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文案100句】

2023-01-25 09:21:45

一、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1、内容提要:晚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凸显了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旧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矛盾,以及如何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二重性等时代难题。顾炎武纵观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之大势,深刻分析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矛盾的对策。他的经济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第九讲顾炎武与宋明理学

3、六经之学,渊源于两汉,大备于唐、宋之初,其固而失通,繁而寡要,诚亦有之,然其训故皆原本先民,而微言大义去圣贤之门犹未远也。学者治经,必以汉人为宗主。汉不足,求之于唐;唐不足,求之于宋;唐、宋皆不足,然后求之近代;庶几圣贤之门仞可窥,儒先之钤键可得。

4、顾炎武是我国明清之际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也是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实践者,它他的思想主张及作品对后世的民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6月20日,市新联会“亭林讲堂”邀请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会长陈建林作“顾炎武思想的形成及现实意义”专题讲座,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江主持。

6、三是政治腐败,官商勾结,垄断市场。顾炎武认为,在阻碍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健康发展各种非经济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政治腐败。在晚明中国,有一大批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资源来从事商业活动、与民争利的官员,有一大批具有官场背景、并在这种背景下从事不公平竞争的商业活动的豪绅:“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这一势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垄断了市场,严重阻碍了民间的自由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7、第保障私有财产,取消对民间工商业者实行横征暴敛的税收政策。他认为,不仅当代之君不得侵犯和剥夺人民的私有财产,即使是被前代之君所剥夺的私有财产,也得无条件地归还给人民:“《隋书·李德林传》:‘高祖以高阿那肱卫国县市店八十区赐德林,车驾幸晋阳,店人上表,称地是民物,高氏强夺,于内造舍。上命有司料还价直。’则是以当代之君而还前代所夺之地价,古人已有之矣。又考《后汉书》:‘谯元子瑛,奉家钱千万于公孙述,以赎父死。及元卒,天下平定,元弟庆诣阙自陈,光武敕所在还元家钱。,则知人主以天下为心,固当如此。”他认为“以天下为心”,既不应是一句空洞无实的漂亮话,也不应当是把天下据为己有的代名词,而应落实到保障私有财产上。

8、主讲人:王志民(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

9、亭林本此而创为郡县论。凡论九篇,收于文集卷一大意在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大权。罢监司之任,行辟属之法,用千里以内习其风土之人,而设为久职。其言皆有见。惟欲寓封建于郡县之中,复世官,任终身,举子若弟为代,则未免矫枉过直。然明夷待访录方镇篇有「终其世兵民辑睦,疆场宁谧者,许以嗣世」之论。许方镇以嗣世,祸必至于割据。亭林惟县令设世官,已斟酌变通矣。此后如赵翼陔余丛考、戴望谪麟堂集诸书,对顾议均致驳难

10、(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以看出东林党人的志向开辟了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能反映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11、大抵亭林为日知录,应在五十后。今考其五十前后交游,四十五至莱州,得任子良;至青州,得张稷若尔岐、徐东痴夜。四十六至邹平,得马宛斯骕:至长山,得刘果庵孔怀。五十一至太原,得傅青主山;至代州,得李子德天生;至华阴得王山史宏撰;至盩厔,得李中孚颙。凡此诸人,惟东痴以能诗鸣,二曲以理学着,其它皆精考核为博古之士。而亭林四十五以前朋友,如归玄恭庄,如万年少寿琪,如潘力田柽章,如吴赤溟炎,则皆文史之材也。是亭林学侣,在南者多尚藻采而贵通今,在北者多重质实而务博古。亭林自四十五北游,往来鲁、燕、秦、晋二十五年。尝自谓「性不能舟行食稻,而喜餐麦跨鞍」。见汉学师承记然岂止舟鞍、稻麦之辨哉?其学亦北学也。虽其天性所喜,亦交游濡染有以助之矣。

12、提出“行己有耻”的道德教育观点。

13、东京之末,节义衰而文章盛,自蔡邕始。其仕董卓,无守;卓死惊叹,无识。观其集中滥作碑颂,则平日之为人可知矣。以其文采富而交游多,故后人为立佳传。嗟乎,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者,视伯喈之为人,其戒之哉!

