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族及后代(89句文案短句)
曾国藩家族及后代
1、此后又有一次让他死里逃生,当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时,慈禧命令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中。曾广钧听说后,同情珍妃的遭遇,为她写下了《庚叶落祠》诗二首借以凭吊。此诗歌在京师广受赞誉,然而慈禧一直不知情。(曾国藩家族及后代)。
2、次女曾纪耀,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陈岱云的次子陈远济。但是陈家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但是曾纪耀总是牢记父训,多方筹划家务以尽妇道,还与陈家人和睦相处,虽然她一生都未生育,但是陈家人却对她依旧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她继养了两个女儿,其中次女成为了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朱启钤的第一夫人。后来,三十多岁的曾纪耀跟随自己的哥哥曾纪泽出国,39岁的时候病逝在了巴黎!
3、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纪泽病逝,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照侍郎之例赐恤,赐谥“惠敏”。
4、曾骥云是曾玉屏的第三子,一生于功名不得志,一直在乡间协助父亲和兄长主理家事。他一生无所出,后兄长曾麟书将第三子曾国华过继给他。
5、俗话说“富贵不过三代”,但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
6、我家行之,一乡风化,则强国之根,基于此矣。
7、曾广钧是曾纪鸿的长子,同时也是曾国藩的长孙。
8、 男女皆应抱至公无私的心肠,外侮自不能入,而自强不求自至矣;
9、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建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高教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10、弟:曾国荃(1824—18派名传恒,字沅甫,号叔纯)(曾国藩家族及后代)。
11、曾宝孙、曾用农等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也在他们的曾孙中出现。
12、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但他们在教育、化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实现了曾国藩“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13、次女:曾纪耀(1843—18字仲坤),适陈松年(字远济,茶陵人,好友陈源兖之子,曾随纪泽出使欧洲,幼育于曾国藩家,有隐疾)
14、次女:曾纪耀,适陈远济,好友陈源兖之子,曾随纪泽出使欧洲,幼育于曾国藩家,有隐疾。
15、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自幼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他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数学家。后世子孙中,也有多人以数学为业。
16、 《格言联壁》有云“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这五条,可以说是家族兴旺的成功法则。曾国藩家族之所以两百年不衰,正是由此而来。在曾国藩的“治家八诀”、“八本家训”和家书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17、三女:曾纪琛,适罗兆升,好友罗泽南之子,品行不甚端正。
18、将军没有种子,圣贤英雄没有种子。只要人们愿意下决心,他们就能做到
19、1946年春,湖南克强学院建成,曾约农受命为院长,曾宝荪则重建“艺芳”女校。解放前夕,两人经香港去了台湾,曾宝荪继续任“国大代表”,1978年7月病故,时年86岁;曾约农任台湾大学教授,东海大学第一任校长,1987年12月病故,时年95岁。
20、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曾纪泽为父亲曾国藩守丧期满后,承袭一等毅勇侯。
21、欧阳凝祉之女,欧阳凝祉为曾国藩在衡阳求学时的老师,其兄欧阳牧云和曾国藩亦为好友。
22、知科一得生一子,于万分忧郁之中得一届公公之喜,老怀稍纾,病亦日痊。
23、在父亲的孝期满后,曾纪泽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赴京做官。在当时清朝与俄国签订合约,割让了国家的大片领土,立志报效国家的曾纪泽得知后,十分愤怒。他向皇帝自请出使俄国,在一开始,曾纪泽的谈判极为困难。
24、姐:曾国兰(1808—1863),嫁王国九(字鹏远,号万程,贺家坳人,与国兰有二子一女,长子王临次王昆女适贺孝七之子)
25、清朝光绪七年(1881),曾纪鸿去世,15岁的曾广钧特授举人。
26、已过六十的曾国藩早已无力叱咤沙场,年高的他在儿子的陪伴下安度晚年。在临终前,他细细的叮嘱他的孩子,嘱咐他千万不要让曾家后人再上战场。除此之外,他还为子孙们留下了几句珍贵的遗嘱。
