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堇年作品大地之灯【文案100句】
一、七堇年作品
1、被问到这十二年中,有过转型吗?回答是:“肯定会有,十几年的写作生涯,有时候觉得时间很短,有时候觉得时间很长。这么多年过去,人生也经历了各个阶段的转换,所以转型一定会有。现在的生活大概是旅行、观察、看书。我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最近在看简媜的书。简媜书中有些句子年少时读和现在重读是不一样的,比如:‘我说人生啊,如果尝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现在有更深的理解。”
2、我倒在床上蒙头痛哭了整整一天。母亲坐在客厅,也是默不作声地落泪。过了很久很久,她悄悄来到我的床边,抚摸着我的头,那么无奈,那么无奈地安慰我,又痛心地说:“不要哭了,乖,不要哭了。”
3、我比较在意现阶段,我做一本书,就把它写好。
4、七堇年,86年出生于四川,2002年某个比赛,写下第一篇文字《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这篇文章让七堇年被许多人熟知。
5、本次征文所有的来稿,读蜜传媒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十分制打分制度,初步筛选了一部分稿件后,就第一时间将这些热气腾腾的喜欢与感谢递交到堇年的手中。堇年带着无比感恩和纠结的心情,从中甄选出了10篇稿件。在此,恭喜以下十位读者朋友(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6、但是内容是永恒的,我是内容制造者。
7、《远歌》蒲宫音 著; 舞小仙 封面绘制。(4张)《最小说》2010年5月刊 (最小说&最漫画); 《最小说》2010年8月刊 (最小说&最漫画); 《最小说》2010年9月刊 (最小说)。
8、今次,留下的是《平生欢》,里面是七你的签名。
9、成长类型小说,敢于展示青春的真实
10、历经一个半月,以“你好,堇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到目前为止,终于告一段落。本次征文活动一共来稿500余篇,其中符合主题稿件的有393篇,非主题稿件107篇。为此,诚挚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对堇年的喜爱与支持。
11、索书号:I25/2475
12、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第三部长篇小说《平生欢》问世。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逾十年来,七堇年的写作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
13、但愿在有极光与灯塔的地方,我们永远是爱人。
14、有时候沿着一个陌生人的生命脉络向深处追溯,就清晰地感到每个人灵魂深处的雷同。
15、可以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七堇年创造了一种打破了散文和小说的边界、介于它们之间的新的文体形式,或可称之为“散文体小说”,这是七堇年的独有贡献。遗憾的是,她以她无意识的行为投入真情完成了这一创造;一旦她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时,已意味着昨是而今非。
16、《无梦之境》将人物设置在未来时空,借以反思现代科技带给人类的光明与阴影、冷漠与温情。
17、文笔很成熟,内容单薄,故事好看。
18、早年间,他送我一本《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书有点旧了,里面有折痕,被翻过很多次吧。内页写着一行钢笔字:一别两珍重。
19、写青春文学的作者很多,但独木舟可以说是最特别的一个。自成风格,写出来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独木舟的烙印。
20、《少年残像》的故事有些俗套,和台湾电影《盛夏光年》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小说的时间线更长一些。
二、七堇年作品大地之灯
1、个人号也开通了流量主。但是在阅读体验上不太好。我就关了。我觉得审美对我来说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好看的话,格调搭配的话,可以合作,但是基本上没有遇到,比较少。
2、七堇年:看投缘吧,开放这种可能性,基本上还是要看合作方和自己的格调搭不搭配。
3、从成名作《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开始,以关注青春成长为题,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世界成熟的思考,风格受史铁生影响颇大,偏向深邃沉静,又有鲁迅、余华的凌厉尖峰。厚实的文字,锐利的语言是七堇年作品风格之作品中也不乏显出黄碧云、张爱玲等的影子,相似的老辣和冷峻,相似的女性关注,《蓝颜》、《碧云女子》、《澜本嫁衣》、《生如夏花》等均是代表。
4、《大地之灯》长篇小说(200长江文艺出版社)《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小说散文集(200长江文艺出版社)《少年残像》中篇小说(连载于《最小说》)(200长江文艺出版社)《澜本嫁衣》长篇小说(200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5、我的目光随你的身影到处迁徙
