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文案100句】

2022-11-26 10:50:08

一、程门立雪的意思

1、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们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耐心无悔地等着他们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着,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2、从时间上来看,我认为文中的“程子”就是大程。谢良佐年少习举业,拜师时已有一定的名气,加上记忆力超群,颇为自负,大程初见即杀其锐气,入门后仍棒喝再加,如斥其“玩物丧志”等,可知即便是性情温厚的程颢,对待学生也是因材施教,并非总是一团和气。大程门墙既如此严峻,游、杨访小程而立雪恭候,则完全可以理解。

3、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趁人之危”

5、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6、出处:《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7、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8、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中文名程门立雪拼音chéngménlìxuě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1)偏正式;作谓语。比喻非常尊敬老师。出处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9、程门立雪故事:宋代的杨时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专心研究学问。他起先在颍昌(地名)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程颢死后,四十多岁的杨时又和同学游酢一起到洛阳请教另一位有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弟弟)。他们到程颐家时,程颐正在打瞌睡。两人不敢惊动他,就侍立在门口。程颐醒来后发现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程门立雪由此而来。程门立雪更多的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10、反义词:班门弄斧。程门立雪释义: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见于《宋史·杨时传》)。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11、(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2、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老师会“管不了”学生?

13、现在的年轻人有程门立雪的精神的已经不多了。

14、读二程子的书这么多年,夙愿一朝得遂,既喜且怯。“喜”中更多的是按捺不住的兴奋,“怯”则是近乡情怯的怯。二程子的哲学,一直是我的精神故乡,此番朝圣之旅,睹物生情,谨记一点感想于此。

15、遇到困难要知难而上,信念必须坚定。

16、 本文选自《宋史·杨时传》,程颖、程顾兄弟俩是宋代理学大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尊敬老师,虔诚求教,一千多年前的那场雪,见证了两个读书人雪一般晶莹的真诚。尊重老师,就是对知识的尊重。

17、杨时与游酢二人去拜见老师程颐,正碰上老师坐着小睡,他们怕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着,一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

18、程门立雪,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十二》。这则成语意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其本身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含褒义。杨时千里寻师,程门立雪,诚心讨教的行为被传为佳话,流传千古。“程门立雪”这则成语告诉人们,在求学路上,只有虚心才会不断获得进步,只有礼貌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没有多少人会对粗俗无礼、骄傲自满者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

19、班门弄斧自命不凡自作聪明

20、读音:(chéngménlìxuě)

二、程门立雪的故事

1、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遇到什么样的人。能够得遇一位好的老师,是我们人生的一大幸事…

2、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3、在四十一岁的时候,杨时对理学已经有了相当高的造诣,但他还是十分谦虚谨慎,仍然投在理学大师程颐门下学习…

4、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5、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历来重视尊师重教

6、小朋友们都这么好学,那么小喇叭也为大家送上一个关于“好学”的故事,为大家加油、鼓劲儿!

7、出处: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三章:“上奏直说乾隆帝矫枉过正,有欺师灭祖之实。”

8、程门立雪的出处: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十二》:“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9、程门立雪的意思: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拜师时,要在孔圣人画像前三叩九拜以示隆重。先生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哪怕太子不尊师也会受到责罚。程门立雪就是古时的尊师典故。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热情正在消退。

11、程门立雪:(基本解释):比喻尊师。

12、曹植微微皱眉,就作出了名扬千古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13、春始,万物生,我们的生命启蒙也是从接受老师的教育开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里有载:“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尊师重道对于我们整个人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春三月,既是朝气蓬勃的时节,也是我们感念师长的最好时节…

14、敬老师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尊敬老师和孝敬父母一样,体现的是个人品行和感恩心态。不讲品行,不思感恩,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无数的实例告诉我们:不尊敬老师的人,也往往不会孝敬其父母。

15、后来用“程门立雪”用来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

16、凿壁偷光:(基本解释):形容家境贫寒,读书刻苦。

17、他们俩到了老师家门口,发现老师程颐正在打瞌睡呢!他们怕惊扰了老师的美梦,就站在风雪里等待着。

18、这个短小的故事意义有三:一是赞扬游酢、杨时尊师求道之心虔敬真切,二人的行为正符合古人所谓对于师长、父执的礼节——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二是表明程颐性格严厉刚方,其弟子王苹回忆学生们和程颐在一起时,“坐间无问尊卑长幼,莫不肃然”(《二程外书》卷十二引《震泽语录》)。程颐的确做到了其兄程颢所说的那样,能令人心生敬意,尊严师道。后世的学者在评价二程兄弟时,多认为程颐的“立雪”过于严毅,不如乃兄“如坐春风”般的粹然和气,我却不以为然,宽严相济方合教学之道,二程迥异的性格正相互补,故而程门英贤济济,才开创出了儒学复兴的新局面。与此相关,我觉得另外一条有关谢良佐的资料很值得一读,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五记载:

19、老奶奶说。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肯定会磨成针的,李白水手,老奶奶的启发,于是就反身重新回去,刻苦读书。这些与故事都说明刻苦学习,勤奋上进,报效祖国。

20、相反,学生如果内心对老师有好感,即使这个老师教学水平不高,学生的这门功课也可能学的不错。我们一直提倡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其实,学生对老师多一点包容和谅解,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老师又何尝不重要呢?退一步来说,“子不嫌母丑”,难道我们能因为自己的老师素质不高就可以不尊敬他们吗?