14、(1)(明朝)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5、顾炎武对宋朝灭亡教训的总结,实际上是对明王朝灭亡教训的总结。他在《日知录》卷十二《财用》条中,更从经济学学理上论述了货币的作用,说明了专制统治者拼命搜刮民财、“独拥多藏于上”的荒谬,同时也说明了君主独“擅天下之利”乃是导致明亡的根本原因。他说:“古人制币,以权百货之轻重,钱者币之一也,将以导利而布之天下,非为人主之私藏也。……自古以来,有民穷财尽,而人主独拥多藏于上者乎?此无他,不知钱币本为上下通共之财,而以为一家之物也。”“财聚于上,是谓国之不祥。……《管子》曰:‘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呜呼,崇祯末年之事,可为永鉴也。”明王朝并非亡于崇祯,而是亡于万历。而万历皇帝最大的弊政,就是实行了横征暴敛的税收政策。

16、(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17、(2)本题陈献章思想的影响。依据材料“强调怀疑的重要性”等可以得出结论。

18、关于货币的流通,顾炎武有很精辟的见解,他在《钱法论》中说:“钱自上下,自下上,流而不穷者,钱之为道也。今之钱则下而不上,伪钱之所以日售,而制钱日壅,未必不由此也。”他认为货币的性质乃是“上所操衡万物之权”,铜钱与银的比价稳定(“市价有恒”),则“钱文不乱,民称便焉”,这是明朝开国以后的货币政策的长处;“然至于今,物日重,钱日轻,盗铸云起,而上所操衡万物之权,至于不得用,何哉?”他认为,问题就出在国家只收银而不收钱上,钱流通于下而不流通于上,实际上是国家放弃了对货币的管制,致使盗铸云起、钱不值钱的状况发生。所以他说“莫善于国朝之钱法,莫不善于国朝之行钱”。

19、①强烈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20、予尝历览山东、河北,自兵兴以来,州县之能不至于残破者,多得之豪家大姓之力,而不尽恃乎其长吏……夫不能复封建之治,而欲藉士大夫之势以立其国者,其在重氏族哉!文集卷五裴村记

二、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1、“既减粮额,即当禁限私租”——论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最苦的是农民,最穷的也是农民。农民贫困的根源,在于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顾炎武目睹农民“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者”的悲惨处境,为了解决中国社会严重贫富不均的问题;明确提出了要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的主张。他说:“国家既减粮额,即当禁限私租,上田不得过八斗,如此则贫者渐富,而富者亦不至于贫。”顾炎武主张禁限私租,可以说是抓住了农民问题的一大关键。

2、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3、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4、《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录》内容宏富,内容大体可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日知录》以“明道”、“救世”为成书宗旨,涵括了作者一生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提出“盈天地者,气也”等思想,不少论述,切中时弊。

5、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有价值的民主思想;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否定了心学,提出了“经世致用”、“引古筹今”;唯物主义的思想。

6、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总体难度偏高。

7、“尼山书院系列国学公开课”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光明日报国学版策划,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具体承办,面向社会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公益性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课程。

8、基于对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考察,顾炎武认识到“民享其利,将自为之,而不烦程督”的经济规律,从而鲜明地提出了“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的近代经济学命题。他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又说:“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训。”他认为,只有让人民“自为”,而不是让那些口称“为天子为百姓”的官员们来“程督”百姓们如何作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9、匹夫有责的前一句是天下兴亡,提出者是顾炎武。当时的背景是清军入关,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梁启超将其归纳为8字成语“国家兴亡,匹夫无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B.不能随意地因革制度C.重视古制的内在价值

11、顾炎武的著作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必将永远激励着人们。而他在关中留下的历史胜迹和诗词名篇,也为陕西关中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杜书文 插图王进城 2021年11月21日《西安晚报》

12、在对于鬼神看法上,顾炎武重人事而不迷信鬼神,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对于上帝、天神、地狱持否定的态度。他说,上帝司祸福,天神察善恶以及佛教的地狱都是不存在的。他认为善与善相感,恶与恶相感,只是气化感应的结果,就像水向下流,火向上升一样,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13、汉儒谓之讲经,而今世谓之讲道。夫能明于圣人之经,斯道明矣,道亦何容讲哉!凡今世之人,多纷纷然异说者,皆起于讲道也。震川集卷九送何氏二子序

