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的成语故事【文案100句】
一、行将就木
1、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
2、我国政府非常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所以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初中行将毕业的毕业留言三年同窗,即将各分东西,你有你的理想,我有我的志愿,我们都需努力前行,不管将来的路程有多么艰辛,你只需记着,无论何时都可以向我倾诉,让我和你共同承担,这点我一定保证,最后祝你中考顺利,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3、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4、行将就木的典故就讲到这里啦谢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个故事再见
5、(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6、骊姬逼死太子申生还不满足,还想要陷害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公子重耳和夷吾。他俩只得逃走。重耳先逃到他的封地蒲城,晋兵闻讯而来。蒲城百姓准备组织抵抗,重耳为了不使蒲城受难,说服他们别这样做,而后重耳又逃往狄国。跟他一起去的有他的舅舅狐偃,还有赵衰等人。
7、反义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8、它的脚稍短,具4趾,2趾向前,2趾向后;尾呈平尾或楔状,尾羽大都12枚,它的尾呈楔形,羽轴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支撑身体。
9、给我们加星标,永不失联哦!
10、骊姬通过下毒嫁祸给太子申生,太子申生听到这消息,连夜逃奔到新城曲沃。晋献公大怒,就杀了太子申生的老师杜原款。骊姬还不断地抹黑太子申生。太子逃到曲沃后说:“带着杀父的恶名逃奔,父亲也被蒙骗,我的恶名一辈子也洗不掉了,还不如自杀算了。”十二月十四日,太子申生在新城曲沃自杀。
11、狄君早闻重耳有贤名,又见他带来一帮文臣武将,甚是喜欢。于是,就将他伐咎如掳来的美女季隗嫁给了重耳,又将其妹妹叔隗许配给重耳的随从赵衰(cui,音崔)。
12、在燎原烈火中焚毁行将就木的腐朽皇朝,已只是时间问题了。
13、油尽灯枯:比喻生命衰竭直至老死。
14、翟国的国君很同情重耳,他告诉重耳不要担心安全,就在翟国踏踏实实地住下,还把一个叫季隗的美女嫁给重耳做妻子。
15、重耳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逃到齐国去。临走前的晚上,他对妻子季隗说:夷吾派人来谋害我,我打算再逃到齐国去。你留在这里抚养孩子,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再嫁人吧。季隗伤心地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就要进棺材了,还嫁什么人!我一直在这里等待你就是了。
16、许多严肃的大报和当地报纸正行将就木。
17、重耳一行在狄国期间,晋国发生了好多事情。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了,太子奚齐继位。以里克为首的一伙大臣,下手杀掉了奚齐,而后又杀死了骊姬妹妹为晋献公所生的儿子悼子。
18、[成语解释]朽:腐烂;株:露出地面的树桩。枯木头,烂树根。比喻衰朽的力量或衰老无用的人。
19、(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20、(出自)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二、行将就木的成语故事
1、行将就木,汉语成语,拼音是xíng jiāng jiù mù,意思指人临近死亡,快要进棺材了。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金庸《鹿鼎记》第六回:主后,你渐渐油尽灯枯,再过得一炷香时分,你便精力耗竭而死。
3、《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4、凯特·哈德森今年21岁。我欢迎年轻一代进入演艺圈,因为这可以提醒我自己行将就木。
5、行将就木,汉语成语,拼音是xíngjiāngjiùmù,意思指人临近死亡,快要进棺材了。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6、这时候,离他逃离翟国已经七八年了。
7、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相传是左丘明所著。
8、欣欣向荣(xīnxīnxiàngróng)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9、在那次中风之后,他已经是命在旦夕,行将就木之人。
10、行将就木的木是指衰老、无用的木头。行将就木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该成语的意思是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比喻人临近死亡;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行将就木”。
11、初中的三年,相对小学六年来说,那是短暂又青涩,因为这个时间段,我们的情感发生微小的变化,不管是友情上,还是大人们所说的爱情,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他(她),现在我们即将要进入考场,应该暂时先放下。
12、后来,从晋国秘密传来一个坏消息:晋国的新主公要派人谋刺重耳。原来,与重耳一起出逃的公子夷吾在献公去世后,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到晋国继位,史称晋惠公。他怕兄长重耳回国争位,派出刺客谋害重耳。
13、啄木鸟春天到来的时候,雄啄木鸟会发出响亮的叫声,那是它们在伸张自己的地盘,警告他人不得侵犯。
14、[语法用法]作宾语、状语;含贬义
15、啄木鸟啄食的害虫包括森林中鞘翅目的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鳞翅目的逼债蛾、螟蛾,以及花蝽象、臭蝽象、蝗虫、蚂蚁、蛴螬、小囊虫、天牛幼虫、蛴螬、白蚁等。
16、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是等着最后这场风雨来临,我相信我们都会如愿以偿,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还有将来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记得这个老同学,永远的老同学。