6、在《大地之灯》中,作者在简生和母亲之间设置了一个第三者“淮”的形象。这是一个在年龄上几可以做简生母亲的女子,但她和简生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而有暧昧的关系。在小说中,这是一个功能人物,她充当的是简生母亲的替代和补充,以帮助简生顺利地成长。
7、《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小七出的第一本散文集,散文但却有情节的故事类型。
8、她寄予我的,不过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期待。期待我考上一个好大学。希望我争气。为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期待,十八年如一日地偿付着无微不至的关爱。
9、——本文选自七堇年作品《尘曲》
10、我送母亲到校门口,那时下着雨,时间已经是快十一点。母亲想让我早点回去,就说司机已经来了,宿舍关门了不好,我想也是,生活老师不太好说话,我就先回了。
11、我心想,如果那个夜晚母亲发生什么不测,那余生我如何能够原谅自己?幸而她平安无事……我不知道除了考上一个体体面面的名牌大学,还有什么能够报答母亲的一片苦心。
12、七堇年作品整理收录《七堇年的首部随笔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作者:七堇年内容简介: 本书是七堇年的首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两部分,惊蛰与清明,寓意成长与写作路途上的不同阶段;收录曾经发表在杂志上的部分中短篇作品,并加入了大部分最新创作的散文等作品。青春文学领军人物郭敬明由衷赞扬七堇年“思想深刻、文笔成熟”,远远超过作者本人的年龄和阅历。“这是一部让人惊叹的作品,也是一部异常深刻和饱满的成长记录。在众多或偏激或强说愁或疼痛苍白的青春文学领域里,七堇年的独树一帜必定引起所有人的瞩目。”《大地之灯》因为是血肉相连的亲人,所以许多话反而成了禁忌。交流是耻辱,亲近是羞耻,惟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13、有一次她借着出差的机会,又带上很多东西来看我。白天忙完事情,傍晚时才来到学校。
14、“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背起行囊,轻装简行,搭乘一辆漫长的列车,来到这座有你的城市,而你又来到有他的城市,他又在赶往她的城市……一个人生活在别处,行走在陌生的街道,寻找另一个未知的自己,触摸稍纵即逝的时光,不再害怕撕裂开内心的焦虑。这一刻,你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下一刻,我们是否会相遇?
15、多年以前,从《澜本嫁衣》,《大地之灯》开始喜欢上了七堇年,又因为《灯下尘》,《平生欢》成为了她的粉丝,她的作品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的青葱岁月。而《晚风枕酒》采用了突破性的多角度的叙事,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在文中来回穿插切换,乍看之下有些凌乱,颇有些实验性的玩味性质,或许,也可以将本书可以看做是小七尝试突破自己固有风格的代表性作品。故事中处处飘荡着诗意盎然的语言如珍珠洒落在夜空般,使整部作品熠熠生辉。尤其是对景致的描写,借景叙人,恰到好处的带出了主角们各自的坚持与不灭的梦想。整部小说像用钢琴弹奏精致的一首古典乐,在深情的音律中彼此咬合,既有庄严的友情,也有不灭的梦想和爱情。
16、在七堇年的作品中,写于十六岁前后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2007)虽多少显得幼稚而有点虚张声势,但就其在她的创作历程上的意义看却不可不提。这是作者早年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远镇》、《蓝颜》等常被评论者提到的作品,共计17篇。
17、▼七堇年2015年最新文集《灯下尘》宣传片
18、在炫酷的时代表象下,呈现对原生家庭与再生家庭、爱情与婚姻、人性善与恶等充满悖论的命题的哲性思索。
19、周六下午两点,宁波书城;
20、以成长为主题,注重反思和救赎
三、七堇年作品集TXT百度云
1、那是十八岁时候的事情。几年过去,因着对人世的猎奇,探知内心明暗,许诺此生要如此如此,将诸多虚幻的苦痛的读本奉作命运旨意……书里说,“生命中许多事情,沉重婉转至不可说”,我曾为这句话彻头彻尾地动容,拍案而起,惊怯至无路可退,相信着以自我凌虐姿势挣扎的人并不孤单。时常,我面对照片上四岁时的天真笑容,不肯相信生命这般酷烈的锻造。……但事实上,它又的确是如此的。我在对现实感受的再造与逃避之中,所体验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对苦痛的幻想。
2、一面千城,千城一面。你有多久没有离开城市了,或者说很久未离开过喧嚣的、高密集的人群了?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都有着共同点——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在彼此的青春记忆里穿梭、旅行、成长。
3、“天呐这是最大的圣诞树吗?
