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67句文案短句)
孟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1、高尚的人物,是没有失去其婴儿时期的纯洁与诚恳之心的人。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5、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6、(解释)道德高尚的人,是没有丢失他们的先天本真之心的人。
7、 当一箭发出去以后,不能射中红心的话,对于比你射得好的人,绝对不可以产生怨恨,要自己反省为什么不能胜过别人。自己好胜、好强,并不算错,但是不能因别人胜过自己就怨恨别人,而要反求诸己。
8、(解释)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假如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拥有的,道义也是我所希望拥有的;但假如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牺牲生命而坚持道义。
9、(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10、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1、(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1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3、解释:称一称,这样才能知道是轻还是重;量一量,这样才能知道是长还是短。原来是孟子劝齐宣王权衡利弊,决定取舍的话,后人常用来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权衡利弊得失。
1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15、(1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6、他这个人有点小才能,但是从来没有得知大道,那点小才能正好可以害死他自己。
17、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18、(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9、(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20、释义:富贵时不能腐化堕落,贫贱时不要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21、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2、解释: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2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4、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25、(译文)处境困难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26、解释:(君主)光有善心却不去施行,是不可能达到仁政的目的;仅有法律而不想办法推广,书面上法律是不可能自己去实施的;这里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2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名言名句4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28、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这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而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这是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却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29、(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30、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1、译文: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32、解释: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3、(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35、“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36、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7、“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3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9、(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40、译文:能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能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41、解释:国家的君王崇尚仁德,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敌人啊!
42、解释:不做那些自己不该做的事,不要贪图那些自己不该要的东西。
43、(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44、解释:孟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他的身上。
4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46、(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47、(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4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9、(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50、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51、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5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53、(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54、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55、解释:可以做官的时候你就做官,可以停歇的时候就停歇。
56、(赏析)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布满正义、布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它是由积累正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是一种内心下的正义所支配的勇气。这浩然之气,养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养在岳飞的《满江红》里,养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养在于谦的《石灰吟》里,养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57、“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58、(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5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0、解释:他以正当的理由送礼,按礼节规定送礼,这样,便是孔子也会接受的。
61、(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6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3、解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64、 交朋友之道,人与人之间相交,第一要“不挟长”,不以自己的长处,去看别人的短处。
65、(5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66、(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