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金句(75句文案短句)
老子的金句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感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了太多身外之物:钱财、名誉、地位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
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的金句)。
4、书需要你慢慢去煮,才能挥发它那诱人的香味。
5、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6、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8、释义: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的金句)。
1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3、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1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5、鲁迅先生曾言:”不读《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五千言精简洗练,意蕴丰富,深藏哲理与妙趣。
1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1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译文)我有三件宝,一直在坚持地守护着它们。一个叫仁慈、一个叫勤俭,第三个是不敢争胜冒尖。
2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3、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2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7、大意:善良的人不自我辩解,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可能大家不是太理解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行不言之教,为善之人不讲己是善,而到处炫耀唯恐大家不知道这是善的,这样反而就不善了。
2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0、《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2、书如海,平静中积淀,澎湃中升华,品读中成长。
3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4、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35、《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2、大意: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其实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还做不好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煎烹小鱼。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运用这些道理,并不是听过之后我们就懂了,而是践行,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懂得这个道理。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4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7、 在陈鼓应先生的《老子译注及评介》中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据帛书乙本改”,今本是“圣人之道”。
4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5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5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5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4、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5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5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7、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5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经典名人名言
59、(学者论述):汤一介先生的《道德经导读》(节选)
60、 本条经典金句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争。”意思是:真实可信的言辞不华美,华美的言辞不真实(认真仔细的推敲,确实如此!华美的言辞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符合真实情况,而说清楚一个真实的情况,离开朴实的语言去用华美的言辞也是不可能说清楚的)。行为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仔细想来也的确是这样)。有智慧的人凝炼不博泛,博泛不凝练的人没有智慧。(也有下面这样的翻译,也挺好的: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有道的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为充足;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利物无害;圣人的准则是施为而不争夺。
61、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6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4、有的人做事情总是喜欢咋咋唬唬的,立个目标,可能身未动心已动的情况下就忍不住发朋友圈,或者告诉周围的人。
6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6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6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72、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3、失败是常有的,如果你能站起来,成功就在眼前。
7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