4、动动小手点个(在看)再走
5、在我所有的旅行当中,稻城是最荒凉的一段旅途。
6、舞小仙: 《午时风》野象小姐 著 (内附画册)
7、在我们曾经或过来的生命中,我们是否原原本本坚持了那些年少纯净的初衷,而在我们剩下的生命中,它又是否能够被继续地坚持下去,我们又是否还在为曾经的执念行走在路上?
8、《少年残像》也是很早之前的了,现在要去书店订才有。
9、在稻城的城镇上过夜。雨声如泣,天已经黑了。在黑灰色的天地间,七月似深秋,因为极度寒冷,我们遍街寻找羽绒大衣。海拔升高,加上寒冷,母亲身体严重不适。我们只好放弃了翌日骑马去草甸再辗转亚丁的计划,原路返回。旅程在此结束。带着《游褒禅山记》式的遗憾,带着上路时的失魂落魄,离开了寒冷的稻城。
10、我们都是生活的潜行者。当青春的欢歌散场,只剩座椅上的余温,是我们观赏过生命的印证。
11、这一次,七堇年呈现给读者的又是怎样一部灵魂之作呢?
12、多方面多角度描写,文字趋于成熟
13、七堇年:我是一个比较平淡的人,现在的生活都太急躁了,大家的生活路径又一致的让人觉得挺绝望的。我自己是比较幸运的一种,可以做自己擅长及热爱的事业,过着一种相对安宁和幸福的生活,挺知足的。现在的生活。
14、正因为此,收在这部集子里的作品,在文体上既非散文亦非小说。就单篇来看,其中大多归属于散文的范畴,因为它们以叙述者“七堇年”的口吻叙述,真实感很强,并非虚构类的文体(其中有些,比如《远镇》至多只能算是自传体小说)。但就整体而论,它们又非小说莫属。
15、彼时母亲想要安慰我,像是史铁生《我与地坛》中那个欲言又止的可怜母亲那样,对我说:“带你出去走走吧……老在家里这么不成样子……”
16、就它们表现的内容而言,这是成长期的少女关于成长的心路历程的写照,“记录这旅途的大部分文字,从高一到高三毕业,用了整个成长的时间来完成它”(《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自序》),里面充满了成长期的少年所特有的困惑、苦闷和思考。想要充分认识青少年的成长历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17、《花朵之蓝》:这就是成长吗?像一页页翻书的感觉。 靠近,只是因为害怕孤独。 再见。我知道,若没有离别,成长也就无所附丽。
18、这些都是中短篇散文,全部收录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里,写的都是通过近来所得的感慨,对人生或人生。自己读读吧,~她的文字美中不足的是言过其实,有些无病呻吟,写的都是心中的苦痛,我感觉她忽略了现实生活真实的苦难,一味地叙说心中之苦,虽然比那些青春文学有营养多了,但还是不够懂得生的艰辛。。
19、目前写过的书里,最喜欢的是哪一本?原因是什么
20、七堇年的作品中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厚重的人文关怀,擅长人物的内心独白和时代感的塑造,人物素描清淡却又回味悠长,现实主义风格浓烈,悲喜剧交织,笔触轻盈而内容沉重。
四、七堇年作品研究
1、katiemiao《Bookriend》
2、这也是为何我高考失落后,这么久以来无法摆脱内疚感和挫败感。我觉得我对不起她。
3、索书号:I27/716
4、七堇年:会的,看到有的时候会回复。这个不是我的职业,但是作为交流我都会去看,就跟我也会看微博一样,大家跟我聊得更多的是把我当一个受众吧,去倾诉,人真的是一个很孤独的生物,他不是说跟我聊什么,只是想倾诉一下。
5、故而在她身上集合了所有美好女性的完美品质,慈母和情人应有的品格都在她身上呈现出来:她美丽、大方、温柔、体贴和善良;她既浪漫,又现实;既有母性,又善解人意;她默默奉献,不计回报。虽然说,这是一个想象中虚构的人物形象,但因为其在简生“成长之痛”的叙述中充当的独特角色,很值得被分析。
