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资料100字(56句文案短句)

2023-03-10 13:58:08

巴金的资料100字

1、她是封建迷信的殉葬者。典型的贤妻良母,为自己所爱的男人付出一切,最后难产而死。 

2、巴金与邵洵美的另外一桩书缘,是邵洵美创办的第一出版社为巴金出版了《巴金自传》。这是“自传丛书”的一本,邵洵美听了胡适鼓动,认为“中国缺乏传记文学”,便起意出版“自传丛书”,这套书实际出版了沈从文、张资平、庐隐、巴金和许钦文的五种,邵洵美为《巴金自传》写出版介绍是这样:

3、贤良江,又叫边海河,位于北纬十七度,属越南广治省。河上有贤良桥,1952年由法国殖民者建造。1954年7月日内瓦协议以后,成为越南南北方临时军事分界线,也叫“十七度线”。1967年越南战争期间,被美军完全摧毁。

4、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5、孔教会的会长,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同时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6、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7、封建家长的代表,觉新、觉民和觉慧的爷爷。以封建的礼教专制地管理大家庭,给年轻的一代和下层的仆婢带来种种的不幸,但最后在克安、克定的不肖和觉民、觉慧的反抗中走向灭亡。

8、二月十一日  (晚上)从联播新闻中又听到越南南方人民武装炸毁归仁美军宿舍的捷报,真了不起。

9、一连两天,上海市二百多万人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举行强大的示威游行,坚决支持越南人民。“打倒美国强盗!”“美帝国主义从越南南方滚出去!”的怒吼响彻云霄。我高举着“越南人民必胜!”的旗子,和示威群众一同前进,我深深感觉到我们中越两国人民真是心连心的好朋友,真是比骨肉还亲的好同志。我多么愿意我能够再到洞海市和永灵区,向那里的越南兄弟祝贺他们连续打落入侵敌机的辉煌胜利,而且留在那里同他们并肩战斗,打击侵略边境的敌人。我的心又飞到英雄的越南人民中间去了,我仿佛又见到了贤良桥头迎风招展的特大金星红旗。

10、“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开幕式

11、  这是1947年7月15日,汪曾祺向沈从文汇报与黄永玉初次见面的一封信。张新颖教授通过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中零散的片断和汪曾祺同时期的书信、散文,相互对照,“生动新鲜”地还原了黄永玉和汪曾祺的那段“上海光景”。

12、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2003年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2013年11月25首次与观众见面。《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

13、在越南访问时,巴金“在紧靠十七度线的永灵住了三天”,“一位上尉同志陪我在贤良江边走了两个半天”。他在贤良江边看到的是:“平静的江水明明给人分割成了两半,美丽的土地给切断了,和睦的家庭给拆散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贤良桥分割了越南民族,分割了越南人民的心,巴金切身体会到越南人民对国土分裂的悲痛和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他在越南很快写成《贤良桥畔的金星红旗》(刊1963年第9期《人民文学》),把自己的万分感慨和对越南人民的爱写进文字中。

14、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15、● 开启2021|与您共享流转于巴金故居的四季变换

16、从日记和《怒火》文中发现,巴金“熟悉”洞海和永灵,因为他曾访问过越南。1963年,越南战争正处于第二阶段,中国作协安排巴金去越南访问,同行的是山西作家李束为。巴金一行于6月10日从北京飞抵河内,7月17日回到北京。在越南的五个星期里,巴金到过河内、洞海、永灵、海防、贤良江、下龙湾等地,与当地作家座谈交流外,还访问了许多民众,包括战士民兵。

17、这次访越归来后,巴金写过多篇越南战争题材的散文,如《越南青年女民兵——答越南南方诗人江南同志》(刊1965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炸不断的桥——再致越南南方诗人江南同志》(刊1966年3月6日香港《文汇报》)和《重访十七度线——再致越南南方诗人江南同志》(刊1966年《人民文学》三月号)等。据巴金1966年日记,4月27日写完《炸不断的桥》“代序”和“后记”,29日校改完其中几篇文章,5月3日把《炸不断的桥》原稿14篇交给胞弟李济生转上海文艺出版社。“原稿”14篇是1964至1966年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散文,巴金拟编成一册单行本,“没有想到不久我就进了‘牛棚’”,出版一事自然没了下文。巴金1991年6月28日在给《巴金全集》编辑王仰晨的信中说到《炸不断的桥》的篇目(含附录共11篇),其中“代序”即为《并肩前进——答越南南方诗人江南同志》(刊1964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但未见《贤良江边的怒火》一文。

18、对于梅的不幸,觉新确实负有重大责任。梅对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做出过一点点主动的努力。在攸关自己一生幸福的大事上,她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训而不敢僭越一部。