27、曾国藩可谓“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践行者了,他自身诗书礼乐无一不通,是全天下都交口称赞的才子。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个读死书的呆子,他的军事眼光和战略意识更是远超常人,他率领湘军和天平军多次对抗,在危机关头总能力挽狂澜。全心全意为国效力的曾国藩,无愧于他“文正”的谥号。
28、曾国藩亲自为他取名叫做广钧,字重伯。在曾广钧七岁的时候,曾国藩就去世了。朝廷为了表达对功勋老臣的尊重,特意加赏曾纪鸿和曾广钧举人头衔。这表示他们父子可以不经过府试和乡试就直接靠进士,虽然曾纪鸿没有用上这个福利,但曾广钧却直接用上了。他23岁就考上了进士,直接进入翰林,这个速度比曾国藩还要快五年。
29、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后,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
30、宝荪、昭檆(曾约农)还留学英国,昭权、昭桓还留学美国。曾宝荪、曾约农是同辈中年纪最大的,同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英国留学后,姐弟在长沙创办“艺芳”女校。
31、媳:郭氏(1847—19名筠,字诵芬,《艺芳馆诗钞》作者,郭沛霖之女);
32、三女曾纪琛,其丈夫是湘军早期的重要将领之一“罗泽南”的庶子罗允吉。曾纪琛嫁到罗家之后,苦日子可没少过,她经常受到婆家人的欺凌。其丈夫又是一个性情暴虐的人,所以她只能忍气吞声地过完下半辈子。
33、 此六条,于曾国藩的“看读写作”之外增加了能力训练和行为习惯训练,目的是要子孙即使脱离家庭庇荫,依旧能独立自强。更可贵的是作为女性家长,郭筠不仅摒弃了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的传统观念,赋予了家中女性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还扩展了家教的影响范围,“一乡风化,则强国之根,基于此”,把家教的功能上升至强国固根。这是郭筠对曾国藩家教思想体系的重大贡献。
34、曾国藩终生注重家庭教育,强调持家教子,修身立志,对子孙严格鞭策,不厌其烦,以身垂范,并且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据,这种独创的家教理论和方法也造就曾氏家风,使得其家族人才辈出,他的子孙后代就有是11人在科技、文化等领域具有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家族文化。
35、辛亥革命后,曾广銮退职归乡,1920年去世。
36、四女:曾纪纯(1846—1881),适郭依永(1845—18字刚基,一名立篪,湘阴人,郭嵩焘子)
37、追求仁爱则人高兴。世间万物都是来自同源,对待他人又何必分三六九等。如果对待百姓仁厚,对自然懂得爱护。那他们自然也会以礼相待,双方都其乐融融。
38、曾国藩在教育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清朝的名臣李鸿章,左宗棠,皆是他的门生。一个这样极具权势的人,却依旧低调节俭,不准家人借其名号胡作非为,是有其独到的大智慧。纵观历史,嚣张不可一世得权臣往往不得善终,滚滚长江东逝水,知易而行难。曾国藩的智慧是值得后人学习得,在此只做简单分析。
39、曾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在曾氏家族历史中。五六百年都是寂寂无闻,虽有读书人,却无人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没有。但是,这个家族能够长期延续,自然有一种家族传统在维系,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有一副对联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40、 诚如曾国藩儿子、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所书富厚堂门联“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清廉的美德,优良的家风,需要世代传承与守护,并且还应该与时俱进去完善且发扬光大传承下去。纵观曾星冈至曾国藩及郭筠数代,正是这些家规的熏陶浸润,为曾国藩家族的绵延发达奠定了扎实基础,使曾氏后裔人才辈出。
41、曾纪泽一生有原配妻子贺氏(原配)和继室刘氏两个女人,留下曾广铭、曾广銮、曾广阳等三个儿子和曾广璇、曾宝秀等两个女儿。
42、曾纪泽,字劼刚,中国清代著名外交家,曾国藩次子(曾国藩长子曾纪第在两岁的时候因得天花早殇),袭封一等毅勇侯。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也是当时秉承“经世致用”新思维的知识分子。自幼受严格教育,通经史,工诗文,并精算术,书法篆刻,善山水,尤精绘狮子,及长,因受洋务运动影响,复力学英语,研究西方科学文化。识者每以“学贯中西”誉之。
43、曾纪耀是曾国藩的次女,嫁给了父亲的好友陈源兖儿子陈松年,一生没有生育,病逝于巴黎。
44、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到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先后被委任为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等职务。
45、其实这么说未免太过偏激,能够将财富代代相传的家族不在少数,这里的财富不止是物质上的财富,精神上的财富才是让家族永葆活力的核心。就如曾国藩一族,他的子孙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家延续百年的秘密,得益于曾国藩留下的四句人生精华。
