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100句8字(47句文案短句)
孔子名言100句8字
1、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论语》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3、(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4、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5、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7、(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10、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1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3、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4、(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15、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6、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8、《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显得粗鄙;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夸。只有文采与质朴和谐地配合在一起,这才成为君子。
2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23、(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2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5、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6、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27、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9、自己对别人没有恩德,却想着别人对自己施加恩惠,这样是不可能发生的。
30、(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31、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32、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33、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3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36、翻译: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37、(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38、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3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4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1、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4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名句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4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46、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