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名句及解释【文案100句】
一、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带出处
1、(解读)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雕:同“凋”,凋零,零落。
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6、(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7、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
8、1长风破浪①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行路难》。①(长风破浪)南朝宋宗悫(què)年少时,叔父问他立志做什么?宗悫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这两句话来表示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9、“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课本P31探究与分享)
10、(解读)出处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民权初步,孙中山为了要实现民权主义,特别重视议事法则。是《建国方略》三书之一。
11、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我们生活的好坏也是相对的,有的人一直和别人比较,心比天高,怎奈何命比纸薄?
12、(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13、(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1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5、(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7、译文:得民心的人多人帮助,不得民心的人自然没有人支持他。就连亲戚也会疏远自己。支持你的人多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1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70阅读感悟)
20、(解读)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释义: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二、老子的名言名句及解释
1、(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2、“德不孤,必有邻”(P70阅读感悟)
3、(解读)出自《礼记·礼运篇》。释义: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70阅读感悟)
6、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以下是老子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老子的名言警句精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他从"致天下之治"的政治目的出发,揭示了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一是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胡瑗认为,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培养。二是如何办教育的问题。
8、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0、(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11、言之无文①,行②而不远。
12、好(hào):喜爱。前“恶”(è):缺陷和丑恶。后“恶”(wù):讨厌,憎恨。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4、(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15、(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16、《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17、(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18、“走出户外愈远,领悟道理愈少。”(傅佩荣)这种解释似乎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但若不拘泥于习惯的话,我们似乎感到其中也透着鲜活的气息。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某个东西,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入,越来越专业,但他的兴趣和知识也就越来越集中,那么他所关注的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狭窄了。若我们承认知识是无限的,那么那有限的精力该如何分配?或者问一声,我们当前追求什么最合适?专业就是最好吗?专业就能代表我们前进的方向吗?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做人做事都应善始善终。
三、老子名言精选及翻译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5、(解读)如果天天洗涤能使面容清洁新鲜,那就每天都要洗涤干净,保持清洁、新鲜,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这句名言是商朝开国贤君汤刻在盘子上的铭文,叫“汤盘铭”。刻在洗涤的盘子上,天天可以看到,起警告、提醒、勉励的作用。这里借指要让自己的道德修养、精神面貌永远是新鲜而清洁的。日新:这里指在道德上日日更新。
6、(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8、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出自《吕氏春秋·疑似篇》。
9、出自《孟子·告子上》。①(放心)指丧失了的“善心”。“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10、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11、(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12、(解读)出自周文王姬昌《周易》。释义: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
1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4、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1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6、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8、(解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气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气学好它。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勤能补拙”,原本不够聪明的人也会聪明起来了。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四、老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1、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2、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
3、(解读)秀:出众,突出;摧:摧残。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出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6、(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8、“退”并不是指隐退逃避,消极避世,而是告诉人们在成功的时候要懂得收敛、反思,不能一味前进,而是要适当后退。
9、(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10、老子的名言无数,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老子经典名言,希望大家喜欢。老子经典名言精选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小不忍则乱大谋,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12、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13、(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14、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15、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一览表,14种标点符号47个使用方法大全值得收藏
1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17、(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1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9、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2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
五、老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1、出自《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摘自《新华词典》
2、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3、(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5、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8、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西汉•刘向《战国策》)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10、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这句话一方面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11、胡马①依北风,越鸟②朝南枝。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是对汉末无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诗的统称。这两句意思是鸟兽尚依恋故土,何况是人呢。①(胡马)北方所产的马。②(越鸟)南方的鸟。
1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3、(解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里第一次提出了“法治”的定义。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就大致包含两个意思:其是关于法治的形式方面的,即法治的条件。其是关于法治的内容方面的,其核心是严格依照良好的法律办事。
14、《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15、(解读)人生在世应当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16、(木材经过墨线量过才能取直,刀剑经过磨砺才能锋利)
17、君子慎始,差若豪氂,缪以千里①。
18、(解读)出自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当时是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19、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20、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