46、曾家的后人遵从这四句遗训,在各行各业都有不俗的表现。这曾国藩多年智慧的结晶,确实是后人享用不尽的宝藏。
47、曾国藩的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的篆刻书法家,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除此之外,曾家子孙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如曾国荃、曾纪泽、曾纪鸿等人更被后世以书法家视之。
48、曾国藩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但他却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了能够世代不朽的真正财富,这就是以家书为体的曾氏家训。所以,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让曾家长盛不衰的家训到底藏着什么密码。
49、妹:曾国蕙(1814—1864),嫁王待聘(又名王率为王国九排行兄弟)
50、曾纪琛是曾国藩的三女,嫁给了湘军重要创始人之一罗泽南的儿子罗允吉。
51、诚如曾国藩儿子、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所书富厚堂门联“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清廉的美德,优良的家风,需要世代传承与守护,并且还应该与时俱进去完善且发扬光大传承下去。纵观曾星冈至曾国藩及郭筠数代,正是这些家规的熏陶浸润,为曾国藩家族的绵延发达奠定了扎实基础,使曾氏后裔人才辈出。
52、女婿:袁榆生(字秉桢,湘潭县人,袁漱六之子);
53、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54、A、要坚持锻炼身体。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紧时间学习。
55、曾国藩一生有着3各个儿子和6个女儿。除了夭折的一儿一女之外,其他的儿女经过他的悉心教育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过代代的繁衍,现在曾国藩一系的后代已经到了第八代了。让人惊奇的是,曾家的子孙一直都严守着曾国藩的教诲,纵使已经绵延8代,依然家风严谨,有二百多人都在不同的领域中对国家有着突出的贡献。
56、曾国藩所说的“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这种现象,在大户人家,尤其是富贵人家,确实特别多,这些人家的子弟可以说吃穿不愁,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自然就为所欲为了,这样的话,带来的流弊不可胜数,一个家族就被这些人给败掉了。
57、五女曾纪芬,可以说是曾国藩的几个女儿中才华横溢的一个,尤善诗文,晚年时自号崇德老人。 曾纪芬的丈夫聂缉椝(曾担任浙江巡抚),其家族还是当时衡山地区的名门望大族。
58、 男女皆应知俭朴,每月所入必敷每月所出,人人自立一账簿,写算不错;
59、曾国葆后裔中有十余人进入军界,其中五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曾广泰和曾广荣在国民d军中先后授予少将军衔。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朴,曾任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副局长。
60、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作为长子长孙,家族里很重视对他的教育。
61、1949年春,宝荪与约农应印度甘地和平会议之邀,前往印度参加这次大会。1950年3月回到香港。当年十一月,受孙沂先生之邀,宝荪与约农于1951年动身到了台湾。到了台北不久,曾约农接受了台湾大学的聘请,出任英文教授,并做了台湾东海大学第一任开办校长。宝荪未担任任何职务,只是加入中华妇女祈祷会。
62、曾国藩一生共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其中大儿子早早的就夭折了,二儿子曾纪泽成为了晚清著名的外交家,小儿子曾纪鸿则成为了优秀的数学家,可以说是两个儿子都是学有所成,成为了国家之栋梁。
63、曾宝荪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4岁的时候开始接受最早的启蒙教育。长大后,曾宝荪的祖母郭氏不赞成她读八股文,也不愿意两个孙子约农、昭权去考秀才,却要孩子们学习外国文字。当时正是留日高峰,所以曾家也聘请了一个日本人教日文。
64、女婿:罗允吉(1846—18字兆升,湘乡人,罗泽南子);
65、曾广铨生有曾约农、曾昭润等两个儿子和女儿曾宝荀。
66、此六条,于曾国藩的“看读写作”之外增加了能力训练和行为习惯训练,目的是要子孙即使脱离家庭庇荫,依旧能独立自强。更可贵的是作为女性家长,郭筠不仅摒弃了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的传统观念,赋予了家中女性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还扩展了家教的影响范围,“一乡风化,则强国之根,基于此”,把家教的功能上升至强国固根。这是郭筠对曾国藩家教思想体系的重大贡献。
67、子:曾纪鸿,数学家。(妻郭筠,同年进士郭沛霖女儿。)