14、二是专制统治者对某些经济部门商品贸易的垄断。顾炎武以食盐贸易为例,指出由国家垄断食盐贸易的主要弊端在于,它只有利于盐吏们大量侵吞国税,又阻碍了食盐的自由流通,造成了民生的困乏。他说:“今日盐利之不可兴,正以盐吏之不可罢,读史者可以慨然有省矣。”这一论述,与马克斯·韦伯所论说的儒家士大夫为维护其乱收费的特权而阻挠自由贸易的观点真可谓不谋而合。

15、(2021年10月16日)

16、主讲人:黄爱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17、他根据历史事实来证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由于自然的变迁,而是由于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河政之坏也,起于并水之民贪水退之利,而占佃河旁漕汙泽之地,不才之吏因而籍之于官,然后水无所容,而横决为害。”他以五代、宋、金三史的史料记载说明,山东梁山水泊本有方圆八百里的水面,而到了明末清初,却只剩下方圆十里的面积了,可见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破坏之严重,而这种破坏,皆是由于人与水争地所造成:“非河犯人,人自犯之。”顾炎武的这一精辟概括十分深刻地说明了尊重自然规律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18、(解析)顾炎武认为“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故C正确.A是孔子的思想,故排除.B出自《周易》,与题干无关,故排除.D是屈原的名言,故排除.故选C.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载:“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他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19、某虽学问浅陋,而胸中磊磊,绝无阉然媚世之习。贵郡之人见之,得无适适然惊也?文集卷四与人书十一

20、历年渐远,读先生之书者虽多,而能言其大节者已罕。且有不知而妄为立传者,以先生为长洲人,可哂也。此即指李光地……及读王高士不庵之言曰:「宁人身负沈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奔走流离,老而无子。其幽隐莫发,数十年靡诉之衷,曾不得快然一吐。而使后起少年,推以多闻博学,其辱已甚。安得不掉首故乡,甘于客死?噫,可痛也!」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鲒埼亭集卷十二亭林先生神道表

三、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1、故其于「馆舍」、「街道」、「官树」、「桥梁」诸条,均卷十二凡关于地方之建设与兴筑者,尤拳拳致其深情。亭林既着眼于地方之自治,遂连带而及郡县之分权。郡县分权,固为地方自治之先步也。故曰:

2、近世为汉学考证著书辟宋儒,以言心、言性、言理为厉禁,究其所以为之罪者不过三端:一则以其讲学标榜门户分争,为害于家国。一则以其言心、言性、言理堕于空虚心学禅宗,为歧于圣道。一则以其高谈性命,束书不观,空疎不学,为荒于经术。而其人所以为言之指亦有数等:若黄震、万斯同、顾亭林辈,自是目击时弊,意有所激,创为救病之论,而析义未精,言之失当。杨慎、焦竑、毛奇龄辈,则出于浅肆矜名,深妒宋史创立道学传,若加乎儒林之上,缘隙奋笔,忿设诐辞。若夫好学而愚,智不足以识真,如东吴惠氏、武进臧氏,则为闇于是非。

3、对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4、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白居易为盩厔尉,诗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其江州司马厅记曰:「唐典,上州司马秩五品,岁禀数百石,月俸六七万。宫足以穴身,食足以给家。」今之制禄,不过唐人之什二彼无以自赡,焉得而不取诸民乎?日知录卷十二

5、D.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

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

7、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8、亭林常自处为硁硁踽踽之人,文集卷六与友人辞往教书盖自比于古之狷者。故又曰:

9、http://www.wenmind.com

10、第主张无地域限制的自由贸易,包括开放海禁,允许民间商人出海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顾炎武继承了晚明学者关于自由贸易的思想,并加以发挥。他主张自由贸易,不仅只是指食盐,而且包括粮食、棉麻、茶叶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其贸易是不受任何地域限制的。在《钱粮论》中,顾炎武陈说了海禁政策的危害,指出“海舶既已撤矣,中国之银在民间者已日销日耗”这一事实,说明了海禁政策不利于国计民生的道理。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顾炎武引证傅元初的《请开洋禁疏》,将开放海禁有利国计民生的道理说得最为透彻:

11、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所坑。日知录卷十六

12、第六讲“行己有耻,以礼为教”:顾炎武的礼学思想

13、陈建林会长还结合当前形势,围绕“顾炎武思想最重要的成因——始终坚持文化自信”进行重点解读。

14、顾炎武在哲学上的经验主义立场,使他能够冷静地分析国情,正视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主张,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在很大的程度上突破了中古传统,反映了中国社会开始其近代转型的发展趋向,表现了“新的突破了旧的”的时代特征。然而,顾炎武的经验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经济思想的进步性。

15、故曰:「宗子次于君道」。日知录卷六「爱百姓故则罚中」条凡此所言,在上则慕封建,在下则睎宗法。虽激于世变,然怀古之情既深,而不悟世运之不可反,则终为书生之见也。惟主分权,重自治,固不失为正论。又其论俸禄,则曰:

16、自孔、贾奉勅作正义,而汉、魏、六朝老师宿儒专门名家之说并废。又近时吴中何氏焯、汪氏份,以时文倡导学者,而经术益衰。先生生数千载后,耽思旁讯,探古训不传之秘,以求圣贤之微言大义。流风所煽,海内人士,无不重通经,通经无不知信古,而其端自先生发之。

17、晚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出的首要课题是,如何使社会经济生活最大限度地摆脱专制主义的行政权力的干预,使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们最大限度地摆脱专制国家的超经济强制式的掠夺,使私有财产得到保障,使人们得以在法律的保障下自由地从事生产和贸易活动,以推动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正是在这一问题上,顾炎武深刻阐述了“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的自由经济思想,为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18、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19、但统观顾炎武关于“一条鞭法”的论述,我们决不能得出他反对实行“一条鞭法”的结论;在清初的历史条件下,他主张恢复实物赋税,亦只是“权宜变通之法”而已。

20、主讲人: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四、顾炎武的思想主张评价

1、是亭林此书,最所用意,如潘氏所称述,实在第十三卷之论风俗,即上述所谓亭林行己之教者,既已不为后世重视。至其拨乱涤污,博考治道,欲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者,后儒亦舍弃不道。故四库提要评此书,意见乃与潘氏正相反。以为:

2、A解析顾炎武主张踏实钻研学问,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因此他的对症方案就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而培养人才的方法就是“博学于文”。其实质是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

3、A.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B.完全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的是非观C.反对以孟子的是非为是非的思想D.主张是非标准应以时代变化而变化

4、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5、顾炎武毕生多次入陕,两次到富平讲学,晚年又定居华阴,并与王宏撰在华山以研究理学为掩护,商讨反清复明大计,还捐资重修了“镇岳宫”“朱子祠”“九贤祠”。

6、(2021年10月30日)

7、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他认为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钱者,历代通行之货,虽易姓改命,而不得变古”的原则,反对以帝王的年号铸之钱文。他认为“尝考之于史,年号之兴,皆自季世”,只有末世君王才热衷于把年号铸之钱文;至于所谓“论今据古,宜载年号”之说,乃是不懂得以货币为“永世流通之术”的愚昧观念。

9、于明末极诋李贽与锺惺。见卷十八本此而主严别流品。

10、进入山东公共文化云网站首页→地区切换(山东省)→(活动直播)→下拉至精彩预告→即可观看

11、(参考文献)许苏民:《顾炎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吾读《宋史忠义传》至于陈遘,史臣以其婴城死节,而经制钱一事为之减损其辞,但云天下至今有经总制钱名,而不言其害民之罪。又分其咎于翁彦国,愚以为不然。《鹤林玉露》曰:‘宣和中,……命陈亨伯以发运使经制东南七路财赋,因建议如卖酒、鬻糟、商税、牙税,与头子钱、楼店钱皆少增其数,别历收系,谓之经制钱。其后卢宗原颇附益之,至翁彦国为总制使,仿其法,又收赢焉,谓之总制钱。靖康初,诏罢之。军兴,议者请再施行,色目渐广,视宣和有加焉。以迄于今,为州县大患。……其后叶正则作《外稿》,谓必尽去经总钱,而天下乃可为,治平乃可望也。’然则宋之所以亡,自经总制钱,而此钱之兴,始于亨伯。”