17、季隗听了这话又好气又好笑,她知道重耳心里压根不愿意她改嫁,就说道:“再等二十五年,我都是五十岁的老婆子了,行将就木,就算没死,又嫁给谁去!你别担心了,我等你就是。”
18、当时已经五十三岁了,担心到了风烛残年了,希望遗留些东西教育子孙后代而已。
19、第二天,重耳和几个手下悄悄离开了翟国,直奔齐国。
20、传至宣宗时,这偌大的帝国,就像一位病魔缠身、行将就木的老人,任你千般手段,励精图治也不过是微微减缓其走向灭亡的步伐而已。
三、行将就木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1、(成语解释)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2、行将:将要;就:接近;木:指棺材。
3、假如我听到的话是真的,哪么现在就有一个病人,已危在旦夕了,这种病很严重,已经病得行将就木了。
4、(近义词):枯木朽株、气息奄奄
5、既然是避难,肯定要走得快而机密。这种情况下带着家属肯定不行。于是,重耳连夜悄悄收拾东西,一边对妻子季隗说:“晋王派人来行刺,我只得先去别处逃难。日后找机会东山再起。你就安心抚养两个儿子,等我回来。”季隗也只道事关重大,不能阻拦,边哭边问道:“等你回来?等多久呢?”重耳胡乱想了一下,说道:“你今年二十五岁,再等我二十五年,如果二十五年以后我还不回来,你就另外找个人嫁了吧。”
6、人的一生,有相聚就有分离,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以平常心来面对,相聚的时候,记得我们一起笑过、一起哭过、一起互相帮助过,等到现在要分离,我们也没有太多的后悔,只是心中难免有些伤感,但记住无论将来身在哪里?我们永远是最好的同学。
7、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与夷吾外逃他国。重耳在狄国娶季隗为妻。公子夷吾借助秦国力量回国继位为晋惠公,想派人暗杀重耳。重耳要季隗等她25年后再嫁。季隗说到时快要进棺材了还谈什么改嫁。
8、听到了风声,重耳就跟手下人商量,既然夷吾容不下我,这狄国离晋国也实在太近了,我们也不能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干脆还是走吧,找个能庇护我们的地方。
9、每天两分钟,积累丰富知识
10、当他行将就木时,这个旋律又重奏一遍。有其母必有其女。那时,他那个已出嫁的女儿苏珊娜被指控以通奸罪。
11、这些叫声往往因为树洞的共鸣而特别响亮。其他季节啄木鸟显得特别安静。不过雄啄木鸟在求爱时,会用自己坚硬的嘴在空心树干上有节奏地敲打,发出清脆的“笃笃”声,以此向雌鸟求爱。(原文)行将就木之时,乃枯树逢春之即。(解析)快到生命的尽头的时候,也就是枯树逢春的起点。(这里说的是世间万物,包括生命在内的万物更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行将就木”xíngjiāngjiùmù寿命不长,就要进棺材了。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清·吴趼人《痛史》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後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12、三年前,我们一个个轮流上台自我介绍,个个都满心欢喜;三年后,我们又一次上台演讲各自的理想,个个都多愁善感,不是我们害怕中考的来临,那是因为即将我们就要离开这个班级,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回忆。
13、老人气得发狠地说:"为了一个理字,我虽是行将就木的人,也要跟你周旋到底!"。
14、没想到。季隗从容的回答,“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大概意思是说,我已经二十五了,再过二十五年出嫁,就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好了。
15、春秋初,晋国吞并了邻近一些小的诸侯国,成为一个大国。公元前665年(晋献公十二年),晋献公最宠爱的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奚齐。由于晋献公十分宠爱骊姬(líjī),而且骊姬经常在晋献公耳边说太子申生的坏话,于是晋献公打算废长立幼,让儿子奚齐继位。
16、我虽年近行将就木,但还要为祖国的现代化尽自己一份力量。
17、行将就木相辅相成自圆其说的拼音——xingjiangjiumuxiangfuxiangchengziyuanqishuo
18、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也是取自此意,承载了长辈对晚辈的厚望与寄托。
19、(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0、重耳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又把一位姓姜的姑娘嫁给他,还赠给他二十辆用四匹马驾的大车。重耳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满足,但跟随他的人都认为不该老呆在这里,姜氏也认为重耳应该离开。她和狐偃商议后,把重耳灌醉,载上车送出齐国。一行人到曹国、宋国、郑国和楚国,都没有被接纳下来。后来到秦国,秦穆公热情接持了他们,并把五个女儿嫁给了重耳。恰好这一年夷吾生病死去,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
四、行将就木之时,乃枯树逢春之即
1、[典故出处]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树功而不忘。”
2、行将就木这个汉语成语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中提及这个成语的句子是:“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3、[反义词]枯木逢春、枯木生花、枯树开花
4、原来啊,在重耳去了狄国以后,夷吾跑去了梁国避难。这一次,里克派人请夷吾,夷吾又请秦国发兵助自己回国。
5、(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6、[典故出处]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7、当晚,重耳跟妻子季隗惜别,两人情笃意深,恋恋不舍。重耳对季隗说:“夷吾派人来行刺,我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先到别国去避一避,日后,再设法联合秦、楚复国图强。你要尽心抚育两个儿子!”季隗说:“那没问题,你就放心吧!”重耳接着说:“我还有一句话要嘱咐你!”季隗说:“你就请讲吧!”重耳说:“我离开了狄国,要是过了二十五年,我还不能来接你,你就不必等了,可以另行嫁人!”