68、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8年入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1950年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1952年获硕士学位。七十年代起从事味道化学和甜味剂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著有《味觉的分子识别》。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69、曾纪静是曾国藩的长女,嫁给了父亲的同乡好友袁芳瑛儿子袁秉桢,一生没有生育。
70、男女皆应抱至公无私的心肠,外侮自不能入,而自强不求自至矣;
71、四女曾纪纯,早年的时候被曾国藩许配给了自己的好友郭松涛的长子郭依永。婚后两人的感情也算美满,不久之后便生了孩子。但谁能想到,三年之后,郭依永便英年早逝,结婚仅三年的曾纪纯一下子成了寡妇。丈夫死后,曾纪纯的身体也日渐虚弱,在她3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72、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73、道光六年(1826年)春,曾国藩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1830年),曾国藩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74、曾国藩曾经多次与其弟曾国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75、在此四者对比之上,曾国藩申述道:“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
76、曾国藩将“勤、孝、俭、仁、恒、谦”六项内容,通过训教、信教、言教、身教、事教、师教等六种方法,全面深入地传授到子女身上、灌输到子女心中、融化到子女的血液里。
77、在教育子女方面,曾国藩一直追求“勤奋、孝顺、节俭、仁、恒、谦”。
78、曾国藩只要跟纪泽、纪鸿等子女在一起时,总是精心指点做人之道、读书之方、习字之法,无微不至。
79、子女的教育是经常性的,不是偶然性的。偶尔的教育肯定没有效果,子女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曾国藩后来把子女带在身边,就是要勤教,把教育子弟作为常课。
80、四女:曾纪纯,23岁守寡,适郭刚基,好友郭嵩焘之子,其人颇有才气,可惜早亡。
81、这样说大家可能觉得曾国藩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但是贵人只是他人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他的个人品质。曾国藩在此后的日子展现了非凡的能力,查办了许多满人的一品大员,平定太平天国的军队,这都是当时汉人不敢为之事,到后来与穆彰阿贪污腐败的对抗,当极有说服力的证明了曾国藩是一个智勇兼备之人。更为难得是,曾国藩的清廉与低调,官已至二品大员,却依旧过得节俭寒酸,不与人争长短,但在关键事物上,绝不退缩。正是有了这种出淤泥不染的本事,曾国藩赢得满汉人士的敬佩,纵然朝代更换,曾国藩依旧是国之柱石,得到重用。
82、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子孙善待他人,从而获得真正的朋友。
83、曾家是一个大家族,曾国潢没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务。曾国藩嘱咐这个弟弟,要好好读《父子宰相家训》,说,“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认为这是修身齐家的典范。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风和家训的重视。
84、子:曾纪泽(妻贺氏,贺长龄之妾所生。继刘氏,刘蓉之长女。)
85、曾广銮只留下一个女儿曾宝苏,后来去了美国。
86、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1)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87、而说治国,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对晚清政权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正是他建造了中国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了首批赴美留学生,还兴起了众多的实业。再说平天下,曾国藩创立湘军,在两次鸦片战争大背景下,依然靠着自己的能力将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剿灭。
88、 两百多年来,自曾国藩以下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曾氏家族至今190余年间,绵延至第八代孙,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有近两百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众多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其中取得博士、硕士和获得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多达百余人,构成了一个名声远播的华夏望族。(曾国藩研究会办公室刘建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