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要害赵云(89句文案短句)

2023-03-24 10:06:07

诸葛亮为何要害赵云

1、命将军高翔率一部兵力进至陈仓狭道上列柳城,防御魏军偷袭;

2、第一件事,诸葛亮南屏山借东风,让赵云接应。

3、诸葛亮在汉中做了近一年准备工作,魏国上下仍然麻木不仁,一点戒备都没有,陇右地区无重兵把守。(诸葛亮为何要害赵云)。

4、其后诸葛亮虽然休养生息数年,蜀汉的军队数量有所恢复,但是没有经历过太大战役的兵士们又怎么可能具备太高的战斗能力。

5、诸葛亮在视察时发现兵将、军资无损,从邓芝口中知道是赵云”亲自断后“,才使”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的实情后,也只是以赵云将士保存下来的”军资余绢分赐将士“,而赵云则以”军事不利,不应有赐“谢绝,建议全部充府库。军事失利完全是诸葛亮拒谏、固执、独断专行用个人爱将马谡为先锋所致,赵云为补救他用人的失误亲自断后以保将士、军资无损撤退,本应是有功将领,诸葛亮却推卸责任将其贬职,即使知道了实情,诸葛亮也不肯为赵云恢复原职,这就不仅有知过不改的错误,而且更有错上加错之嫌。可见,诸葛亮赏罚不明。

6、糜芳不仅是刘备的部属,也是刘备的亲戚和妹夫。糜芳家族世代经商,是一个土豪,和哥哥一起为徐州牟取钱财。后来,陶谦死后,两兄弟跟着刘备,不但给刘备提供了很多钱,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糜芳和糜兰对刘备非常忠诚。不管刘备多么穷困潦倒,他们从来没有抛弃过他。刘备非常感激。后来,糜夫人生下了刘备的第一个孩子刘阿斗。从此,刘备就把兄弟二人当作贵客。

7、马谡的任务是什么?就是抢在魏国援军到来之前占领陇山隘口,堵死魏军进入陇右的通道。只要成功,只有数千魏军又无援兵的陇右必将归蜀国所有,此次北伐将大获成功。此战正是整个战役的关键。

8、除此之外,赵云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会被重用。众所周知,赵云一直忠心于刘备,他是一个舍身取义的武将,也是一个低调的忠臣,对内部官职的斗争并不感兴趣,他只想把自己的能力用到武力上,因此,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所谓的高官厚禄。如果说蜀国是一个团队,赵云就像整个团队的保镖,他认为自己任务就是保护好整个团队,并没有想过向其他方面发展。诸葛亮需要的是谋士,而赵云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大将,在领导方面不占优势,难以担此大任,所以诸葛亮会带着他去打仗,不会给他升官的机会。

9、说到马谡失街亭,正是这个原因,马谡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大,如果街亭没有失守,那么。刘备与曹操的对决局势,将会出现大的逆转。也不会导致,诸葛亮在年迈之际,依旧担心刘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究竟该何去何从?

10、而诸葛亮却并不想耽误魏军一段时间。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毕竟,蜀汉的实力比曹魏弱。他不能浪费金钱,更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故意失去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派一向稳重、能力出众的赵云去确保箕谷不会迷路,确保这个可疑的士兵能够安全返回。

11、八十万大军,别说是东吴,再加上两个东吴也不是敌手。就当孙吴群臣议论纷纷,不知是战是降之时,还是周瑜力劝孙权不如一战。

12、这就是说,在魏国援军抵达之前,蜀军有10余天时间攻略陇右地区的郡县。这段时间里,几万蜀军只需要对付数千魏军即可。

13、而在演义之中诸葛亮更是帮刘备打了一个大胜仗——赤壁之战。先是舌战群儒,后与周瑜打赌草船借箭,又是巧借东风,仿佛真的是无所不能。

14、很多人认为关羽是荆州这件事情,是由于他的大意,当时关于年近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和作战能力,有些力不从心,另外因为年轻时候屡建战功,有些骄傲所以大意失了荆州。