13、(解析)材料中主要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西周礼乐制度中强调的是世袭制和等级制,没有孝的内容,故A排除;材料明显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故B符合;历代王朝并不是全以孝廉为选官标准,科举制以考试为标准,故C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强调孝悌早在汉代察举制就有了,故D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中的宋明理学,要求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及明清时期作为统治思想的原因.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宋明理学强调伦理纲常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14、他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之所以千方百计地要往官本位的体制中钻,就在于官本位体制中的人享有经济上的特权。在由乡宦、生员、吏胥所组成的庞大的特权阶层中,尤以生员的经济特权对民众的利益所造成的危害最大。只有废除生员制度,取消其经济特权,才能使那些没有任何官本位背景的人们所遭遇的困境和痛苦得以缓解。

15、(解析)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的思想,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所以A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新文化运动结束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不符合史实,此时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是宋明理学;故选A.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私天下”“孤秦”、“陋宋”切入,结合明清之际是儒家思想进行思考.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该题相关的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原因,代表人物及其主张都要注意掌握.

16、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表明了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经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反思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潮的涌现。这股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17、其言极足相箴砭。亭林学侣归玄恭论讲学,其言亦较亭林为正。归氏曰:

18、记河南武安、汝宁等地情形:

19、正确认识商品经济发展的二重性,确认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反对以“道德”的名义阻碍和破坏商品经济发展

20、顾炎武的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萌生了对皇权的质疑,这一点是十分大胆的,毕竟在封建主义社会,这种思想是不被允许的,而且也是离经叛道的。顾炎武反对独治,而主张众治,虽然顾炎武并没有在表面上说出反对皇权的这种话,但是他的这种主张却充满了反对封建主义专制制度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这句话就是顾炎武提出来的。

五、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1、“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论废除官本位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顾炎武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之所以痛苦不堪,还在于有一个由乡宦、生员、吏胥所组成的庞大的特权阶层,这一阶层占有了大部分的土地,却享受着免役或免赋的经济特权,而国家赋役的负担,则转移到了广大无地或少地、又无任何官本位背景的民众身上。其《生员论中》说:

2、顾炎武用历代封驳事例在各朝政治体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来很好的说明,一个政府想要维持政权的稳固,天下的稳定,在朝廷之内就必须,要有人能与君王唱反调,要有人能给君王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且要使得这些人能真正发挥,对君王权力的制约作用,就不得不用合法的制度来保障他们。

3、然则清儒所重视于日知录者何在?曰:亦在其成书之方法,而不在其旨义。所谓日知录成书方法者,其最显著之面目,厥为纂辑。亭林尝自述先祖之教,以为:

4、编审日期:20031

5、其言分汉学为三派,亦良有见地。如其所举,汉学家辟宋儒三罪,苟依梨洲明儒学案序所阐,流弊皆可免。亭林「经学即理学」之论,虽意切救时,而析义未精,言之失当,诚有如方氏之所讥者。惟以亭林与毛氏、惠氏之俦,一例以考证学者目之,亦方氏所不取也。抑「经学即理学,舍经学安所得理学」之说,亦非亭林首创。牧斋初学集卷二十八新刻十三经注疏序文作于崇祯十二年十一月已谓:

6、近来讲学之师,专以聚徒立帜为心,而其教不肃,方将赋茅鸱之不暇,何问其余?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夫道之隆污,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鄙哉硁硁,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文集卷三与友人论文书

7、A.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B.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C.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D.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8、A.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B.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C.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D.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9、有明一代,囿于性理,汨于制义,无一人知读古经注疏者。汉学师承记卷八

10、城中米珠取于湖,薪桂取于严,本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

11、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12、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空疏的学风;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13、虽然顾炎武的分权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中,三权分立有着本质的却别,但是在晚明封建君主统治的时代,顾炎武能产生任何形式的分权理念都是难能可贵,说其政治改良方案带有一些资本主义的色彩,也是对他思想超前和先进的一种肯定。

14、巡检,即古之游徼也。巡检裁则总督添矣。何者?巡检遏之于未萌,总督治之于已乱。同上

15、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盖期之以废铜。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釆山之铜也。与人书十

16、(解析)“从实际山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表明他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主张走出家门,重视实践,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17、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请采纳

18、简要回答:顾炎武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9、(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李贽、陈独秀有关儒家学说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思想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贽、陈独秀二人思想的影响。

20、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大”。据此可知,黄宗羲()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赞美老师的诗句和名言【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