6、在后来,经历几多追逐恋慕、浅尝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维系何等脆弱,我才惊觉母亲予以自己的那种爱意——深情至不可说——以无怨无悔的形式,默默伴我多年。
7、七堇年:更多更职业的自媒体人对这方面会比较有经验,我真的没怎么做,只是说它自己有自己的黏着群体所在,我也挺感激的,因为真的没花什么心思去做,只是写写随笔。因为都是我写的,所以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比较碎片化的就放在这里。放在公众平台上。
8、成长和青春不仅仅是表现的主题,也是审美的对象。而事实上,成长之痛在七堇年这里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在她看来,成长之痛既不可避免,又多有矫情和想象虚构的一面:它虽非虚妄,但往往在无意间被青少年夸大,因而成长也就意味着对疼痛的自恋和最终扬弃的过程。
9、只报道最有料的自媒体人
10、今晚七点,杭州钟书阁;
11、在友情、爱情的历练中,在与性格迥异的挚友的交往中,苏铁逐渐化解人生的种种迷思,最终与自我、母亲以及这个世界达成和解。与前期的作品相同的是,新书很大程度上也是七堇年少年心境的映射。
12、故乡消失在命运的交错迷网之中,他们辗转千山万水,走遍世界各地,有过失落和庆幸,经历选择和后悔。
13、(年年文笔也不错哦,在最小说上发过几次文字作品)
14、有的读者来信我也会放在文章中。近期我回复过几封写的非常好的文章,我觉得自己的读者都写这么好真是不明觉厉。
15、回复0欣赏文章《太多无常将我击溃,只有你和孤独将我拯救》。
16、本书写尽了叶一生、叶知秋两姐妹的迥然却都近乎悲哀的命运。江南古镇一起长大的姐妹花,踏入俗世后彼此体验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无论怎样努力,她们都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17、团队只是在给一些建议,现在是我在写。虽然团队很早的时候规划过一些东西,但是我觉得不能体现我的个性和我对自己的要求。怎么说呢,毕竟是一个品牌。别人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解你这个作者。有老读者也有新读者嘛,他的个性和你的品位,审美层次和喜好也是紧密相关的,创作性的东西都是自己来的。
18、那些间隙中的一块块黑暗,只能等待自己去消融。”(《大地之灯·后记》)“黑暗”不会因为“灯”的存在而“消融”,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地之灯》正是这“呈现给别人看的华丽”,而《澜本嫁衣》则是留给自己咀嚼和“消融”的“黑暗”。
19、▲四川稻城黄昏路过民居二零零五年
20、如今,她纵身扑入生活这滩烂泥,明白了生活的滚烫和脏污,容不得另一面的自己来感情用事,因为对生活来说,那一面毫无作用。
五、七堇年作品研究综述
1、我个人比较不喜欢的是她写的《一粒红尘》。感觉只有文笔能够比网络小说好一点。情节架构、深刻、故事共鸣都较以往差了些。
2、2007年1月,一位叫七堇年的年轻作家横空出世。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出版,让人赞叹于年仅21岁的天才少女所拥有的气魄与胸襟,惊艳于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老道。
3、▲甘南花湖喇嘛庙二零零五年
4、但七堇年也知道,这样的想象,其实只是一厢情愿。在稍后的《澜本嫁衣》中,她放弃了这样的想象,开始直面成长过程中残酷甚至残忍的一面。相比《大地之灯》的纯净与希望,《澜本嫁衣》则弥漫着血腥和绝望。风格上的截然不同,很难想象这两本书出自同一作者之手。但细细读来,仍能看出两书之间内在的精神上的关联。
