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自用(57句文案短句)

2023-04-02 08:36:12

刚愎自用

1、法师:如果复印件上有错字,您是改复印件还是原件?(刚愎自用)。

2、愎(bì):任性。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指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愿意讨论,十分固执。

3、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4、成语历史故事,就是希望能构建这样一个有故事的世界,欢迎你的加入,在这里,你将听到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了解经典的历史趣事,还可以说出你自己的趣事,由我们记载下来,说不定就成了明天的历史哦。

5、反义词:博采众长、从谏如流、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低眉折腰、百依百顺

6、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接受他人意见。含贬义;

7、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复到古时去。读到“愚而好自用”,马上想到的词是“刚愎自用”,而说起因“刚愎自用”而败落的人,不禁叹息起项羽来。

8、(出自)汉·刘向《说苑·君道》:“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蹲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母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

9、是啊,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孩子身上的问题,若追根溯源,还是得回到我们父母身上来。

10、这类人自尊心强极了,一点都冒犯不得,谁若是当面顶撞了他,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中顶撞了他,他就会火冒三丈,认为这是故意和他过不去,故意让他下不了台,是故意在寻衅,他就会从此记在心上,这个“伤口”就很难愈合,往往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掉,以后一有机会就会对“发难者”进行排挤打击报复,以报这个“宿怨”,若是“发难者”是在他手下工作的,就会因此而失去信任,就会很随便地找个“理由”就给他穿小鞋,这个人便很难再会有“发迹”的机会。

11、(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12、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最终,因为先彀的固执,晋军被楚军打得大败而回。

13、《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14、这类人面对世界的发展进步,觉得是不可思议或是在瞎胡搞;自己的这种想法,明明是与时代潮流相违背,却反过来认为是时代在倒退,是一代不如一代。

15、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縀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縀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

16、郑襄公(?-前587年),姬姓郑氏,名坚,郑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郑穆公之子,郑灵公弟(一作郑灵公兄),春秋时期郑国第13任国君(前604年-前587年),在位18年。郑襄公即位后依违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前597年,因与晋盟,楚庄王出兵攻郑,围郑三月。晋军未及救援,郑襄公献城降楚。前587年,郑襄公去世,其子郑悼公即位。

17、单击下表中蓝色的词组会弹出相应的拼音、MP3音频、基本释义等相关信息。

18、    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同时,郑国派出使者出使晋国,向让晋国出兵帮助郑国。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

19、(出自)西汉·伏生《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20、这个人素性刚愎自用,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21、对于某种理念,过于专注,认准了的,就坚持到底,死不回头,一个劲地认为自己是在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实际上他们认的却是死理,却是过了时的土教条,或是不符合国情、社情的洋框框,一点灵活性都没有。

22、(释义)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23、(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24、    一意孤行 深闭固拒 独断专行 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

25、(解释)博采: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26、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接受他人意见。含贬义;

27、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28、(出自)西汉·伏生《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29、马谡则疽以为通识兵法,再加上刚愎自用,一点都不考虑诸葛亮的意见,又不纳副将王平之谏言,竟违令在山顶扎营,犯了兵家之大忌,结果被魏将张郃打败,造成了街亭失守。

30、尽管他没有跑到大街上宣布:“上帝已经死了,我就是上帝”,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无声地宣布自己就是上帝。

31、(示例):柔石《二月》十:“笑骂由人笑骂,我行我素而已。”

32、这类人对新事物、新人物、新现象、新趋势一百个看不惯,视作为洪水猛兽。

33、出 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谷,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34、凡是身居高位的人,一定要以敬重属下的劝谏,一定要打开不避讳的大门,虚心安静接受采纳,进谏的人不要大声着急,要像母亲教育孩子一样温柔,广泛搜集采纳各种说法,选择好的学习采纳。

35、(示例)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

36、爱好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闻见就狭小。

37、“刚愎自用”的意思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38、刚愎自用:拼音是gāngbìzìyòng,愎:倔强固执,自以为是;形容十分固执己见,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39、《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40、刚愎自用:这个词描述的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

41、也有可能等到某个大法官自信过头和装逼刚愎自用时,堕落的国会就不得不对上下其手,比如上推特发一条热乎乎的丑闻什么的最靠谱了。

42、(反义词)博采众长、从谏如流、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低眉顺眼、低眉折腰、百依百顺、博采众议

43、亲爱的伙伴,当你走在一个陌生或熟悉的城市,踏在一片历经风雨的土地上,是不是有穿越时空的冲动,很想去穿越历史去了解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出现过的人物?

44、这时,场内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而后有人答道:改原件。

4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46、释义: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47、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48、(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49、荀林父的副手先縠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

50、(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他夫妇二人还是毫无闻见,依旧是我行我素。”

51、    新来的领导太刚愎自用,谁的话都不停,现在搞得公司乌烟瘴气,等着被开除吧。

52、这类人尤好自我肯定、自我表彰,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就沾沾自喜,到处表功,惟恐他人不知道。

53、(示例)他对学生、画友,从不以我画线,而是主张博采众长,自立门户。

54、爱好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闻见就狭小。

55、(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56、它也比较“特殊”,普通人还够不太着,一般都是用在“有头有脸有身分的人”权力者身上,都用在那些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比较精通的权威人士身上。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引人注目造句子8个字(16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