8、那是一幢破旧的楼房,四邻一片死气沉沉,使你感到只有风烛残年的老人和走投无路的年轻人才住在那里。
9、在行将就木的时候,谈谈个人感受是太让人动感情的.事情。
10、鲁迅《序言》:在这种明诛暗杀之下,能够苟延残喘,和读者相见的,那么,非奴隶文章又是什么呢?
11、翻译: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然后就该进棺材了。
12、(近义词)钟鸣漏尽枯木朽株病入膏肓风烛残年
13、(释义):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14、物华天宝:意思是指各种珍美的宝物。出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15、春秋时期,当时的晋国是一个大国,经常发动战争吞并周围的小国。公元前665年(晋献公十二年),晋献公最宠爱的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奚齐。由于晋献公十分宠爱骊姬,而且骊姬经常在晋献公耳边说太子申生的坏话,于是晋献公打算废长立幼,让儿子奚齐继位。
16、在行将就木的时候,谈谈个人感受是太让人动感情的事情。
17、行将就木这话,是古代一位侯爵夫人说的。
18、在那次中风之后,他已经是命在旦夕,行将就木之人。
19、示例: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行将就木,他们横行霸道的日子不长了。
20、成语注音:ㄒㄧㄥˊㄐㄧㄤㄐㄧㄨˋㄇㄨˋ
五、行将就木下一句
1、学校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宗旨办学,源源不断的像社会输送人才。
2、枯木朽株:比喻衰弱的力量、势力,或衰老无用的人。
3、(近义词)气息奄奄、钟鸣漏尽、枯木朽株、病入膏肓、风烛残年
4、大儿子老老实实地自杀了,二儿子和三儿子却不甘心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他们在得到消息以后立刻逃走了。
5、大家一商量,这个时候,天下最强大的国家,那还要说是齐国,因为齐国有个了不起的国君齐桓公。听说他非常尊重人才,他手下的得力助手管仲和隰朋已经去世了,我们这些人过去,应该能得到重用。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就去齐国了。
6、松松地系着一条白绸领巾,整个来说,看上去像个行将就木之人尽管并不是这样。
7、他虽然年纪轻,却一天到晚垂头丧气,就像个行将就木的人。
8、我90岁的叔父已是风烛残年。
9、杀掉两位继承人后,里克派人去狄国接重耳回国继位。可此时的重耳有点犹豫了,不知道回去以后,能不能掌控局面,就推辞没有回去。重耳不回来,里克等人只好转头去找公子夷吾。
10、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行将就木"。
11、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12、行将就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3、(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4、枯木朽株、气息奄奄、风烛残年、命在旦夕
15、的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奚齐。由于晋献公十分宠爱骊姬,而且骊姬经常在晋献公耳边说太子申生的坏话,于是晋献公打算废长立幼,让儿子奚齐继位。
16、《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然后就该进棺材了。”
17、与枯木朽珠、气息奄奄意思相近。枯木朽珠:枯死的树干,腐朽的树庄。比喻老弱的人或衰微的力量。出自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珠,树功而不忘。”
18、行将就木是一个汉语成语,,该成语的意思是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比喻人临近死亡;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出处。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19、行将就木的意思是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20、行将就木的恒星孕育出稀薄的球状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