5、而新书《无梦之境》围绕主人公苏铁和他的朋友李吉、胡骄、宁蒙等少年的故事展开,讲述了苏铁努力摆脱爱的负重,不断逐梦的心路历程。
6、不过我还是很膜拜小说中那些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优美语句,七堇年的文笔很唯美很细腻。
7、同年11月,第一部随笔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的出版,书中包含《远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等众多书写或残酷或纠结或温情或惆怅的青葱岁月的经典篇目,里面有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有年少岁月的荒诞与无羁,有美好年华的友情与温暖。她用优美文笔,唤醒了许多人正经历或曾有过的心灵悸动。
8、七堇年:还是我的读者吧,这些年来,很感激大家。先是纸上相识的一个群体,但是一直有follow我的东西。就是这种交流回复。其实他们的存在对我来说是一种无形的鼓励。
9、其中年年 被誉为天才画手。 现为上海最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ZUI)首席签约插画师
10、七堇年的文字中处处体现着思想成熟的细腻和灵性,虽然被称为“后安妮宝贝时代”的代表,不过不同于安妮宝贝的自白似的慵懒和漫不经心,七堇年的文字相对于同时期作家显得更加沉稳,通透直白。
11、从《远镇》到《大地之灯》,以至后来的《灯下尘》,原生家庭与少年成长的主题在七堇年的笔下不断出现并深化。
12、索书号:I27/1826
13、本书讲述了两代人的成长故事。雪域高原深处长大的孤儿卡桑,父母在一次朝圣的途中双双遇难;出生在北大荒的孩子简生,父母是北大荒的插队知青,在他出生之后先后被急于返城的父母遗弃,一直到十岁,才被母亲接回大城市。十九岁时简生的母亲因为受贿案件而自杀。简生将卡桑带回城市,由于父母缺席的家庭抚养,两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欠缺。在成年之后的岁月依旧伴随着内心阴影,一直都艰苦地进行自我扶正与探索。最终他们用回报或者付出的方式,获得了各自的终极救赎和解脱。
14、高考完以后,有人去了远方,有的人依然在这个城市,好像每个人都顾不得彼此相伴。在这期间,曾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所有的回忆只是被深藏,但是却永远没有办法被遗忘。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仿佛又碰到了儿时的玩伴——七堇年伤痕的青春终被时光打磨成绚烂的珍珠,带着淡淡的酒香和绚烂的爱情弥漫开来,闪烁着,滚烫着。糖化,啤酒花儿,谷物,故事就像加了酵母般层层递进地发酵着,亦如啤酒的蜂蜜色从故事中流泻而出,凝聚着无穷无尽的光泽,正如具有魔法的颜料,将我周围的一切浸染,自身却毫不消损。
15、▲四川稻城路过羽毛般的树二零零五年
16、今天开始,直到本周日,七堇年将先后在杭州、宁波、福州举办新书见面会,期待你来!
17、七堇年,1986年10月5日生于四川泸州,原名赵勤,中国作家。
18、最后,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喜爱。谢谢!
19、△七堇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
20、最小说签约插画师(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