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及意思【摘抄文案100句】
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1、解读: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传不习乎?”教给弟子的东西,如果不能亲身实践印证过,有可能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吗?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5、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6、(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所写。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表现出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
7、(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8、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9、(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12、(大意)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13、描写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优美段落,你一定不要错过!
14、(大意)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明之后,才著成《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才撰写《兵法》;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
15、放于利而行,多怨。
16、(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19、亲:指父母。恶:厌恶。慢:轻视,傲慢。
2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二、孔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及意思
1、吾:我,我们。涯:边际。
2、孔子说过很多很多名句。其中我最最喜欢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自己做不到做不到的事情,别要求别人做到在指责别人的行为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否可以以身作则。鄙视别人人品不佳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资格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的特别特别喜欢这句话。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4、(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5、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9、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0、(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1、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1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1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18、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晋·左思《招隐二首》)
2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三、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3、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这里疼能让90%的人中风、脑瘫、脑血栓!
5、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6、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与利益无涉,而是出于道义。如果牵涉到利益,往往就产生很多纠葛。
7、“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8、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9、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君子在言语上迟钝,但做事情却能十分敏捷。
10、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李世民)
11、默默存思所见所闻,认真学习不厌烦,教导别人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呢?
12、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英国培根)
14、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德国歌德)
1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6、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18、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德马克思)
19、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唐王勃)
20、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四、孔子名言名句大全是解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聪明而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这句话表明,要想获得真知,好学和善问缺一不可,而要做到这两点,都需要有谦虚的态度。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有德者心地平坦宽广,无德者却经常局促忧郁。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2、0对内,他明白了自己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4、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这是关于人生感悟的最好解读!
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6、兼:互相。治:安定太平。交:互相。恶:憎恨,讨厌。
7、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8、(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0、在这章经文中,孔子提到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中的富字,就是富有的意思,也可说是金钱多的意思。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初生牛犊不怕虎。(罗贯中)
14、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5、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孔子说:“你们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眼前,那就是我的作风啊。”
18、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9、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就不出时代的伟人。
20、孔子一生以育人为本,也许他从未预料到,自己当年的一句话日后会成为万千大众尤其是教师的口头禅。那么这句话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呢?
五、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0、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1、(翻译)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12、(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4、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通晓就是通晓,不懂得就是不懂得,这便是智慧。不懂装懂就是无知,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应当学会虚怀若谷。
1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6、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17、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全及翻译
18、《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作品,所以孔子称它为“《诗》三百”。 《诗经》中的作品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即民间诗歌;“雅”是“正”的意思,即周朝都城附近的诗歌;“颂”诗是供王候祭祀宗庙时使用的诗歌。
19、解释: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但我们美好的年华失去了不会再来,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