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文案100句】

2023-01-24 09:12:30

一、历史故事100个

1、这就是《聊斋志异》里《董公子》的故事。如果想看其他故事,欢迎光临我的主页。

2、临行前戚继光一再交代戚印,与倭寇接战之后,不要急于求胜,要佯装失败,将敌人诱至仙居城外再予以反击,以迫使城中的倭寇出援,一举歼灭。违反军令者要按军法处置。戚印率军到达常风岭之后,将军队埋伏在山道两旁的树丛中,此时,倭寇的队伍也沿着这条山道开了过来,前面还押着一些抢掠来的妇女和牛羊等,戚小将见后,气愤万分。

3、★历史名人故事合集大全

4、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5、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bo)王朝松赞干布和亲,为加强藏、汉两族的友好作出了贡献。

6、楚汉双方就这样对峙了两年多。

7、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8、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9、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10、初出茅庐(诸葛亮)

11、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

12、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13、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14、★中国名人故事精选5篇

15、★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大全

16、囊萤映雪(车胤)

17、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18、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不久用同样的方式罢免了各藩镇的节度使,加强了中央集权。

19、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20、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二、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1、汉王退到荣阳、成皋(都在今河南荥阳县)一带,收集散兵。这时候,萧何从关中调来一支人马,韩信也带着军队来见汉王,汉军才又振作起来。

2、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3、养虎为患(项羽)

4、项羽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中了反间计,真的对范增怀疑起来。范增十分气愤,对项羽说:“天下的大事已经定了,大王自己好好干吧。我年老体衰,该回老家了。”

5、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

6、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7、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

8、“天王巨星”苏东坡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一直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9、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10、文天祥:同胞兄弟志向径庭

11、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12、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

13、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14、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

15、后来,齐国想办法救出了孙膑,然后任命孙膑为军师,在马陵道与魏军开战,孙膑终于设计杀了庞涓,报了深仇大恨。

16、“刘邦还不快投降,就把你父亲宰了。”

17、三国归晋: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是扶不起来的天子,在奸佞(ning)宦官黄皓(hao)的唆使下负荆而降,刘备、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从此灭亡。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公元279年,起兵灭吴,三国归晋,全国统一。

18、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间“偃(yan)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繁荣,国力鼎盛,史称“贞观之治”。

19、房谋杜断: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辅佐唐太宗,唐太宗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20、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三、民间故事素材库

1、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2、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3、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4、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5、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6、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称帝,国号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杨坚登基后以“节俭”、“杀贪官污吏”稳定了政权,后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公元587年,隋文帝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270年(东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7、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8、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9、明熹宗朱由校喜欢盖房子。他亲自当木匠、操作斧头凿锯一点儿也不比能工巧匠逊色。当他干得起劲儿时,不愿会见任何人。宦官魏忠贤投其所好,专挑其"引绳削墨"兴趣最浓的时候奏事,熹宗往往回答一声:"知道了,你去负责办这件事就是了。"结果魏忠贤操纵了朝政。不过,熹宗也真有耐心和劲头儿,据记载,他仿造皇宫里的建筑,造出来的宫殿模型真是惟妙惟肖。假如他不投胎皇家,说不定真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家哩。

10、战国时代,魏国的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无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国因此迅速强大起来。

11、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12、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戍卒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13、这一来,可把西楚霸王项羽气坏了。项羽打算发兵往西打刘邦,可是东边也出了事,齐国的田荣轰走了项羽所封的齐王,自立为王,情况比西边更严重。项羽只好先去对付齐国。

14、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杀曹爽、何晏(yan)等,司马氏至此专权魏国。

15、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16、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17、孔明巧取荆襄: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后,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周旋之计,略施小计,兵不血刃,巧夺南郡、荆州和襄阳。刘备丧偶,周瑜生计,用孙权的妹妹向刘备招亲为由,欲将刘备骗到南徐,以换回荆州。刘备协同赵云如约而至,在诸葛亮三个锦囊的帮助下,带着妻子安全回到荆州,所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注:来自《三国演义》,非正史)