15、在演义中,还有两件事,诸葛亮特别选用了赵云,显示出对赵云的偏爱,胜过关羽和张飞。

16、文聘苦思之下,寻得妙计,立刻让城中的百姓和士卒们全部隐匿起来,自己也躲在府衙之中,不肯露面。

17、这是《三国志》裴松之注中的记载,它的可信度不知道要比《三国演义》高上多少了。其实也不难理解,罗贯中只是为了体现诸葛亮的智慧,便把这个故事“借”给了他。

18、于是,魏国大将军曹真只能率5万中军向西增援。

19、建安十八年,孙权与曹操再次对峙在濡须,初次交战,曹军便败下阵来了。只好坚守不出,而孙权则是乘轻舟穿入曹操军队前沿,观察起来曹军的部署。

20、赵云不被诸葛亮重用,和他的处境有关系。大家说到赵云,想到的都是忠心,正是这样的品格吸引了刘备和诸葛亮,因此赵云经常参与一些战役。赵云的性格比较敏感,心中有自己的看法,张飞和关羽对诸葛亮都不服气,更不会在意赵云。而诸葛亮也有私心,他心里敬佩赵云,但是也害怕赵云被刘备重用,影响自己的地位。赵云不仅出身卑微,情商和智商也不是很高,他不懂得合群,有时候会得罪一些大臣,在刘备身边也没有下属,没有人拥护他,赵云很难获得官职,这样的境况让他难以被重用。

21、只可惜,在赤壁之战中又是借风,又是借箭的诸葛亮,在真实的史实之中,完全没有记载。主导赤壁之战的是周瑜,而诸葛亮的大多行为都是虚构的。

22、其赵云始终没有独领一面的表现。赤壁之战后,赵云曾做短暂的桂阳太守,因为能力有限,不久就被刘备借故调走了。

23、长年战争难得一时平静,而诸葛亮却要连年北伐,也是逆天而行。其次,诸葛亮对自身认识不足。在五次北伐失败之后,六出祁山之前,谯周又奏种种不祥,劝其谨守待时。而诸葛亮不顾一切,坚持出征。六出祁山是他最后的北伐,成功寄托在上方谷,然而又是“天不祚汉”,司马父子濒死而得救,诸葛亮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他之后,姜维继承遗志,九伐中原,最后也连连失败,三国“分久必合”,一统于晋,诸葛亮和姜维都没有改变蜀汉的命运。

24、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25、在《三国志》中曾有记载,“一身是胆”的赵云,赵子龙竟然被一个名望,能力,经验都不如他的曹真给击败了,得出的原因是由于“病弱敌强”。

26、前方,强弩之末的关羽终于被徐晃击败,于是退守麦城。这时,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将是谁?刘备的干儿子刘封。刘封竟然拒绝救关羽,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

27、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28、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

29、章太炎为何会敢为天下先,特立独行地提出一个与众人对立的观点呢?

30、最后做出令关羽攻打樊城的决定,结果樊城未下而荆州失守,关羽败亡。刘备听说关羽被杀,执意出川讨伐不该讨伐的东吴,破坏联吴抗曹战略决策,诸葛亮仅点到为止也没有拒理力谏,以致刘备之败。本来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诸葛亮应建议立即调整兵力部署,加强荆州的防卫力量,才是执行隆中决策的正确方针。诸葛亮战略失误,使荆州地失人亡,因而夭折了隆中战略。

31、作为一个专业的历史研究者,章太炎也并非信口开河,他在文中也表述了支撑自己这个观点的理由:理由之一是诸葛亮作为谋士远见卓识,足智多谋,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此一个颇有远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怎么可能看不出关于所面临的危机,但他知道关羽的危机却不设法救他,显然是有别的考虑,因此章太炎认为,诸葛亮料想如果关羽不死,将来一定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阻碍他在朝中主政,因此想借机除掉他。

32、首先,蜀国的国力在三分天下的局势之中,无疑是最弱的。兵力国力不过魏国的五分之与魏国的斗争无疑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33、魏国无备、自己准备充分,兵力又有绝对优势,北伐自然处于一个有利时机。

