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主张(52句文案短句)

2023-03-07 16:51:59

孔子的思想主张

1、孔子认为,礼是每个人在现实社会的立身之基,“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孔鲤时也提到:“不学礼,无以立。”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礼的约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孔子本来就怀有济世理想,五年的从政经历乃是他济世理想的成功实践。实践的成功使得他在鲁国受挫后信心满满地开始了周游列国游说仁政理想的征程。适逢周朝封建统治分崩离析,走向“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孔子以周礼捍卫者的面目出现,“知其不可而为之”,以“仁”为本,要求“克己复礼”。这就注定了其屡屡碰壁的不幸命运,最后不得不放弃从政理想,投身到周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培养弟子的教育事业中。他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路》)孔子关于外王之道的学说颇为丰富,其仁政思想成为后代守天下的指导方针,所以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孔子的思想主张)。

5、孔门贤人弟子众多,可是孔子却独许颜回为“好学”,颜回以外,则“未闻好学者也”,这再次证明了孔子的确把“好学”看成非常重要而难得的品质(德性)。

6、赞成敬鬼神,对鬼神既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

7、朱熹《论语集注》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所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孔子解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忠恕违(离)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也是同样的意思。可见,“恕”即宽容别人之意。《宪问》谓之“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公冶长》谓之“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要之,“仁”者“爱人”,应将对自己的爱扩展到对他人的爱。正如董仲舒所解释:“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⑥(孔子的思想主张)。

8、仁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如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12、第三点是尊义。利和义的关系怎么处理,是人类文明永恒的道德主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基本的价值问题就是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孔子就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的分别,不是地位上的分别,而是道德觉悟、道德认识、道德品质上的差别。同时也讲“君子义以为上”,“义以为上”就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把义放在头一位。如果说中国的道德思想史里面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义利之辨的话,那这个话题是从孔子开始的。后来《礼记》还引用过孔子的一些说法,比如“忘义而争利,以亡其身”,就是说你总去争利,最后的结果是家破人亡。到了孟子,更加重视义和利的关系,把尊义的这一面也大大地发扬了。到了汉代,董仲舒明确强调儒家的义的立场和利的追求的对立,明确把利解释为功利,提倡“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那就是说,道义和功利一定得区别开。

13、一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削减苛捐杂税,使人民得到宽和惠。

14、①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5、④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6、以上是我给大家做的关于孔子思想价值的一个简要报告。我们可以这样说,孔子思想的主要精神可以用“崇德”来概括,“崇德”的具体表现就是坚持道德重于一切,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主张他者先于自我,强调道义高于功利,以中庸排斥极端,以和谐取代冲突。这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也必将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继续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

17、  孔子以积极的济世理想,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颜渊、曾参、子夏、世硕、宓子贱、漆雕开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代表。颜渊是安贫乐道的楷模。曾参是孔学的直接继承人,孔学经他的《大学》传给孔伋。子夏深得孔子编订的《春秋》微言大义,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穀梁赤与公羊高,二人记录成书,即《春秋穀梁传》和《春秋公羊传》。世硕、密子贱、漆雕开是孔子弟子。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世硕、密子贱、漆雕开将“习相远”发展为“性相远”,提出有善有恶的二重人性论。《韩非子·显学》记载: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有漆雕氏之儒”,这“漆雕氏”即漆雕开。王充《论衡·本性》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23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这有善有恶的人性论,后来成为中国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论。(11)(P23-28)

18、第养成“克已忍让”美德。孔子认为,在权力等各种利益面前礼让,是最高尚的道德的体现。“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能不计个人得失,“让”字当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即使是面对政治权力,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以“让”为先,所以,孔子对于泰伯不肯做天子而逃于吴的传说推崇备至。

19、(释义)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

20、③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

21、(释义)孔子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22、任何一门思想都不是凭空而产生的,想要成一家之言,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创立者资质要好,就如佛家所说的“慧根”,参悟能力学习要强,这要天赋。其次是要有好的导师,“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好的导师引导能让创立者少走弯路,学习更有方向和成效。第此外创立者本人也要刻苦,俗话说“勤能补拙”,先天条件好,又加上刻苦努力,这样的人不成功也难呀。第特殊的时代背景,所谓时势造英雄。综合分析孔子思想形成,也是如此。

23、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以身作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问题,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礼的“亲亲”原则,主张让非贵族出身的贤才也能参与国政。后人把这种主张叫做“人治”或“贤人政治”。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24、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5、崇德就是始终要把道德放在首要的地位,不管是政治、外交、治国理政、个人修养,都要以道德价值作为根本力量,把道德价值作为处理、评价一切事物的根本依据。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领导国家,用刑法管理国家,人民可以服从。可是在这样的社会里呢,人没有道德心。如果用道德、礼俗来领导国家,人民不仅乐于服从而且变得有道德心。孔子,他不相信强力、暴力的政治能够成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孔子的理想就是要用道德文化的力量,用非暴力、非法律的形式来对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和领导。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以德治国”。孔子谈到国家、谈到社会、谈到个人时,处处体现了崇德的精神。

26、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很重视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提出为政在人。

