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接物类(61句文案短句)

2023-03-29 10:56:33

格言联璧接物类

1、(译文)看富贵人,要看到他的气度,如果性情平和,他的荣华才能长久,后代必能昌盛;而看贫贱人,应看他的度量,如果是宽宏大量,心胸坦荡的人,那他的福气必将来临,而家境一定会富裕。

2、(《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北齐)刘昼明鉴照形,美恶毕见。——《新唐书》知人知智,自知者明。

5、下联源出《文子·上义》:“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人。”意思是说人无完人,故有德行的人不责备于人,如何宽厚待人、不论人非呢?明人洪应明说得好:“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菜根谭》)

6、(译文)以坦诚直率之心待人,以虚怀无偏见之心驾御万物。

7、1:闲话,指闲谈;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不满意的话,有关私人的谣言、传闻、幕后消息等。

8、——《新唐书》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汉书》公道自在人心,是非必有正论。

9、——《后汉书》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韩非子·六反》听误多害,听妄多败。

10、(译文)顽劣的石头有美玉隐藏其中,寒冷的灰烬中亦有未烬的火星。

11、(诸葛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译文)有知道事情要变化而不得不顺其自然的人,这是善于挽救罢了;有知道某人该退隐却不得不用他的人,这是善于驾驭罢了。

13、(杜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J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译文)古人对别人多持友爱诚挚之情,所以人们容易知错必改,以一片赤诚友爱之心待我,因此,我的教诲规劝就更加容易奏效;今人对别人常怀厌恶猜疑之心,所以人们甘心自暴自弃,以一种敌视提防之意待我,因此,我的批评引导就很难进行下去。

15、原文: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格言联璧》 (清)金缨

16、例句:黎汝清《皖南事变》八章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叶挺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17、——陶行知浅明不见深理,近才不睹远体。——〈晋书〉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18、别人不说你,不代表你很好,而是别人能够更多的包容了你;你说别人不好,并非是真的,而是你做不到宽谅别人。

19、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

20、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陈恭尹

21、对于有教养的孩子应当抑制其傲气,勉励他努力学习。

22、(译文)奉承人的话,有见识的人听起来不一定喜悦;在背后议论别人是非,当事人恨之入骨。

23、一种人易事,亦易悦,这是贪污软弱,不免为小人。”

24、(译文)常人在与人交往时,刚开始觉得亲近,时间久了则感到厌恶,除非能明事理而又能体察人情,否则没有不断交的;人们每到新的环境,刚开始觉得很快乐,时间久了则感到苦闷,除非心平气和,又能有所修养,否则没有不想改变环境的。

25、(译文)爱护别人,但别人不爱护自己;敬重别人,但别人不敬重自己;君子就一定自我反省;爱护他人,而他人也爱护自己;敬重他人,而他人也敬重自己;君子应更加谦逊慎重。

26、(译文)心中充满仁义,持家要勤俭,用忍让的态度待人处事。

27、(《礼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8、(译文)一个人独自静坐时,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和他人聊天闲谈时,不要说人闲话。

29、(解释):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30、释义:原句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指安静坐着的时候经常想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和人聊天的时候不要谈论他人的是非。

31、(译文)施惠我的是小恩,能提携我从善的是大恩。害我的是小仇,引诱我做坏事的是大仇。

32、人们为什么那么有兴趣说别人的闲话或找别人的漏洞和缺点呢?人们为什么总是想要窥看他人的私事呢?原因在于它让人们感觉不错,一切只是为了感觉「我比他们还优秀」这就是他们的动机。

33、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格言联璧·处事类》

34、(译文)不要接受小人的恩惠,否则将难以回报。不要触犯官吏的公愤,否则将无以救援。

35、——《孙子家语·弟子行》处明然后能明人。——(宋)陆九渊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玩病。

36、《格言联璧》一书,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

37、(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8、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连珠妙语之中。

39、2:闲话,与正事无关的话少说,不满意的话,注意一点,免得让人说。

40、(译文)对忧愁的人不要显露快乐,对伤心的人不要展现笑容,对失意的人不要表现矜持。

41、拼音:jìngzuòchángsījǐguò,xiántánmòlùnrénfēi。

4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但前提是自己要先有实力。如果自己没有站稳,又谈何把别人扶起来。

43、(苏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4、“互乡童子则进之,开其善也。阙党童子则抑之,勉其学也。”

45、(古诗诗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6、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即使是极高的山宽还是极辽阔的大海,也不能限制他前进。

47、“大恶多从柔处伏,须防绵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宜防刀头之蜜。”

48、(译文)严格要求自己,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待人接物,须像和煦春风般温暖。

49、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50、(解释):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51、(译文)经历许多挫折,一定有迫不得已的隐衷;话未说完而无法说下去,才是无可奈何之处。

52、(译文)羞辱别人,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物极必反,定使自身反受污辱;伤害他人,到了超过极限的程度,激怒对方,定会自己反遭伤害。

53、(左传)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54、(译文)能容忍小人是胸怀宽大的人,能培养些许阴德,便是厚德。

55、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类》扩展资料类似句子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译文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

56、(译文)出入于安乐场所,应当体会人在患难中的景况;处于一个旁观者的地位,务必体谅当事者的苦衷。

57、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又故意与行酒侍儿,窃窃私语,芈氏两次问话,俱失应答。

58、例句:黎汝清《皖南事变》八章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叶挺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59、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用什么诗句讽刺搬弄是非的人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60、(译文)遇到事情,要镇定从容,即使此事纷繁杂乱,最终也能安排就绪;对待他人,要毫不伪诈,纵然对方如何狡黠,最终也会被感化献诚。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名人名言与读书有关的(56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