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谚语及解释(48句文案短句)

2023-03-28 10:28:03

二十四节气谚语及解释

1、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2、立冬:立冬,白天地面冰冻消失,牛羊圈舍固定,农田整备,水渠修复,农田建设进入高潮。

3、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4、小满在阳历5月21日或22日,或23日,太阳到黄经60度为准。《月令七十二侯集解》释小满为“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陕北气温逐渐高起来,土壤亦暖和起来。如苜蓿,豌豆等开出了花朵,故有“小满一枝花”的说法。 

5、大暑时至三伏天气的中伏前后,亦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故有谚语说:“热在三伏,凉在三九”和“大暑到,暑气冒”。此时,陕北各地气温升到高峰,平均气温达到23—24度。由于天气酷热,降雨多为阵性的雷阵雨,很少有绵绵的连阴天气。此时,又多大风、冰雹,给农作物常常带来灾害。还多发生泥石流和山体坍塌现象,给人民群众带来损失,所以说:“七上八下,天灾多样”。 

6、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7、惊蛰节气,到了阳历三月中旬,陕北大都气温平均回升到4—5度,正是冬眠动物和各种昆虫在“春雷乍响,惊醒昆虫”之时,开始活动,进食。新的一年开始。

8、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二十四节气的谚语3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9、中国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10、白露:白露晚上冷,白天热。这是种冬小麦的好季节,水稻在田里晒干以收获向日葵。早熟的苹果正忙着采摘。

11、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治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12、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13、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14、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15、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6、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7、芒种、夏至: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18、冬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气,在周代就有祭祀神鬼的活动,皇帝亲自要到郊外举行郊祭活动。在陕北民间还有炒食豆子的习俗,称“炒冬”,或者煮食羊骨头,实在没有办法的人家,来吃熬白菜,称“熬冬”,以讨驱邪求吉。 

19、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民间谚语》

20、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21、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22、冬节在月末,卜汉正在二月。(寒假在月底。冬天不会冷,第二年一二月会冷。)

23、惊蛰、春分: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24、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25、  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节气。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26、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27、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28、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29、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30、六月六秋,早收晚丢(冀)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新) 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鲁)

31、1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32、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后,海水浪潮渐大。)

33、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34、白露在每年9月7日,或至9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阴气渐重,露凝成白也”。因气温降低,晚间水汽接近草木物体,便白色的露水珠出现。天气一天一天地冷起来,陕北气温降至14—16度。白露期间庄稼“不出头”,或“不出”,都是还没有拔节抽穗,穗头还没露出来,就是没有收获粮食的预兆。 

35、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36、10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37、以下民间谚语与所描述的节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38、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39、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40、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41、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42、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43、乌云飞落海,棕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44、带着这样的好奇,3月5日惊蛰那天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到了户外,开始寻找小虫子的踪迹。第一天,找了很久,只在一个树缝里发现了一只很小的蜘蛛。于是有的孩子们有些质疑了,谚语说的也许不对,惊蛰到了小虫子并没有被惊醒啊!但还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等一等,也许有的虫子还没醒呢,就和小朋友睡觉一样,也不都是一起醒来啊!于是,户外活动找小虫子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

45、谚语“数伏数凉哩,数九数热哩”。是指数伏到了三伏后,是为“伏尽立秋”时,天气自然会慢慢凉爽起来。同样数九到了九尽以后,即将要“立春”,天气又自然会慢慢地暖和起来。 

46、1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47、冬节在月初,卜寒在岁末。冬节在月初,年底的时候很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伤心的个性签名男(68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