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古诗(65句文案短句)
诚信的古诗
1、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guātiánbúnàlǚ,lǐxiàbúzhèngguàn);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出处《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古文里关于诚信的名句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2、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3、——《乐府诗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4、取鉴谅不远,江水千万层。何当春风吹,利涉吾道弘。
5、《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信的古诗)。
6、《荀子·修身》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至诚无息。
7、对酒追欢莫负春。春光归去可饶人。昨日红芳今绿树。已暮。残花飞絮两纷纷。
8、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邪·何人欺》
9、白话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10、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11、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12、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
13、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汉·乐府古辞《满歌行》
14、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15、-《抱朴子.交际》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16、(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唐代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错刀:古钱名。
17、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guātiánbúnàlǚ,lǐxiàbúzhèngguàn);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18、——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19、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20、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21、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22、冻水有再浪,失飞有载腾。一言纵丑词,万响无善应。
23、 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24、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5、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
26、-(唐)骆宾王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唐)李白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
27、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28、暖气来时柳眼新,一场冰雪更愁人。要知真宰无诚信,取次东风未是春。——宋.李觏《雪中赠柳枝》
29、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30、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31、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佚名有关诚信的诗句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32、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33、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岂不”二句的自问自答,更显示出诗人胸襟的坦荡。
34、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宋·梅尧臣《古意》
35、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
36、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37、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3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39、 对人问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即立身处世正大光明。
40、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4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42、人生有了诚信才更加迷人。参考资料:诚信的诗歌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君妇诚之为贵民无信不应诚者,夫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走上台,鞠个躬。
43、-《礼记.曲礼》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44、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45、而"慷慨志犹存"一句充满了转折之意,表明了自己虽然屡遭挫折,但心中热血未灭、壮志依旧还在。“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46、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7、意思是: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48、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
49、一个人如果不讲忠诚,信义,那么他将无法在世界上立足。与信任有关的诗句篇一:信任作者:梦里鸢飞当你身处险境的时候当你最感困难的时候请记得你并不孤单无论何时当你伸出双手总有一双手会将你扶搀那就是你至亲至爱的人信任自己至亲至爱的人永远都不会把自己抛弃为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祈祷健康快乐平安!篇二:人生,信任作者:五岳丈人展翅飞翔的姿态有如诗句里描述的爱想努力地多发现些美的存在不能够被忽略的素材有爱,总涵藏有爱敞开梦,看世间的生命胸怀我的文字,不拘泥于寻常地镌刻了生命的旅迹送上一些祝福保留一些温暖活出,一个高贵的人生篇三:信任作者:馨之愿不知不觉你悄悄地窥视我的心门后知后觉不经意间你也敞开心门爱是真的需要勇气和责任只有互信互赖地信任爱才能完整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依旧于心不忍把你留在远方等待未知的旅程虽然心的深处反复矛盾将你的手放心窝那刻邂逅永恒多少次你背弃我多少次你从我身边挣脱尽管如此我依旧甘愿为你沦落为你找无数借口只求你回眸一刻是与非,对与错都不怪任何结果只求回到当初的承诺我愿为你厮守成河怨与恩,爱与恨停留在你的转身不去理会任何眼神只求你兑现爱的信任祈求放过篇四:爱的信任作者:五岳丈人听到别人把你议论落得一个轻轻的名声不管别人说你什么知道你真实的诚恳虽然我深爱着你的人却不能赐给我多少温暖有一种默默在心里的关爱其所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会一直地记忆在这为你而恋的诗章篇五:不变的是信任作者:筱绫又是一个下雨天,你说我变了。
5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jun1zǐtǎndàngdàng,xiǎorénzhǎngqīqī):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原文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注释:荡:清除,洗涤。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戚:在古代的意思形声。从戉,从尗,尗亦声。戉(yuè),斧子。第一个戚是指的斧子,第二个戚是指的斧别人,攻击别人,小人不是修自身的,是修别人的。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51、莫将山上松,结托水上萍。长干行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52、以真心待人,以诚信做事,世界上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红尘中蹑足,荆棘里踱步,拿诚信来护目,终能看清前方道路;
53、诚信是我们人生的通行证。没有了诚信的人间,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我们以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这是一份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
54、“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无意间多了一份指尖的温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弹指间心灵涌出一股清泉;"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挥袖间十字路口多了一个出口。
5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56、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57、这是其中一节课《思维导图看图写一句话:谁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点击视频马上学习哦!
58、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59、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三国·曹植《君子行》
60、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赛,英国作家
61、——《乐府诗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62、白话释义: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面,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偷瓜摘李子。借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63、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64、-《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