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心理学(33句文案短句)
弗洛伊德心理学
1、SigmundFreudin1906(Aet.50)
2、癔症的幻想及其与两性并存的关系(1908)
3、即使近100年来,孩童的地位显著提高,父母也有心好好照顾子女,可是,许多父母并没有正视过儿童的心灵感受,同时也因为大多数成年人都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着,本身活得粗糙又无奈,无暇顾及那么多。 (弗洛伊德心理学)。
4、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弗洛伊德
5、人有许多本能和欲望,其中一些和我们的道德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它们被意识屏蔽掉,却又确切地存在着,使我们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与焦灼之中。
6、弗洛伊德出生时是个犹太人,他母亲不断预言他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这使他远离了偏执的自信。他的头脑聪明而敏感,但有点病态。
7、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了解到人类很多行为都是源于性欲时,内心有些害怕、恐慌,最主要的是觉得太伤人类的自尊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人类与禽兽何异,甚至还不如禽兽。我极力地想反驳他的观点,以捍卫人类及自己的尊严,但在不断往下看的时间中,其严密的逻辑思维及合理的推论,在加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做、所想。
8、论性爱领域最普遍的衰退趋势(爱情心理学之二)(1912)
9、人们能够欣赏达利这样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也是因他们的作品展现了自己梦境中的夸张、怪诞、变形与诡异——而这些都曾经被冰封在逻辑的严密世界里。
10、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开山鼻祖。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弗洛伊德心理学)。
11、无论如何,弗洛伊德重拾了人类对于梦境的兴趣。好些作家都有记录梦境的习惯,他们把一个小本子放在床头,梦醒之后就飞快地把记得的情节写下来,因为梦总是溜得很快。心理咨询师也会借助来访者的梦境,破解这座冰山之下的秘密活动。
12、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就应在哪里。——弗洛伊德
13、J.沃伦冬克的《白日梦心理学》导言(1921)
14、其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弗洛姆评论说,弗洛伊德即使没有创造出一种精神疾病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他仍然会是科学界最杰出的精英人物之因为他发现了梦的艺术。
15、精神分析与法律诉讼中的事实确定(1906)
16、SigmundFreudin1885(aet.29)
17、一个没有记忆的人,无论他/她经历过什么,都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记忆对我们如此重要,当我们仔细去想,才会意识到这一点。
18、在弗洛伊德之前,很少有人一本正经地去研究梦,那听起来多么不“高大上”啊,就像一个三流巫师在不务正业地神神叨叨。
19、附录:对战争神经症进行电疗的备忘录(1955(1920))
20、执业背景:医学心理学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1、在开始谈论心理学之前,不如让我们先回到过去,看看它的历史吧。
22、直到有一天,我们的意识之光照到了那些可怕的念头,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我就是有这么原始、丑陋、邪恶的一面。当一个人明白他的局限和龌龊之后,他反而通向了更多的自由。
23、而此时的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医院也开始专攻神经障碍学。1886年,他目睹了他的同事约瑟夫·布鲁尔(JosefBreuer)运用了一种全新的谈话疗法治疗一名叫做“安娜·偶(AnaO.)”的患者。约瑟夫让安娜谈谈她的症状,她说得越多,提到的创伤性回忆就越多,她的症状就越发得到好转。这一突破永远的改变了弗洛伊德。
24、来访者A仔细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想起医院条纹状的床单,我出过一次事故,做完手术后躺在病床上时,床上铺着的就是一张条纹床单。”
25、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26、这个解梦的过程听起来很枯燥、很不浪漫,是不是?
27、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前,传统心理学除了行为主义外,都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虽然历史上也有学者论述过潜意识问题,但是真正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体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首创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
28、areproductionofthetitle-pageoftheFirstEdition
29、编者附录:关于Angst(焦虑)及其英文译法
30、而之前提到了,理解自身潜意识的途径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梦。其实谈到释梦我们第一反应可能想到的是周公解梦,而这些解梦的方式有点类似于巫术。我们无法说明这类解梦的正确性,但是的确让人感觉有一种玄而又玄的感觉。
31、 三者关系是,超我和本我处在直接的冲突中,超我总是阻止或延迟本我得到满足。自我则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调停者。它既要千方百计使本我获得满足,又要受超我的监督,遵循自我的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以上三部分如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如不平衡就是一个变态人格。
32、防御过程中的自我分裂(194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