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60句文案短句)
马尔克斯
1、他从热情奔放的青年时代起,就把自己称为宿命论的人文主义者。
2、马尔克斯和莫言,除了都让魔幻与现实融合,我还发现一个微妙的“巧合”:在马尔克斯和莫言的创作主题里,都有对于女性的深刻歌颂。
3、马尔克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马尔克斯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4、@乐什么 《百年孤独》受《佩德罗·巴拉莫》影响很大,前者书中第一句话就是从后者而来,马尔克斯本人在《佩德罗巴拉莫》的序中表示自己可以倒背如流这个中篇小说,事实是,前者比后者更出名,马尔克斯作为严肃作家,他的《百年孤独》如此畅销,受大家欢迎,是否可以说,马尔克斯是一个聪明的模仿者,在某种层面上他迎合了读者?
5、魔术师坦然亮出他的底牌。其实并没有秘密可言。也就是说,为什么不能换一种写法来写呢?可以找到一种既非写实主义也非实验主义的“综合事物的方式”,以一种看似天真的调子讲述怪诞事物,包括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事物。这其实是卡夫卡的方法。这是卡夫卡和加勒比民俗意识的一种结合。
6、李敬泽:这本书的序看得我心里不是滋味。其实老爷子太明白了,他在序里讲说,这个东西是我年轻时候写的,现在要出版,是因为它是当红作家多年前的一个作品。老爷子有点发牢骚,但其实也是对的,正因为马尔克斯是马尔克斯,我们才会对他在年轻的时候写的作品饱有兴趣。
7、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经一去不返,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与缄默。(马尔克斯)。
8、在拉美的“爆炸文学”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之后,墨西哥著名作家富恩特斯曾满怀激情地对马尔克斯说:“我们在书写的是整个拉美的历史,科塔萨尔在写阿根廷那一章,你在写哥伦比亚这一章,卡彭铁尔在写古巴那一章,多诺索在写尼加拉瓜的一章,我在写墨西哥……”马尔克斯礼貌地表示了赞同。实际上他很清楚,作家并不是书写历史的人。他没有富恩特斯那么浪漫,他是个现实主义者,尽管西方批评家们给他以及他的文学战友们冠之以“魔幻”的名头,但在他眼里,现实是残酷的,而不是魔幻的。残酷的拉丁美洲历史,除了饱经苦难的拉美人民自己,还有谁会真正关心呢?
9、五十年前,《百年孤独》一经问世就让“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成为经典。然而,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顾这篇早在《百年孤独》之前就由28岁的记者马尔克斯完成的非虚构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时,会有怎样的评价与感受?
10、这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欢愉,最佳的时刻。当作品运转自如时,我就永远不会比这更好了,我的房子就永远不会比这更好了,我和每一个人的关系就永远不会比这更好了。
11、《花花公子》:我们问他去世的事情,因为你经常对采访者说,八岁之后对你来说就没有发生过任何有意思的事了。
12、起初,想到要回阿拉卡塔卡,我是非常高兴的。可我们到达那儿时,我却感到大吃一惊。镇上一点儿都没变过。
13、今天,阿谷君想和你分享一篇《花花公子》杂志与马尔克斯的访谈。要采访这位不寻常的作家可不是件容易事。
14、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JosédelaConcordiaGarcía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15、马尔克斯:我的意思是说,在那之后我就去别的地方和我父母亲住在一起了,而且我觉得我的作品都是在写和我外祖父外祖母度过的那段时间的经历。
16、而该国人口高达4000多万,经济当年是陷入困境,老百姓福利很差,政府低效混乱。
17、“他的身体比我们都健康,但给他听诊时,可以听见眼泪在他心里翻腾。”——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18、对攫取权力的渴望恰恰源自爱的无能。——马尔克斯
19、再如,马尔克斯说他不知道妻子的年龄,虽说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每次填写入境申报单,在妻子年龄这一栏都空着让她自己去写,他们俩遵守着这种有点古怪的默契。
20、2018年5月30日,值中文版面世7周年之际,《百年孤独》正式推出了电子书,以适应日趋多元的时代需求。
21、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22、也许是这句话打动了马尔克斯,也许是新经典的诚意融化了坚冰,这封信得到了卡门女士的首次回应。《百年孤独》的中文出版,终于出现重大转机!