19、  刚刚发了信,就接到你的信。慰甚。手中无存稿,稍暇,当另撰奉耳。我的痔疾见好。胃肠亦有进步,唯心情不佳,总难免郁郁。

20、第10卷《将军.沉默.沉落.神鬼人.长生塔》

21、  小时候,没有书看,可看的电影也不多,有一些电影三天两头地重复放,其中就有《英雄儿女》。于是,这片子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中占据着一个很显要的位置。再加上,男孩子,打打杀杀,乃是先天喜好,少不得也在我们家房东头的地瓜地里,学着电影里王成的样子高喊:“向我开炮!”我完全不知道,这个电影是根据巴金先生的小说《团圆》改编的,就是知道这些,我也根本不清楚“巴金”是谁。后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作品,《团圆》虽然也读过好几遍,但是,也没有特别注意它——巴金先生一生写的作品太多了,重要作品也很多,相比之下,《团圆》并不光芒万丈。然而,今年接二连三有媒体的朋友来采访,围绕着《团圆》谈论不休,甚至还想探听到某些传奇故事。作家写作,是坐在书房中的寂寞又辛苦的劳动,哪来那么多传奇故事呢?娱乐化的思维渗透到对历史的叙述中,仿佛一切都成了宫斗剧,这未免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关于《团圆》,倒是有故事可说,不过,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传奇”。

22、巴金的父亲在广元县被人称为“青天大老爷”,在二堂公案前审理案件时,小巴金偷偷地看见他的父亲穿一身奇怪的衣服,两边站了几个公差,手里拿着竹子做的板子。当听到威严的吼声,小巴金就知道在审理案子了,就趁机跑到二堂上去,悄悄站在公案的旁边。看跪在下面的犯人。有时,在审问过程中小巴金见到父亲的脸色变了,或声音变了,紧接着父亲就会猛地把桌子一拍,大声喝道:“你胡说,给我打)于是三四个差人把犯人按倒,脱下裤子露出屁股,差人便一一二十地打个不停。然后犯人总爱说:“青天大老爷,小人冤枉啊)?差人停住了板子说:“禀告大老爷,已经打了一百一了。”犯人的屁股早已由红变成紫色,出了血,烂了皮肉。最后招了还给大老爷谢恩。有时,有的犯人再挨打时依旧喊“冤枉)小巴金心想“放了他吧)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母亲。一个下午,房里没有别人的时候,小巴金的母亲温和地对父亲说:“你以后问案,可以少用刑,人都是父母养的。听犯人的叫声心都紧了,一晚上没有睡好觉,你不觉得心里难过吗?”从那以后,小巴金就不曾看到父亲对犯人用重刑了。但是打板子的事还是时有发生。一次,过年时,仆人们在房里推牌九输银元,小巴金的父亲派人捉赌,把赌具全丢进了厕所里。把赌头刘升和何师傅抓了起来说:“这还了得,把赌场设在衙门内”,并吩咐差役把跪在地上求饶的刘升和何师傅打了二十个板子,才勉强了结此案。

23、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24、2005年1月5日上午,上海市文联发动上海文艺界近300位着名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向海啸灾区捐款,得知此消息,刚刚度过101岁生日的巴金托人两次共送来6万元,代表这位老作家前去捐款的人留下的签名却是“上海作家李尧棠”,这正是巴金老人的真名。

25、WENHUI BOOKREVIEWSINCE1985

26、二月十六日  (晚上)校改《贤良江边的怒火》。一点改完。

27、“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

28、《繁星》的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29、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 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30、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

31、再有就是自我欺骗、粉饰太平的人性特点。这一点在《随想录》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文革”时期,人们习惯了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似乎假话说得多了就会变成真的,假话说得多了中国的面貌也会随之变得焕然一新了一样。所谓的“破四旧”,把西方的名著译本也划归此列,似乎把外国的书都烧了,自己的书就永远是最厉害的了一样,非常滑稽可笑。但是就是这么可笑的事情,却造成了重大的灾难,毁了成千上万的书,害死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究其原因,就在于不止是一个人或者少数的几个人进行了所谓的“自我欺骗”,而是无数的人想要一起粉饰太平,并醉心于这种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中,这不得不值得我们警惕。

32、歌剧版《骆驼祥子》是国家大剧院第五部原创中国歌剧,创作过程用时三年,是国家大剧院联手作曲家郭文景、编剧徐瑛、新锐导演易立明,集成创作打造的一部充满地域风韵的老北京经典题材作品。

33、蒋楚婷 jct@whb.cn   朱自奋 zzf@whb.cn

34、      如要购买《寻找》一书,在以上网店输入:《寻找》张贵清

35、原名钱梅芬,觉新兄弟的姨表兄妹。与觉新青梅竹马,相互爱恋,但因家长之间的矛盾而被拆散,后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因婆家对她不好,在娘家抑郁而死。