18、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19、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20、女皇武则天:公元655年,唐高宗废皇后王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自此,武氏独揽内宫大权,660年,因高宗患风眩,目不能视,下诏委托武则天协理政事,武则天从参政步入执政;674年武则天与高宗同殿听政,共受朝拜,天下称“二圣”,公元683年,高宗卒,武则天立三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自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次年,武后废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公元690年,武则天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下,登临大宝,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其掌理朝政的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四、历史故事100个成语

1、“革命理想高于天”:血雨腥风中的中国共产党人

2、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3、1915年12月,已经成为终身总统的袁世凯仍不满足,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帝制遭到全国许多势力的反对,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被迫取消帝位,1916年6月羞愤中病逝。

4、当蒲松龄春风得意,准备一展雄风时,形式却急转直下,蒲松龄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是榜上无名,到31岁时,他还没有中举,这对一个生活在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几乎到了穷途末路,前途暗淡无光,十分可悲。

5、出言不逊(张郃)

6、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8、后来,林伯渠在填写履历表或回忆参加革命的历史时,曾多次提到,他是“感于国内广大劳苦群众受压迫与受十月革命之影响”而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这就是他对自己入党初心的解释。林伯渠又说:“从自身的经历中,也体验到一个彻底的民主主义者,他所走向的是共产主义的道路。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的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

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

10、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千金。

11、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12、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

13、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官宦专权,朋党之争,以及农民起义,唐王朝已处风雨飘摇之中,于公元907年被朱全忠所灭,唐高祖李渊创立的大唐近300年(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基业退出历史舞台。

14、十面埋伏(项羽)

15、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16、(语出)元?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

17、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18、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19、洛阳纸贵(左思)

20、★红色历史文化故事简短

五、10个历史故事简短

1、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

2、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100个历史故事成语2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3、“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4、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5、伍子胥携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然而,昭关被右司马远越领兵把守,很难过关。扁鹊的弟子东皋公就住在山中,他从悬赏令上的图中认出了伍子胥,决定帮助他。东皋公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伍子胥实在熬不住,急切地对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度日如年,这几天耽搁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样,先生还有什么办法呢”。

6、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石头记》的作者曹雪芹,再晚年时家境贫寒,病魔缠身,使他显得更加苍老,再加上无人照顾,他就更加不幸了。

7、(语出)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刘邦)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8、势如破竹(杜预)

9、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10、暗度陈仓(韩信)

11、南北朝时,司马楚之在北朝任荆州刺史。他善治军且有智谋。一年寒冬,他带领部队为征讨柔然的大军督运军粮。突然有人潜入军内割去了一只驴耳。部下来报告此事。司马楚之说:“这必定是敌探来到,割去驴耳以为凭证,敌人可能马上要来劫我军粮!”于是,他紧急下令,赶快砍伐柳树扎牢为城,围住军粮。兵士们立即动手,一座牢固的柳城扎成了。司马楚之下令浇水,霎时一座冰城出现了。敌军来到时,见冰滑难攻,只好立即散去。

12、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13、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14、因为李延年所部的撤退根本不算是一次军事行动,而完全是一座城市的“搬迁”!根据撤离计划,除财政、盐务部门等少数人员乘船直接去上海外,其它所有行政单位、学校、地方武装、绥靖区司令部机关,全体需要步行跟随第44军西撤,队伍浩浩荡荡,行军慢慢腾腾,而几十公里外的黄百韬则是望眼欲穿。

15、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

16、宋朝有个著名的学者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南剑将乐(今属福建)人。宋神宗时,他中进士第。当时河南程颢与弟弟程颐讲学很有名望,四方之士争相求教,于是杨时辞官不做,慕名到程颢门下求教。

17、草木皆兵(苻坚)

18、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19、岳飞从小就热爱劳动。长期的劳动,使他受到很好的锻炼。他身体结实,力气超人。在少年时,就已能拉开300斤的硬弓和8石的腰弩。

20、公元713年,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考中进士,在唐朝政府担任官职,唐玄宗赐名:晁(chao)恒。同期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到日本。两位中日友好的使者最终都客死他乡。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歌颂祖国现代诗歌大全100首【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