23、战,几乎所有的拉丁美洲国家独立以后立即或者稍微晚一点儿都陷入了内战。除了内战以外,内战的结果也形成了不同的军事独裁政权,在他们那一代作家反政治独裁反暴政是一个非常共同的特点。
24、你必须是在人物真的要死去时才将其杀死。这就是发生在乌苏拉·布恩地亚身上的事。
25、更糟的是,在这一百年里,我们还丧失了十九世纪最可贵的美德:狂热的理想主义和对感情的重视,对爱的恐惧。
26、马尔克斯提到的这本十余年后才被集结成书的著作正是1970年出版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彼时《百年孤独》已名噪一时。而这场海难实际发生的时间是1955年2月28日,在加勒比海上,哥伦比亚海军的卡尔达斯驱逐舰上有8名水兵落水并失踪。海难搜寻工作并不顺利,四天后,搜寻结束,水兵们被正式宣布死亡。谁料又过了一周,他们当中的一位竟现身于哥伦比亚北部一处荒僻的海滩,落海的水兵贝拉斯科在一只随波漂流的筏子上没吃没喝地度过了十天,奇迹生还。
27、莫言于1984年读到《百年孤独》,非常惊讶,感叹“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莫言又说,“我搏斗了20年,终于可以离开他了,但我觉得我现在也终于可以靠近他了,因为我把中国的魔幻素材处理得和他不一样,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痛苦也如此的漫长。”是的,经过20年的努力,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实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链接与对话。
28、如果你问我,那我就会说,《百年孤独》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容易读了。
29、凡艺术,无论形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在风格走向上,都会互相影响。绘画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再到洛可可,从写实主义到印象派,再到后现代,画从具象到抽象,音乐也是在受着类似的影响,文学也是,电影也是。
30、萨尔迪瓦尔的评传(以及相当一部分专业学位论文),其立论的线索是来自波哥大《宣言》杂志一九七七年的访谈,即所谓的“回归本源”的理念。
31、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32、他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断裂或变质。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观察和强调,纯属正常。
33、这一切都得停下来,以便让我写书。可我们没有任何收入,于是我就把小汽车典当了,把钱给了梅塞德斯。
34、这很可笑!如果它是最后一本书,那我就不能继续创作了。
35、《我不是来演讲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李静译,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化
36、因为我正在写的作品是我私生活的一部分。老实说,我对那些在采访时大谈其未来作品情节的作家倒感到有点可怜。因为这证明,他们的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他们想把在小说创作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报刊上来解决,以求自我安慰。
37、这方面的问题总不那么简单。美国《综艺》杂志的安德鲁·帕克斯曼,将《百年孤独》定义为“通过个体的哥伦比亚人的生活探索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他强调的是国族寓言中的个体。
38、梅塞德斯听说我们最后的财产都抵了邮费时,便说道:“好吧,为了这部小说我们现在只需要去干坏事了!”
39、@pengli 请问陶老师,您怎么看马尔克斯在今天还很受欢迎这件事?
40、谣言在街坊邻里间莫名其妙地传开了,说是我在写一本极重要的书,店主全都想要进行合作。
41、你越是拥有权力,你就越是难以知道谁在对你撒谎而谁没有。当你到达绝对的权力,你和现实就没有了联系,而这是孤独所能有的最坏的种类。
42、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43、多年以后,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自己早年的巴黎生活经历,谈到了与海明威的那次相遇。那天他在大街上发现了自己当时的偶像——欧内斯特·海明威,当他在潮水般的行人中看到海明威时,人已在走远了。他聚拢双手在嘴边,大声叫道:“大师……!”海明威回过头来,显然知道这喊声指向的是自己,就冲这个年轻人挥挥手,高声道:“再见了,我的朋友!”通过这个多少显得有些煽情的场景,马尔克斯其实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后来对海明威那种巅峰之后的孤独的理解。
44、那么,你说这句话,想必是有点儿开玩笑的意思吧?
