视导室副主任、师范教育处处长,并参加民盟西南总支部的筹建工作。1954年12月任中央教育部专员。1960年后任山西省教育学院图书馆副主任,山西省中小学教材编审室,政协山西省委员会委员。1979年后,任民盟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主任、组织部部长、中央执行局委员。是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盟第四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七届中央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94年6月15日在京逝世,终年73岁。
131、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d的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32、中国古代姓张的名人张姓起源
133、张曼菱,女。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赴盈江县插队务农,后历任昆明医学院工人,天津作协理事,海南曼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制片人和导演,云南省委宣传部影视艺术中心副主任。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涛声入梦》、《天涯丽人》,小说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散文集《曼菱闲话》、《中国布衣》、《北大才女》,评论集《张曼菱评“红楼梦”》、《西南联大行思录》,电视剧剧本《知青行——重归德宏州》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获《当代》文学奖,中篇小说《唱着来唱着去》获《当代》炎黄文学奖,任总撰稿总编写的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作品入选奖,获庄重文文学奖。
134、张乃光 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共d员。1969年到农村插队务农,1971年起先后在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日报》、大理州文联工作,现任大理州文联副主席,州作协主席,《大理文化》常务副主编,副编审。云南省文联委员,省作协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秋天的湖》、《走进视野》。作品被分别收入到《中国当代散文(西南卷)》、《2005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散文集《爱的流泉》,诗集《蓝手帕》等。《秋天的湖》获云南省第三届优秀文学艺术创作奖。
135、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136、张光奎(1879~1937),字聚庭,陕西长安人。近代革命人物。性豪爽,喜交游。入本省武备学堂毕业,充新军混成协队官,与张伯英、彭仲翔、d自新、钱定三诸人入同盟会,组织军事研究社,为秘密机关。辛亥光复,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府参政兼东路筹饷大使。共和告成,任陕西实业司司长,加授陆军步兵上校,创办机器面粉公司、工艺制革等厂。
137、张圆泰(1855~1914)号一清,眉县丁家沟(今属汤峪镇二郎沟村)人,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十二月十九日,道教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清末民初为王母宫住持。太白山上院大爷海、下院王母宫与清湫太白庙三处实为一体,盛夏他住持上院,春秋冬常住下院,总管三院道务,成为19世纪后期眉县道会司管理太白山道教事务的实际住持人。
138、张大千(1899~1983),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张大千”。四川省內江县人,出生于1899年5月10日,卒于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