34、在夷陵之战中,赵云救援刘备,杀得吴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陆逊闻知是赵云来了,立即下令撤军。

35、然而清末的史学家章太炎却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令人咋舌的观点,在他的研究中,他认为诸葛亮并非善人。

36、自己率中军在西县,为高翔部梯次配置;这两部分大约1万人,执行保护全军侧背安全的任务。将要面对的是郭淮的5千人,2比1的兵力优势。

37、他生于乱世而不甘人下,能在三足鼎立中站一席之地,经过太多崎岖坎坷,很励志!

38、按照正常行军20公里/天,急行军50公里/天来计算。可以看到,魏国大部队从得到消息到援军抵达长安需要大约20天,再从长安向陇右门户陇山隘口急行军需要8天。

39、他的人生经历给蜀汉国策定下基调——威武以自强。

40、孙权行动了,吕蒙白衣入荆州,袭取了荆州。试想,如果此前诸葛亮派赵云来守荆州,十个吕蒙来也是白给。

41、魏强蜀弱,以弱抗强,还主动进攻,胜算很低。

42、赏罚是领导的重要手段,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赏罚分明,体现了褒扬贬抑,指示了人们行为的方向,强化正义的进取,弱化错误的选择。赏贵信,罚贵必,赏罚应公平。

43、这样,魏军在关中方向也不过集结了6万多兵力,并无制敌把握。

44、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唯一一次能占据陇右的机会就此失去。按史籍记载,诸葛亮这一生就犯了这一次错误。可一次就断送了全部希望,命乎。

45、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之后,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汉中,开始谋划北伐。

46、然而,在战场态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蜀军居然败了。

47、可等到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就仿佛是换了一个人一样,败绩不断。那么真实的诸葛亮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真的是用兵如神吗?

48、关羽出兵取樊城,随后水淹三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天下。曹操是吓坏了,甚至准备迁都。可是司马懿看得清楚,他知道在魏蜀吴三家都不希望关羽走得太远的情况下,他一定走不远。

49、这个毒瘤是谁?到底是谁这么无耻?他不是别人,正是刘备的舅子,糜芳。

50、陈寿除了是《三国志》的作者外,他还有一个更为瞩目的身份,那就是陈寿也曾经是蜀国之人。而且陈寿还曾在蜀国的政权之中,担任过散骑黄门侍郎等官职。

51、小编查阅资料发现,不仅仅在军事和能力上,诸葛亮看中马谡,在日常生活中,两人的交际也十分频繁。在当时,诸葛亮身处高位,却能够对如此一位下属悉心对待,可见马谡的能力,也居于大多数人之上。对于人才的欣赏和珍惜,一直是诸葛亮的拿手好戏。

52、影片讲述了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传奇的一生。

53、陇右土地肥沃,是重要的产麦区,又盛产好马(陇右的马短途冲刺佳,负重耐力也不差,是上好的战马),夺取此地,可扩大人口、强化骑兵部队,比关中更能增强蜀国实力。

54、现在蜀军有三大优势:兵力优势,以逸待劳,地形有利。别说三个,有其这个仗就有很大把握打赢。

55、他说关羽是一个有功却无罪状的人,如果明杀他则不能服众、不能压制人心,但是不除他,诸葛亮又担心将来关羽会成为他在朝中的劲敌。所以最终是不惜以荆州为代价间接害死了关羽。

56、赏罚是领导的重要手段,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赏罚分明,体现了褒扬贬抑,指示了人们行为的方向,强化正义的进取,弱化错误的选择。赏贵信,罚贵必,赏罚应公平。

57、比如,赵云在汉水之战中,勇救黄忠,吓得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应战。

58、第北伐时“数有战功”的魏延亦提出过亲带精兵五千奇袭长安,率领主力出斜谷,一举而定咸阳以西争长安、占关中的正确建议,却被诸葛亮以“危计”拒绝,以后也一直不纳魏延之建议。