27、孔子认为君子就是道德高尚的人,那道德高尚的人的特征是什么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义。孔子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义为上,以义为先,而不能够以利为上,以利为先。从孔子开始,到先秦后期,到汉代儒学都坚持这个立场,坚持道义高于功利,都把追逐功利的人看作小人。义利之辨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偏好。每个文明里面都有它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一种价值上的偏好。偏好就是谁比谁更重要,义利之辨就强调义比利更重要。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偏好。孔子、他的学生、后学在不同方面都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比如《大学》里面讲“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这个以义为利的思想,就是对前面讲的义利之辨、义利关系的一个表达。儒学不是不讲利,而是把对义的追求看作是最根本的利。国家不能只追求财富、强大这样的利益,国家要把对道德的追求看作最根本的利。

28、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29、这里显然讲了好几个方面,如默而识之属思,诲人不倦属教,但“学而不厌”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确是一致的,体现了一种对学习活动的无条件的喜爱。这里“爱学”“好学”正与“爱智”成为对比,所以,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31、(9)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

32、(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

33、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以身作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问题,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礼的“亲亲”原则,主张让非贵族出身的贤才也能参与国政。后人把这种主张叫做“人治”或“贤人政治”。孔子的简介孔子,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4、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35、(释义)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6、  首先,“爱人”意味着“爱人”高于“爱物”,重点是以人为本。《论语·乡d》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里马多人少,失火后马肯定死伤不少。当时的马很重要,好马也很名贵,远比马夫值钱。但孔子只关心马夫的安全,而不问马的死伤情况,说明在他心目中“人”比“马”更重要。朱熹注解说:“盖贵人贱畜,理所当然。”孔子“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及问”。(8)孔子之后,吕不韦据此重新界定“仁”的涵义:“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9)(P807)“仁于人”而不“仁于物”,尚可称“仁”;如果仅仅“仁于物”而不“仁于人”,就决不能叫“仁”。在仁爱中,“爱人”比“爱物”重要得多。

37、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8、(释义)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39、  “仁”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孔子说:“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孟武伯曾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在大国中让他管理军事,是一把好手,但是不是做到了“仁”则不好说。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冉求这个人可以胜任在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拥有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是不是做到了“仁”,也不好说。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孔子答:“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公西赤可以胜任朝廷的礼宾官,但是不是做到了“仁”,同样不好说。子张曾问孔子:“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喜形于色;几次被免职,也没有表露怨恨。每次被免职,总是把自己负责的政事与接任宰相做好交接。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忠矣。”又问:“仁矣乎?”孔子答:“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齐大夫陈文子抛弃四十匹马的家产,离开齐国。可到另一个国家,发现那里的执政者与齐国的崔杼差不多,就离开了。但到了另一个国家,仍然发现同样的情况,又离开了。你看这人如何?孔子说:可称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称得上仁吗?”孔子说:“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孔子曾感叹:“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孔子被后人奉为“圣人”,不过他自己很谦虚。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所以孔子讨论的内圣之道,主要体现为君子之道。“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比于是,颠沛必于是。”“苟志于仁矣,无恶也。”⑩“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只要坚持努力,最后总是能达到仁德君子的境界。

40、中国在历史上往往被称为礼义之邦,不是礼仪之邦。礼仪之邦突出的是礼节仪式、好客精神等等。但是礼义之邦中的礼义,要突出的是道德的本质。它强调了中国这个国家,具有成熟的道德文明。把中国叫礼义之邦,就是要指出中国所在的这个文明,是一个高质量、高层次、高级别的道德文明。我们可以说,道德力量就是中华文明最突出的软实力。那么孔子思想有哪些内容呢?以下就围绕刚才讲的价值理性、道德文明,简单地谈五点。

41、作为政治家的孔子:论尚仁、重德、明礼的为政之道

42、  “爱人”必须从对父母长辈的爱和对兄弟朋友的敬做起,所以“仁”包含“孝”“悌”,“孝”“悌”是“仁”的出发点。有子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这样教导弟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孔子还具体解释了“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不仅包括对父母物质上的赡养,而且包括对父母精神上的敬爱,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对父母精神上的敬爱,集中表现为对父母之命“无违”,表现为对待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宰我认为为去世的父母守丧三年时间太久,这个制度不可取:“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认为可改为“一年之丧”,孔子批评他这是“不仁”(《论语·阳货》)。由于“仁”可包含“孝”,所以孟子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孟子·梁惠王上》)。

43、“举贤才”主张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国家各级官吏应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论语•子张》载孔子的学生子夏的话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这段话有助于理解孔子举贤才的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进入仕途的人们,在有余闲的时候,应该学习一些知识,而那些学有优长的人们则可以出仕做官。这一主张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强调有良好学识的人可以做官,士人应该把为国家服务作为生活目标;另一方面,也涉及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官、掌握权力的问题,孔子的主观愿望是由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来掌握国家的权力。

44、他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45、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46、《论语•子路》载,孔子的学生仲弓为季氏宰,问孔子如何才能处理好政事,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即当政者应该率先垂范,赦小过就是对人要宽容,孔子把举贤才放在与这两个方面同等的位置上,可见他对于人才问题的重视。

47、在历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在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方面遐迩闻名。孔子办学是政治家办学。他所选编设置的六种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服务的。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取得了新的成就。更为可贵的是,孔子办学主张“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

48、“忠恕”的基本精神是恰当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在社会交街中,把他人的利益摆在自己的前面,凡是自己想要获得的利益,应该让他人先获得,“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少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9、作为教育家的孔子:论教育的目的、内容、理念、方法

50、孔子还有一位圣人导师老子,道家的创始人。公元前508年,孔子带着弟子南宫叔敬游历到周都洛阳,参观周朝的文物,在这里孔子得到老子的当面教诲,分别时,老子送给孔子的话是“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51、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老师的成语(55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