36、——《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里的叙述及其他文字

37、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

38、在父亲的衙门里,小巴金的生活带着许多奇幻的色彩。他从小跟父亲走过川北广元不少的高山大川,看见过好些不寻常的景物。仆人轿夫之类的下人几十个,来自四面八方,相识的、不相识的都和平地生活着。因为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一旦触怒主人就不知道第二天会怎样生活下去。这些都引起了小巴金对他们的同情,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童年的一部份,深深受到仆人们的热爱。他还常在马房里、轿夫的床上、烟灯旁,看瘦弱的老轿夫抽大烟,叙述他青年时代的故事;和“下人”们围在一起烤火,席地而坐,听叙述剑仙侠客的故事。就这样,一度时期小巴金梦想长大以后做一个侠客,没有家庭,一个人一把剑飘泊四方,劫富济贫……

39、《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

40、薛伟平 xuewp@whb.cn  金久超 jinjc@whb.cn

41、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中国民生银行独家赞助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是国内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以百集的规模拍摄40余位20世纪中国文艺领域的杰出代表——

42、一天傍晚,楼梯传来巴金沉重的脚步。萧珊和养子绍弥迎了上去,只见他提着两大包刚买的书,气喘喘的。萧珊问道:“又买书了?”“嗯,当然要买书了。”巴金回答道。从来就十分尊重,也什么都依着巴金的萧珊,这时说了一句:“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巴金问也不问家里到底还有多少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就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

43、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只剩下57元银元。萧珊从菜场买来价廉的小黄鱼和青菜,用盐腌起来,晾干。每天取出一点,就算全家有了荤腥蔬菜吃了。这两只菜,竟然支撑了全家半年的伙食。

44、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45、曹禺:“我怀念北平的三道门,你住的简陋的房子。那时,我仅仅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无名大学生,是你在那里读了《雷雨》的稿件,放在抽屉里近一年的稿子,是你看见这个青年还有可为,促使发表了这个剧本。你把我介绍进了文艺界,以后每部稿子,都由你看稿、发表,这件事我说了多少遍,然而我说不完,还要说。因为识马不容易,识人更难。”

46、  也是冬寒瘆人的新年来临时节,1956年1月,巴金在给小朋友祝贺新年的信中热情洋溢地写道:“你们会看见这一年里我们的国家将要变得更美丽、更可爱……努力地学习吧……”字里行间透露着作为父辈和长者的慈爱。

47、《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分化与衰落,以及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

48、2003年11月2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题为《世纪巴金》的个性化邮票,以纪念中国文坛泰斗巴金诞辰100周年。这套邮票采用巴老照片为封面,邮票图案以“中国结”为主线,将12幅巴老不同年代的照片分为4组,每组中有一枚为巴金手迹“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其余三枚则为巴金晚年工作和生活照片。整版邮票的衬底上方,印有巴金手迹“人活着不单是为了自己,我们写作也不单是为了自己”和“巴金感谢你们”。邮票金色的封套上,是巴金在鲜花簇拥中笑对新世纪,内衬则是巴金简历和《随想录》中《没有神》一页的手稿影印。这套个性化邮票仅发行2000套,已经成为集邮爱好者争相收藏的藏品。

49、《随想录》虽然主要是巴金先生针对“文革”时期的故事写下的随笔,但是其中展现的人性的许多弱点在现在依然存在,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反思“文革”产生的原因,更有助于我们从中深挖人性的弱点,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本书其实是剖析人性、洞察人心的一把利剑,我们应将其时刻高悬于顶,借以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警钟长鸣。

50、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代表作《家》《寒夜》《随想录》等。

51、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

52、《百年巨匠》系列丛书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教材,连续两年被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发放到全国近300所承接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演出的高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d员网”,也将《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一部纪录片和书籍作为视频教材和知识讲座内容。

53、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波,近年来以极大热情创作了一批歌颂中华现当代优秀人物的水墨肖像画,有科学家、医学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学术界、宗教界著名人士,形象传神,鲜明生动,并以诗词形式褒扬人物事迹,受到画主及亲属故旧、弟子传人、专家学者的喜爱。这些诗画佳作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传递东方笔墨之美,是向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教材。本刊予以连载,本期续发之二十六。

54、刊有《巴金叔叔来信》的《少年文艺》1956年第一期

55、在一篇谈及中外名人与集邮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集邮活动,雅俗共赏,从著名学者到少年儿童都可参加,大家熟悉的高尔基、达尔文、巴甫洛夫、肖伯纳和美国罗斯福总统都集邮,中国的鲁迅、巴金、夏衍、刘海粟、钱伟长、周巍峙等名家都集邮。”也就是说,巴金自己也集邮。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海底动物歇后语(13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