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作者简介【文案100句】

2023-01-25 09:24:50

一、菜根谭是一部什么内容的书

1、2020年10月30日(以邮箱收到日期为准)。

2、征文体裁不限,随笔、读后感、散文、议论文等均可;字数不限。

3、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

4、推荐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那些句子迷。有些大学生因为专业的原因,不喜欢看小说,他觉得太冗长。喜欢看一些短小精华的东西,而此书便是你的不二人选。也是句子迷的不二之选。

5、“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省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人。”

6、作为《菜根谭》的另一突出特点,全书充满了隽永的哲理。这是由于作者洞察了社会现实而又加以深入剖析归纳所形成的深邃见地。正因为它高度概括地反映了社会诸多领域各类世态,读之常感到意中皆有、口中常无。一经其道破,即有一语中的之感。也可能这正是它历久不衰、受人重视的原因之一。

7、本书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熔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8、如论及恩与威的关系:“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9、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10、如论及忠诚处事:“簪缨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庙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又:“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11、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12、看似简单,做到很难。

13、洪应明说:“菜根味道苦涩,普通人稍尝试,就丢掉了。我觉得很可惜,所以将这些菜根腌制成了咸菜。我的菜根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我知道,美味急不得。”正是源于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后来洪应明将“菜根”二字写入书名。

14、《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熔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的格言警句文词优美,对仗工整,短小精粹,耐人寻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者在阅读此书的同时,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处世智慧,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不少传统文化精粹。本书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熔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的格言警句文词优美,对仗工整,短小精粹,耐人寻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该书问世400多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并远播海外。

15、《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

16、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17、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18、《菜根谭》将重构社会文化心态的起点放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之上。他要求人们“昨日之非不可留”,一旦坚持这些错误,不加以彻底改正,那么,终有一日,死灰复燃,阻碍自己对事理、天理的追求,因此,在闲暇无事之时,就要认真反省自己是否有不纯杂念存在。

19、王同策(1936—),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吉林大学教授,曾任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古籍研究所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菜根谭注释》《同策丛稿》等。

20、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得好,超过大家的平均水平很多,就容易招人嫉恨,一旦失利一次,很容易就会被落井下石。

二、菜根谭作者简介

1、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

2、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菜根谭

4、《菜根谭》作为一部清言集,其内容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贯穿于书中的作者的思想也并非某种纯粹的、前后一致的思想,而是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与碰撞。书中的每一条目都非常短小精悍,然而就在这惜墨如金的笔触中却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其中谚语、鄙语、典故、传说、名言警句无不由作者信手拈来。读者在阅读此书的同时,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处世智慧,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不少传统文化精粹。

5、《礼记》里讲,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6、对人生社会既有深刻认识,在处世、从事中该如何持身、待人,书中有意味深长的概括。由于所述大多从作者切身体验中来,读来平实亲切,符若合契,极易引起共鸣。

7、读后感3——作者:黄玉锟

8、如论及制欲自奋:“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又:“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

9、心里特别乱的时候,哪怕身边十分安静,内心也是十分混乱的。心里特别平静的时候,哪怕外面十分混乱,内心也是十分平和的。

10、如论及誉与毁的关系:“不虞之誉不必喜,求全之毁何须辞?自反有愧,则无怨于他人;自反无愆,更何嫌乎众口?”

11、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12、《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13、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该抱着“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明哲保身态度;有时遭受挫败,反而会使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因此遭受打击时,千万不可就此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14、如贬斥贪婪丧节:“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15、(释义)对于一切光荣和屈辱都无动于衷,永远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的花开花落;对于官职的升迁和得失都漠不关心,永远冷眼观看天上浮云的随风聚散。

16、总的来说,这本书在修身、做人、处世和治学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很质朴却很中肯,值得读者借鉴。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文采飞扬,字字句句都凝聚了作者对人、对事的精辟理解,体现了作者的博大、宽容、善良,使读者在阅读时收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带着暖意的警策,令人回味,同时,它又能为我们所用,“则百事可为”嘛。

17、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18、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可以说是儒家的基础理论。作者早年热中尘世,有切身体会,对此有深刻论述。

19、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20、(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09巧遇旧识──潜意识初探

三、菜根谭最精辟的十句话

1、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2、《菜根谭》是明代隐士洪应明所写的一本书。自出世以来,被视为处事修身之宝典。作者把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态度结合在一起,在处世、修身、做人和治学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对于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所陷入的道德困境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一本作者名不见经传、书不为众人所知,全文仅两三万字的小书——《菜根谭》,却在很早就流入东邻日本,且时下在彼更享有殊荣。企业界将其视为企业家自身修养、企业管理、用人制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必修课教材,奉为企业经营的顾问、参谋(见《环球》1987年第6期《〈菜根谭〉在日本》一文)。

4、《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5、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6、我很喜欢《菜根谭》这本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菜根谭》并不应该简单理解为鼓励人“圆滑”,实际上,他有点庄子的逍遥无为的意思,劝戒人们用放松的心情对待世上的纷争;用合适的态度消解人生的苦闷。这是一本讲究为人处事方法的书。

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8、《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佛、道三家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道家风骨,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心态和人事,悟虚妄真实之理,指出贫富、尊卑、穷达因为心念使善恶、祸福相互转换,告诫世人及时转念,戒贪少欲,取中庸之道。著作前后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反映出了不同的阅历和境界。

9、《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菜根谭是一部什么内容的书《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创作背景洪应明,生平事迹不详。据推测,他很可能是金坛县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隐士。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

