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图片【摘抄文案100句】

2023-01-11 09:11:58

一、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感悟)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7、“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陈鼓应)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可能大概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0、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2、(感悟)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15、开阔语文视野,领悟中华文化精彩。

16、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解释: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18、(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19、(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

二、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图片

1、感悟:创业不容易,守业更难。人在成功之前,往往能够保持谦虚谨慎的精神,可一旦成功以后,往往就会飘飘然,心里不自觉地就骄傲起来,开始走向失败。如果一直坚持最初的谦虚谨慎,那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

2、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6、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老子的名言警句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7、(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0、一为气、二为天地、三为和气,三产生万物。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对立面,阴阳二气交冲而成和谐状态。

11、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老子第五十二》

12、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老子第二十八》

13、(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14、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

15、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16、(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17、(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18、看过一篇新闻报道——有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孩子视如生命,孩子冷了,热了,疼了,无不让他牵肠挂肚,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然后再忙也要陪孩子写作业,给孩子讲故事,在他眼里,孩子就是天使。

1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存世著作有《老子》,也称《道德经》,虽然仅仅五千言,却充满了人生处世的智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名句。

三、老子经典名言20句

1、(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傅佩荣)很多人觉得《老子》书中有很多智慧,但真的要去读时,一时却未必有切理厌心的感觉。其实,只有读完《老子》后,再返回来观察社会和身边的生活,我们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老子的深刻。“去甚,去奢,去泰”,就是去掉过分的意义,看上去普通,但若作合适的联系我们就会感觉很有道理。比如我们在生意或者事业很好的时候,我们想进一步发展,计划往往做得很有野心。然而时势是变动的,当下有利的条件不会持续几年甚至一年。所以计划的时候不仅是个展开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控制收缩的过程。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4、(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5、自我意识,是烦恼的根源。

6、“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第七十九章)

7、(出处)《道德经》第十三章。

8、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陈鼓应)另外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启明。”(傅佩荣)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老子的这句话看成是“权谋术”。前者以一种自然的心情静观事态的起落,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也许这两个之间的差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启示……

9、回复数字113观赏《问道楼观》8集道家记录片。

10、(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

1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12、(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1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1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1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1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9、“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四、老子经典语录老子名言100句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解释)踮起脚跟想站得高,反而站不稳,大跨步前行,不可能走得太远。固执己见的人,是看不分明的;自以为是的人,是看不清是非的;自我炫耀的人,是显不出功劳的;自高自大的人,是不能长久的。

4、人真正爱的人其实是自己,真正在意的也是自己,正因为人的本性如此,为了自己可以不惜一切,所以,老子接着说,——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如果能像爱自己一样爱天下人,那么天下都可以托付给他。

5、老子经典名句10句及解释

6、(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7、(解释)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得意或沮丧。

8、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

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第八十一》

1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12、(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4、(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15、(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1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9、(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20、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傅佩荣)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五、老子名言精选

1、(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4、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

7、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8、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9、感悟: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一些智慧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明白的人。战胜别人的人,能力比别人强一些;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1、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陈鼓应)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但如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

1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5、你为别人提供帮助,解决难题,别人自然对你产生好感,愿意和你进一步来往合作,这样你的人脉和资源越来越多,想不成功都难。

1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18、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19、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很暖很治愈的短句【摘抄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