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十二则(62句文案短句)
孔子语录十二则
1、译文: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2、丹漆:红色的漆,朱漆。文:同“纹”,修饰。(译文)红色的漆不需要修饰,白色的玉不需要雕琢。
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4、(翻译)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大约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9、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没有仁德之心的人,不会长久的处于困境,也不会长久的身处按了。有仁义之心的君子会安守仁道,有智慧的人会通晓仁道的利处。
10、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1、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12、选自《孔子家语·卷致思第八》。(译文)树希望停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
1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这是一部“全面”的孔子语录,选材从传世文献到出土文献,涵盖编者目前所接触到的所有涉及孔子语录的文本;这是一部“*客观”的孔子语录,无意对所选孔子语录之真伪、美丑、善恶做任何价值判断,让读者在思想的天空自由飞翔,将指点江山的权力彻底让渡;这是一部“*营养”的孔子语录,所选孔子语录内容繁富、语气跌宕、智慧闪烁、意境深幽,可使瘦削者转丰腴,可让贫瘠者变强壮;这是一部“*实用”的孔子语录,编排简约、引用信手、研习方便,可省去穿梭经丛的苦旅,可提升悟道的效率,可指引成人的路径,可缩短近圣的距离。
16、本書寫作期間的學術交流,得到陳振傳基金會所資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漢學研究基金的支持,而本書的出版亦承蒙陳振傳基金會的豐厚資助,余在此特致莫大的謝忱。最後也必須感謝家人:賢妻婉瑩一向所給予的精神支持,及女兒文羚與文藍的不斷用功,始終爲我研究背後的心理靠山。
17、余研究上博楚簡的孔子語錄文獻已有年矣,從二〇一四年至今,對其中的《從政》《君子爲禮》《弟子問》《仲弓》《顔淵問於孔子》《民之父母》《子羔》《魯邦大旱》《相邦之道》《孔子見季桓子》《史蒥問於夫子》及《季康子問於孔子》等十二篇各寫過專文。今略加整理而彙集於此,以就正於同道。
18、(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19、出自《孔子家语·六本》。(译文)一辈子的善行,一句话就可以毁掉,能不谨慎吗?
20、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3、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4、顾史考(ScottCook),1964年10月生于美国底特律市。美国密歇根大学中文博士,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Yale–NUSCollege)陈振传汉学研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献及思想史,著有《郭店楚简先秦儒书宏微观》(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再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郭店楚简综合研究与英译》(TheBambooTextsofGuodian:AStudyandCompleteTranslation,Vols.I&Ⅱ,康奈尔大学东亚系列出版社,2012年)及《上博等楚简战国逸书纵横览》(中西书局,2018年)。另在中、英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2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26、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的使命很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他们以施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吗?到死了之后才停止,不也是很遥远吗?”
2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29、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32、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3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35、初二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38、(翻译)孔子说:“做官如果能够通过修养仁德而求得,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获得,我就从事所爱好的事业。”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0、孔子说:“假使财富是可以求得的话,即使是做下等差役,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求得,那么我还是干自己喜欢的事。”
41、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4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4、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4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6、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4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48、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49、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5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5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早寒江上有怀①木落②雁南度③,北风江上寒。
5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3、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4、《孔子家语》是一部重要的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5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57、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58、從“閒居”類文獻看上博簡《民之父母》及相關篇章的性質
5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0、(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61、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