59、赵云比诸葛亮提前7年投靠刘备,虽然双方早在公孙瓒处就认识,但赵云投靠刘备的时候,正是刘备投靠袁绍的时候,之后成为刘备幕后的骑兵队长,为刘备在外面私自招兵,一直到刘备投靠荆州刘表,赵云都紧紧跟随。

60、其赵云这个人很低调,不善于抢功劳。赵云不是关羽张飞,遇事总要讨个说法。赵云是个顾全大局的人,长坂坡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连个名号将军都不是。赵云计较的不是这些,而是早日实现灭曹兴汉的大计。

61、这样的急行军又能有多少部队跟上呢?孙子说:“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这句话就是对这种强行军造成后果的一个总结。而张郃跑的路何止百里。

62、赵云在场,震慑住了江东诸将,没人敢动手,可见,赵云的武艺令江东诸将感到恐惧。

63、事实也真如周瑜所料想的那般,曹操所携带的兵马也不过在二十万。而且当周瑜所携带的三万精兵和刘备的兵马在与曹操的第一次碰撞时,便是孙刘大获全胜。

64、据史料记载,李严是被自己作死的,最重大的一个原因是,蜀军北伐时,李严本负责粮草押运,因碰到大雨天道路泥泞,他怕耽误工期受到处罚,就怪罪诸葛亮北伐,迫使诸葛亮退兵,转而又在刘禅面前说,军中粮草充足,不知为何诸葛亮要退兵?在此情景下,诸葛亮将李严给他的书信拿给刘禅看,并趁机弹劾李严,结果李严被废。

65、当年蜀国群臣逢迎宦官黄皓的时候,也是唯独陈寿不愿去攀附黄皓,导致多次贬谪。由此观来,陈寿所书的《三国志》关于诸葛亮的记载还是有可信之处的。

66、不久后刘备联合曹操一起攻打吕布,吕布被歼灭之后曹操仗着强大的兵锋吞并徐州,他知道刘备一个人翻不起什么风浪,主要是靠这群得力下属,于是给糜竺他们加官进爵。靡芳就是这时候被曹操策反,经常向曹操提供刘备这边的情报,比如刘备制定的计划,招揽的人手等等。后来刘备重新掌控徐州,靡芳也告诉曹操徐州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弱点,曹操按照情报攻打果然不费吹灰之力拿回徐州。

67、只是后来在下属的劝阻下,才放弃了这个想法,然后下令让他们杀了赵云,但是没想到,这么多人怀着必杀赵云的心态,却还是没有能够杀掉赵云。最终让赵云逃走了,不得不说赵云的武艺真的是十分高强。

68、在章太炎论述中的另外一个人物李严,话说刘备在永安托孤时,身边仅有两个大臣,他将政务交给诸葛亮管理,将军队交给了李严,后来李严在诸葛亮的弹劾下,被刘禅废为庶人,那么他是自己作死还是被诸葛亮所排挤的呢?

69、理由之杀死关羽其实是一石二鸟,关羽之死为扫平日后的第二个障碍——刘封(刘备的养子)铺平了道路。章太炎根据史料中的记载,判断出刘封与诸葛亮素来不和,两人常有意见相左之时。而且与诸葛亮不同,刘封骁勇善战,身负战功,并且性格骄纵。章太炎推测诸葛亮担心刘备倘若身遭不测,刘封必定会兴风作浪,与他为敌,因此他借关羽之死,问罪于刘封,在刘备在世时就铲除后患。

70、仅以一对手司马懿为例,诸葛亮自知有了司马懿,出师必不利,故听说曹睿封了司马懿后大惊:“必为蜀中之大患。”后听说司马懿被罢官又大喜。司马懿被封为平西大将军后,诸葛亮则“顿失跌足,不知所措”。

71、长坂坡一役,为免罗平安遗失刘备妻儿的死罪,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曹营救回甘夫人和幼主刘禅,从而一战成名。