45、我在研究电影的制作方式时意识到,它有着在文学中并不存在的形式上的种种局限。
46、“生活是人们发明出来的再美妙不过的东西了。”——加西亚·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47、198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加西亚・马尔克斯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BJORNELGSTRAND/PRESSPOOL
48、陶玉平:我们这样分开说吧,先说我们中国。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曾经在八十年代,特别八十年代中期被广泛的翻译成很多语言,包括汉语大量的被翻译过来。那个时代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阅读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热潮,最近的热潮应该是和他在三年多以前去世有关系,而且因为现在有了很多正式的译本,所以我们也才知道,比方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当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叫做韩素英的美国作家,在中国应该有很多的读者的占一个作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49、在颁奖盛会上列举这些残酷的数据,多少是会令那些挂着绅士微笑的欧洲人有点扫兴的,似乎也跟这场文学盛宴扯不上什么关系,然而这个孤独而显得有些固执的现实主义者并不就此罢手,他甚至有些刻薄地认为,正是拉美这个非同寻常的现实,而不仅仅是它的文学表现形式,博得了瑞典学院的重视。而这非同寻常的现实并非写在纸上,而是与拉美人共存,并造成每时每刻的大量死亡。
50、作为长子,家里对聪明的马尔克斯寄予厚望,虽然经济条件很差,父亲还是努着劲儿送他去波哥大读法律。可他自称啥都没学到,大学的时光全用来在课堂上写故事。最终他作出决定,辍学,并全心全意投身文学。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时,他母亲以泪洗面,却也拿他没辙。
51、实际上,这个故事因为《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出版在十五年之后才和马尔克斯有了真正的勾连,这也是马尔克斯感到沮丧的地方,正像他在《巴黎评论》采访时说到“没有一个编辑认识到它写得好,直到我写了《百年孤独》之后”,他在1970年为《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写作的序“故事背后的故事”中也表达,“使我沮丧的是,相比对这篇文字价值的兴趣,出版商们更在意它是由谁的名字发表的,其实我很难过,这个名字恰好属于一个当红作家”。
52、《花花公子》:人生的所有感官愉悦中,哪一种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53、据说能开枪打死他的人只能是无限忠于他、在任何时候都准备为他去死的人,需要向他射击的人是出于慈悲心,只有慈悲的子弹才能够打死他。——加西亚·马尔克斯《族长的没落》
54、欢迎来到闺蜜客厅,在相继邀请好友石头聊时尚,韩夏聊电影后,老竹也决定以专栏的形式,跟大家聊点什么有意思的内容。思前想后,决定不如以书迷的身份,聊聊我喜欢的文学大师吧。
55、“两次令人怀疑,而又永远无法澄清的空中遇难,使一位性格豪爽的总统和一位恢复了民族尊严的民主军人丧生。爆发过5次战争和16次政变,出现过一个魔鬼式的独裁者,他以上帝的名义对当代的拉美实行了第一次种族灭绝……两千万拉美儿童,未满两周岁就夭折了。这个数字比1970年以来欧洲出生的人口总数还要多。”
56、钟摆能让任何东西飞起来,却无法使自己腾空。
57、《花花公子》:你童年时代的阿拉卡塔卡必定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58、如果说魔幻现实主义把生活描写得那么超自然,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觉醒,一种对生活的更加深刻前卫的认识,那么后现代文学对于生活和文学,是一种进一步的觉醒所产生的“迷茫”。
59、主题先行、证明文学先有主题,后以虚构之“典型”人物、情节填充、证明之,而主题非从生活中提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