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成语及人物【文案100句】
一、三国演义人物对应成语
1、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智谋故事(几次主要的计策)
3、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4、(附:主要内容大纲思维导图)
5、《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6、诸葛亮,周瑜,张飞,诸葛亮,郭嘉,诸葛亮,关羽,初出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才华横溢周瑜胆大心细张飞回天无力形容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曹操独木难支关羽走麦城,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7、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8、性格: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9、刮骨疗毒(第七十五回)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斩车胄(第二十一回)挂印封金(第二十六回)武勇神威,武艺高强,有胆识,才智过人,自信
10、简述一个有关周瑜的故事。
11、关羽;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12、病入膏肓(蔡桓公)
13、“鸡肋”的故事源自《三国演义》,故事中涉及两个人物是()和()。
14、乐不思蜀(刘禅)
15、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义释曹操(第五十回)义释黄汉升(第五十三回)义重于山,舍生取义,忠义思想浓厚
17、暴殄天物(商王)
18、A、诸葛亮B、黄忠C、关羽D、张飞
19、欢迎阅读我的第1391篇日更文
20、当初, 孙权对 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二、三国演义的成语及人物
1、简述一下《三国演义》中一个与“荆州”有关的故事。
2、最能体现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情节是()。
3、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4、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
5、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它所称赞的人物是()
6、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7、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8、答案: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9、12:顿开茅塞(孙权)
10、《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
11、《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
1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3、“义释严颜”的人物是(张飞)“智取瓦口隘”的人物是(张飞)“拔箭啖睛”的人物是(夏侯惇)“火烧连营七百里”的人物是(陆逊)
14、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15、三国中有两匹千里马()();最后的主人分别是()()。
16、《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7、简述一个体现张飞“勇猛”或“鲁莽”的故事。
1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19、大闹长板桥(第四十二回)勇猛,有谋略
20、《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
三、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与成语相关的人物
1、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2、性格:虚伪奸诈,残酷暴戾,自负多疑,足智多谋,有韬略,有过人的胆识,文学修养高
3、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有名有姓的人物众多,简单来说三国之前,有吕布,董卓,王允,貂婵等等。三足鼎立:蜀主刘备,下属有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魏主曹操,有典韦,郭嘉,杨修等;吴主孙权,有陆逊,鲁肃,周瑜等。
4、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5、三国习题(带答案版)查看:
6、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7、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8、《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9、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10、扫一扫周老师拉你入南通家长交流群(注明几升几年级)!
1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诸葛亮)
12、提问变式:杜甫《蜀相》诗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引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典故?请简要叙述。
13、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
14、造句我三顾茅庐,终于把老教师请了回来。
15、怒发冲冠(蔺相如)
16、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17、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刮毒疗伤”的主要情节。
18、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19、(拼音):shézhànqúnrú
20、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
四、三国演义成语和人物
1、割须弃袍(曹操,马超)偃旗息鼓(赵云)空城计(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单刀赴会(关羽,鲁肃)危急存亡、作奸犯科、妄自菲薄、计日可待(诸葛亮《出师表》)探囊取物(张飞)如鱼得水(刘备,诸葛亮)
2、A、美人计B、连环计C、苦肉计
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学案汇总(修正版)
4、割须弃袍(曹操,马超)偃旗息鼓(赵云)空城计(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单刀赴会(关羽,鲁肃)危急存亡、作奸犯科、妄自菲薄、计日可待(诸葛亮《出师表》)探囊取物(张飞)如鱼得水(刘备,诸葛亮)其余一二楼补全
5、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
6、《三国演义》。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7、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8、《三国演义》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9、七步成诗(qībùchéng)称人才思敏捷。
10、投笔从戎(班超)
11、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1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
13、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释义: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14、造句吴下阿蒙,你还得继续努力,丰富自己。
15、初出茅庐、才华横溢、胆大心细、鞠躬尽瘁、回天无力、死而后已、独木难支,以上成语对应三国演义是:诸葛亮,周瑜,张飞,诸葛亮,郭嘉,诸葛亮,关羽,初出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才华横溢周瑜胆大心细张飞回天无力形容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曹操独木难支关羽走麦城,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16、“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17、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18、《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19、《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经典成语被我们经常引用,今天整理了这些成语与哪些主人公有关。
20、ReadGoodBooks
五、三国演义人物对应成语有哪些
1、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2、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他以军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他想,十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然而,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完成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了。
3、割须断袍 (曹操、马超)
4、(解释):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5、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
6、(拼音):délǒngwàngshǔ
7、火烧赤壁之前,周瑜和谁使用了苦肉计?
8、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9、韦编三绝(孔子)
10、力斩五将(第九十二回)骁勇善战,英勇神武
11、吕布: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12、墨守成规(墨子)
13、简述一个体现关羽“忠义”的故事。
14、指鹿为马(赵高)
15、《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16、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一生未献一计的是徐庶。
17、(拼音):gùqǔzhōuláng
18、三顾茅庐(刘备)
19、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