72、时值汉末乱世,汉丞相、一代奸雄曹操强兵压境,时为乞丐的常山真定人赵云遇上抱打不平的同乡兄长罗平安,两人一见如故,互诉对乱世的一片憧憬。在军师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策略下,主动请缨劫寨扰敌立下 大功。

73、1900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訄书》。这本书,原本也平平无奇,其中的许多史学观点也是已经公认正确的老生常谈,但他的不平常之处就在于其中有一篇《正葛》,颠覆了国人的三观,在这篇文章中,章太炎认为诸葛亮策划了一场阴谋,处心积虑的借刀杀人,如果不是诸葛亮的阴谋,关羽是不会被孙权杀死的关羽是不会被孙权杀死的。这个观点与大多数学者的思想相悖。

74、见《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赴巴丘吊丧。于路探听得孙权已令鲁肃为都督,周瑜灵柩已回柴桑。孔明径至柴桑,鲁肃以礼迎接。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75、说到糜芳,真是让人激动到砸桌子,为什么这么说?来看看他怎么对待赵云的,要说赵云,他可是公认的儒将,不但武艺出众,人品也是极好,同时他又与刘备有过同床之谊,据《三国志·赵云传》记载:“时先主亦依托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可以说除了关羽张飞之外,赵云算是刘备比较信任的人了。

76、之后曹操更是各种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做俘虏做到这份儿上,可见关二爷的确是个人才。

77、荆州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其处要冲,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曹、孙、刘要吞并四海称霸天下,都必需先占据荆州。诸葛亮以惊人的智慧,绝妙的策划,在赤壁大战中捷足先登,一举夺取了荆州,并以此为基地,随后取得四川和汉中,初步实现了隆中战略,实现三分天下的局势。

78、连诸葛亮都没看出来,他可能就是曹操早就安排好的人,总之曹操这个计谋实在是太厉害了,而糜芳的演技也很高,诸葛亮都能骗过去。

79、第马谡是诸葛亮深为器重提拔的青年将领,刘备生前就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第一次北伐,“论者皆言宜令为先锋”的应是“宿将魏延、吴懿”等将领,而诸葛亮却拒“众意”,固执地任用马谡为先锋,“统大众在前”,导致街亭惨败,枉送了一大批将士的性命。

80、刘备何许人?一个以织席贩履为业、贫困潦倒的小商贩而已。

81、前已论述,诸葛亮非常清楚荆州之重要,然而诸葛亮对守荆州人员方面的严重估计不足,做出关羽守荆州,导致荆州地失人亡。让马谡去守街亭,表面看来马谡失街亭及被斩都是咎由自取,但因此把马谡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是“庸才”的代名词,是不公正。马谡是个人才,街亭之战以前,参军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屡出奇谋,克敌制胜,为蜀军立下过大功,比如献计征服孟获,离间魏帝与司马懿。

82、诸葛亮害了赵云,三国时期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内容了,但是不少人对于里面的一些内容还是看不懂,比如诸葛亮容不下赵云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诸葛亮要害了赵云.诸葛亮害了赵云1历史上的赵云是寿终正寝的,没有诸葛亮害死他这个说法。

83、宋朝司马光说:“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诸葛亮朋友司马徽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天”则是历史规律,只有遵循,无法抗拒。首先,诸葛亮后半生缺乏对蜀汉实力与环境的自知,匡复汉室的时机与实力已不存在:

84、而且现在是在山间道路,山地战正是蜀军擅长,因此地形又对蜀军有利。

85、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86、从长安沿渭水到郿县,大约130公里,再从郿县沿渭水经陈仓狭道到列柳城,大约170公里,这条路非常难行,只适合较小的部队行军;

87、周瑜先是分析了一下曹操的形势,认为他根本不可能坐拥八十万大军,所率领的中原军队最多只有十数万,而且是久经战场的疲惫之师,即便是得到了刘表的遗产,也不会太多。

88、司马懿曾从上庸之地出兵攻蜀,但由于道路太难行,走了一半就走不下去了。(《晋书•宣帝纪》:帝自西城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沔而上,至于朐。)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大全(25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