10、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

11、明朝万历年间,朝纲不振、吏治腐败、流寇四起、社会混乱不堪,而随着商业大潮的荡涤,社会经济的变革,社会风气的大变,思想领域空前解放,形成了一个“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影响所及,文化界涌现出了一批性灵之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隐士洪应明。他以旁观的态度洞察世情,以自身的生活体验人生,在山水泉石间寻求雅趣,直抒胸臆,适意而止,他将儒家积极入世、济人利物的精神与佛道两家避世超俗、修身独善的思想融为一体,创作出一部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菜根谭》。

12、(释义)自己虽帮助过人,也不要常常挂在嘴上、记在心头,但若作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反之如果别人曾经对自己有过恩惠却不可轻易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则不可不立刻忘掉。

13、孑孓、仄亾、片爿:这些汉字天生一对,你认识多少?

14、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生活比较困难,当时一般人买菜都会去掉菜根,菜根苦涩又压称,他将别人丢掉的菜根腌制的咸菜,色泽黑亮,咸香爽脆。

15、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了而不受污染那就更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那就更高明了。

16、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上海图书馆藏本为362条,中间数条有合并,结尾有数条新增)。本词条照片为清刻版,以光绪丁亥年扬州藏经院木刻本为主,参以二十三年佛学书局排印本。

17、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18、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19、(营业时间:8:00一17:30)

20、“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

四、菜根谭是一部什么内容的书

1、大凡一个人,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自己独坐庭院观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皓月当空,八面玲珑,觉得精神十分舒畅,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假如这种真心能够常在该有多好,然而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于是心灵上会感觉羞愧不安,到最后才猛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

2、以恬淡的出世之心去做入世之事,积极进取而又乐天知命。

3、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4、对世相丑态的揭示与如何驾驭方面的论说

5、黄岛区双珠东路(原胶南市珠海东路)116号麟瑞广场西侧新华书店

6、《国学经典:菜根谭全集》中国古代哲学畅销书,青少年为人处世智慧书,自我修养励志书。

7、笔者感觉这本书教的是做人的大智慧,而不是那些斤斤计较的小聪明。比如它涉及到关于生活伦理思想的一些观点:一动一静的修身养性理论,体现了乐天知命、快乐怡然的养生之道和安分守己、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坚守道德、劝人善道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知行合积极的道德修养方法;内方外圆的为人处世方略,兼爱相利、修己利人的交往目的,庸德庸行道中庸的交往精神,体现了远避是非、克己忍让的人际之道等。

8、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灌足,如何超远;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鹅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9、《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

10、人生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当我们遭遇生命中挫折的时候,往往会紧张烦躁,情绪失控,口不择言。

11、《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书中的每则格言从数十字到近百字不等,共有360则。这些格言警句文词秀美,对仗工整,短小精粹,促人觉醒,耐人寻味,有着深刻的哲理。问世400多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并远播海外。《菜根谭》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既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还体现了佛家的出世思想。成为一种涉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体系。全书以追求高尚纯洁为宗旨,深者见深,浅者见浅。

12、闲时吃紧,忙里偷闲

13、一日,好友于孔兼到访,洪应明以菜根咸菜和米粥相待,于孔兼品尝后,拍桌叫好。于孔兼问其中的道理。

14、众所周知,在明清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统理学遭到普遍的怀疑和瓦解。这个时期,“百姓日用之学”开始发展,主要通过通俗的儒家观念,加以融合了道家、佛教的观点,来完善民众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是生活伦理的体现。《菜根谭》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后世评价,跟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籍还有——《围炉夜话》和《小窗幽记》,他们被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必读的三本书。

15、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16、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

17、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8、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19、(释义)一个贫穷的家庭要经常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贫穷家的女儿要经常把头梳得干干净净,摆设和穿著虽不算得豪华艳丽,但是却能保持一种脱俗高雅的风范。因此,一个有才德的君子,一旦际遇不佳而处于穷愁潦倒的景况,绝对不应该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20、《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道家风骨,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

五、董卿推荐女人必看的三本书

1、总括言之者如:“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2、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3、《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融合了儒、释、道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集人生智慧与修身养性于一体。

4、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5、《易经》是总结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就是天文、八卦、占卜。

6、品一首诗词,与古人邂逅

7、一O、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8、读后感1——作者:刘昊昱

9、(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10当灵性与科学相遇──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10、对个中道理,书中亦剖析精深:“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又:“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处得他好,他益你反深。”正因作者洞察细微,剖析精深,故而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有强烈的说服力。

11、如论及刚与柔的关系:“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12、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13、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在嘴巴里说出去的,有些事情留在自己心里就可以了。

14、洪应明,生平事迹不详。据推测,他很可能是金坛县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隐士。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

15、如论及贵与贱的关系:“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16、人的嘴巴是心灵的大门,人要表达的意见、秘密、想法都是在嘴里说出去的,如果这道大门防守不严,那么内心的秘密就被悉数曝光,这样会惹大麻烦的。

17、大千世界各类事物不减恒河沙数,无慧眼洞察,难知其底蕴。书中对此论述,最见功力。

18、如论及满之为患:“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论及名声欲望能散志招祸:“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撞击;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19、《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编的一部书,里面大部分都是为人处世的警示格言,对人的待人接物方面会有帮助。《菜根谭》《小窗幽记》《幽梦影》都是一类的书。

20、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名人读书名言有哪些【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