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名句解释(100句文案短句)

2023-03-11 10:13:53

老子名言名句解释

1、·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语录

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名言名句解释)。

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4、《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5、“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重有贤才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也就无人偷盗;不使人看见可以引起欲的东西,民心也就不会被搅乱)——老子消除纷争的办法不是制定规则,进行引导,而是消除人们的欲望,返回蒙昧时代。

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8、道者性也,乃天地万物,一切生命之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其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无迹,却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为,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从不自彰、自恃。(老子名言名句解释)。

9、圣人一切作为,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当然,一切顺其自然规律。做完事,如雁过长空,心无芥蒂,不落丝毫痕迹,看似无为实际是有为。

10、他说天又效法什么呢?没有什么,那是天道自然的法则而已,什么是自然的法则呢?“自”,便是天道自己的本身;“然”,便是天道自己本身本来当然的如此而已,更没有别的理由可说。合起来讲,自然,便是天道本身自己当然的法则是如此的。时代愈向下降,由上古用单字作为文辞语言的原始面目,逐渐演变成为名句文章,于是,大家容易忘了本来的规范,把自然定作一个名词,就自然而然,弄不清它的所以然,便变成想之当然的道理了。

11、“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第七十九章)

1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14、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的名言警句篇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8、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1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0、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1、(译文)这句有两个关键词“不仁”与“刍狗”,“不仁”不能理解成“不仁慈”,这里的“不仁”指的是无所偏爱;“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就会扔掉,没人拿它当宝贝,所以天地、圣人对万事万物都一样看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2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5、天”的大道,是利用万事万物,但是不要伤害它们的根基,跟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道理。圣人的行为准则是,要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要跟人争名夺利,这样才能真正的长久。

2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7、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2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0、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淫,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引真人之游也。

3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33、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3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3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3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3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9、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老子》

40、了解、通晓别人的人算是很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智慧的明白人。战胜别人的人算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时有本事的强者。

41、注: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4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4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6、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4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4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0、等于老子与孔子,他们把道与德的观念,是分开来讲,可是后来一提到老子,便把道德二字合而为作为一个名词来解释它了。老子有名的“无为”学说,便是根据他自己天道自然的至理,用“无为”一词来说明天道的境界和功能,“无为”与“无不为”的观念,也便是他自己解释“无为”的道理,并非是不作的意思;“无为”并非是不为,后人一提到“无为”,便把它纳入不为的观念,那真冤枉了老子。

5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

5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3、昏于利害,惑于是非,为疾者多,故莫有能觉者。

5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5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57、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5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9、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6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63、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64、“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65、慈性自然,以仁慈之心善待天下万事万物,以己之慈,感化万物,万物受感,自亦归慈。若天下人皆慈,百姓自安,国家自治,慈焉能不勇。

6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6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7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名言

71、因贪欲过重,追逐名利,贪享过度,耗尽阳气,中途夭折者,十中有三。

7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7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74、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老子的名言警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7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79、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8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8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84、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8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6、“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实在。”(傅佩荣)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可能还相当普遍的,但未必尽然。“信而美”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老子》名言名句翻译·经典名言欣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8、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8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0、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9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3、·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6、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9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98、解释:过分地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99、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起一废,故圣人损欲以从性。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及解释(45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