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赏析(53句文案短句)
八月十五夜月赏析
1、10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2、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蓬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3、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4、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5、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夜月赏析)。
7、而这些民间已经流传的乐曲和诗歌,成为李白这首诗的群众底色。普通人觉得耳熟,游子觉得打心,文化人觉得文脉悠远,意味无穷。
8、文后要求填空:“‘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句”。在这里,作者直接化用“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一名句,即“语典”。
9、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10、抱柱 相传古代名为尾生的男子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最终淹死在水里。后以“抱柱”比喻坚守信约。如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11、这一时间,迎来了杜甫创作的一个高峰,他整整写了430首诗歌,占创作总量的三分之一。有一组诗,题目就是“解闷十二首”,信手拈来之势显而易见。
12、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
13、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14、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15、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6、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8、梅花落 曲调名。如“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19、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20、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21、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22、后来,杜甫感叹时事,写下两组著名的作品:《三吏》、《三别》,深刻描摹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他的每一声“啼鸣”,都一样发人深省。
23、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24、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2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26、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成边的汉家营”里的土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优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27、考场上,无法正确赏析“用典”手法的症结有二:没发现“用典”和“反用”情况下理解错误。
28、他们是许多年的老朋友了,直至迟暮,仍为故知。杜甫避居夔州前两年,高适病逝。杜甫悲痛不已,作《闻高常侍亡》:
29、译文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30、这首诗写得很有趣。白居易与诸位朋友在八月十五夜玩月时,兴致极高,他在极力赞美十五夜月光美丽的同时,还特别劝告朋友们尽情欢娱,过好这一天,并嘱咐他们各自保重,健健康康地活下去,等到来年再相会。诗歌所写的内容,很有生活气息,甚至有点现代化的味道,值得我们写诗时借鉴。
31、1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32、精卫: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33、李白短暂的翰林生涯不过一到两年时间,被唐玄宗重金放还。原因和版本较多。李白没有时间施展他的政治抱负,当然,他的诗已经成为唐朝国粹,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要多华美有多华美。
34、(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35、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6、问鼎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篡夺政权。
37、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38、读罢觉得看到零落的桂花瓣,就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39、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40、 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41、D. “水路疑霜雪”把路上的霜露比喻成洁白的雪,营造出了清冷孤寂的氛围。
4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43、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4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二十多年已经过去,父亲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每当八月十五中秋节,我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呆着,想着父亲、母亲,想着过去的一些事情。
45、1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6、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47、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了整个天下人世。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亮。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恒久不变的是天空的月亮星星!
48、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49、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50、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51、 “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一块月饼一片情……”这是电影《啊!摇篮》里的插曲。电影描写的是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革命圣地延安育儿院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唱出了对大人们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们小小年纪里,都盼望着过“八月节”,那时还不知道这个节的学名叫”中秋节”。只知道过节有月饼吃,能吃到红烧肉,还有花生、山芋、菱角等丰收的果实。孩子们嘴馋,老早就盼望着过节,扳着指头算日子,而中秋节又是晚上过节,大人们白天忙着秋收,害得我们从早上就盼望着,中午又不敢多吃,怕吃多了晚上好东西吃不下……那种感觉,真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52、此故事结合刘伯温《烧饼歌》谶言预测满清灭亡的传说,以蒙古影射满清,配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汉民族革命的宣传,于清末至民国的反清排满浪潮中迅速传播。变为家传户诵的中秋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