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语录大全(72句文案短句)
佛经经典语录大全
1、饿时粗茶淡饭亦是人间美味饱时山珍海味亦可弃如敝履
2、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4、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5、心要随境变,境会跟着变,保持好心境,善待好生命。
6、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佛经经典语录大全)。
7、4)行为言语显现精神文化的内涵,培养宽大的心量,心量大才能发挥大爱,能原谅别人就是最有福的人。
8、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9、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10、※众生及诸法,非以入无余涅槃时乃空,从本以来常空。佛经中的经典句子您好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11、15)若人作善己,应复数数作;当喜于作善,积善则受乐。善业未成熟,善人以为苦。善业成熟时,善人始见善。
12、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3、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当你回归内心的安宁,不再计较得失,不再挑剔他人,便安住在圆满中,当下即是归处。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给的,内心满足即圆满;若内心不知足,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所谓圆满不是没苦乐,而是苦乐随喜,悲喜随缘。
14、27)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15、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8、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19、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0、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1、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22、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23、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24、佛曰: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26、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8、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9、佛曰: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0、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3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2、3)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33、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4、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35、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36、心善自然美丽,心真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澹泊寡欲可以养神,宁静致远可以养志,怡情适性可以养和,观空自在可以养心。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个人生。
37、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38、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9、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40、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佛经中的佛语经典语录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41、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是随顺因缘,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
42、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43、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4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寻几句佛经或哲理的句子,作纹身用,要藏文或者梵文想纹身,寻几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在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以上三句摘自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楞严经》。佛经中最经典的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45、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46、4)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47、人来人散,多少珍惜,多少原谅,多少的孤独,多少信心,多少敷衍,有一种懂,也有一种失去,慈悲也好,温暖也好,总有失落,也有无奈。
48、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49、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50、1)怎么调御自己的身心呢?就是在处于感官快乐的情境时,静心观照守护自己的心,别让感官刺激侵入……把自己从外在的诱惑中救出来。
51、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52、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53、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54、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感觉很不错的佛经语句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55、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紫云轩
56、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
57、如果有缘,何必离别,如果无缘,何必再见,只是人生的束缚,内心的约定,最后的流星赶月。
58、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59、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0、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61、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62、 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63、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64、在我们看来,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可能会误人子弟。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65、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66、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6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8、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9、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70、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71、红楼:有个知己那叫一个酷,娶老婆简直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