三、程门立雪造句

1、如果教师丧失了应有的权威,学生群体就可能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所以,家长有事情要尽可能和老师多沟通,如果一味意气用事,损害的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尊严,无形中损害更多的是孩子所在群体的利益。最后,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哥敬重的不是老师,敬重的是家庭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有关“程门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一个是《宋史》中的《杨时传》: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4、武侠小说中最恶搞的情节之是拜师学艺时候学生程门立雪、久跪不起,几天几夜最终感动了师傅,收为徒弟悉心传授。

5、年轻人应该有程门立雪的精神,虚心诚恳。

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7、有关“程门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一个是《宋史》中的《杨时传》: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8、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9、《程门立雪》小故事30字: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看见老师在屋子里边睡着了,他们不忍心打扰老师就站在门外边,天上下起了大雪,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10、释义: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11、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12、如果让你现在想一想,曾经的自己为了向老师求得解惑付出过什么,你能想到什么呢…

13、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4、(示例):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你别老对我讲这些啦,你再说,我真怀疑你是~。

15、(解释):乘着别人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对方。

16、一天,杨时和书院的同学游酢遇到一个难题,就去向老师请教。当他俩来到老师家门口时,只见门半掩着,老师程颐靠在厅堂里的椅子上睡着了。游酢正想敲门,杨时说:“让老师多休息一会儿吧。”他俩就站在门外等候。

17、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18、雪上加霜趁火打劫浑水摸鱼顺手牵羊落井下石攻其不备趁人之危

19、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程颐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20、出处:[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杨时传》

四、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

1、“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像尊重上帝那样尊重教师(以色列谚语)”,共同营造尊师的社会大环境,才能真正走出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

2、《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程门立雪》文言文注释。时盖:当时。见:拜见。瞑坐:坐着打瞌睡。侍立:站着。不去:没有离开。觉:醒。程门立雪的道理求学一定要学会坚持,千万不可以半途而废。为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让别人尊重自己并且重视自己。遇到困难要知难而上,信念必须坚定。

3、城门立雪的意思: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见于《宋史·杨时传》)。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出处:《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4、我们当然希望老师个个才高八斗,德无瑕疵,但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教育学中有一种奇怪的“情感效应”:学生一旦对某个教师产生厌恶心理(老师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他这门功课就很难学好;

5、相反,凡是教师不受尊重的地方,不仅学风败坏,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很高。

6、本文作者:吴涛|本文编辑:朱广晓

7、过了好一阵,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两个得意门生正侍立在门外,一动不动。只见他们全身雪白,脚下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程颐大惊,连忙打开门,将两人迎进屋内…

8、为什么说尊敬老师,最终受益人是你的孩子?

9、一位中学老教师坦言:“这几年,我当老师体会不到自豪的感觉。”

10、程门立雪是学生恭敬受教的意思,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以下的道理:

11、《宋史》里记载了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尊师重道的故事:“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2、参拜完二程祠堂的正殿及庭院内的匾额、碑刻等历代遗迹,我沿路来到故居后院,只见这里绿草丛生,还有两块现代人树立的简体字石碑,一块是刻有“程门立雪处”的隶书石碑,紧挨着它是一块方形的石碑,上面刻着《程门立雪》的故事和程颐的《立雪诗》,同行的学者争相与之合影。现将碑文抄录如下:

13、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14、出处《宋史·杨时传》:“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5、我们还原真实的“程门立雪”,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游酢、杨时一同去拜见程颐,而恰巧程颐正在静坐,未予理会二人,游、杨既不敢惊动老师,也没有离开,等程颐静坐结束,睁开眼睛时发现二人仍然站在旁边恭敬地等候,而此时天色已晚,就命他们回去,二人出门时外面的积雪已有一尺。

16、网上关于“程门立雪”的解释

17、那么,有的教师素质不高,是不是就能成为“不值得尊敬”的理由呢?

18、七步成诗是曹氏弟兄的故事。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相传,曹丕刚继位不久,心里总怕弟弟曹植有异心(曾经曹操很看好曹植),这让曹丕心里很膈应,好不容易抓了个茬,在朝堂上发威了。

19、学生依然在门外等着,一直等到老师醒来,醒来的老师看到了学生,也知道了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求知若渴的心。

20、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五、程门立雪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2、出处:《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3、将《立雪诗》与《题立雪阁》比较,会发现有几处文字差异。“颗若非浮慕”,《题立雪阁》则写作“颐若非浮慕”,“颗”字毫无意义,“颐”字于文意也不通,我推测“颗”、“颐”都是形讹字,这个字本来是“颜”字,“颜若非浮慕”,“颜若”即孔子的弟子颜回与有若,此句是形容游酢、杨时不是表面上崇慕孔门的颜回与有若的尊师行为,而是发自内心,付诸践履。“偶然成感兆”,《题立雪阁》则作“偶而成感兆”。最后一句“正气终日互”,《题立雪阁》文字相同,但读不通,我认为这个“互”字乃是“亘”之误,“正气终日亘”,是形容程颐师生的浩然正气延绵不绝,由此方引出最后一句“吾道岂磨灭”,这两句是赞颂道学的传统与美德代代相继,直至永恒。

4、(近义词):尊师重道尊师重教

5、例句:那位青年人很有些程门立雪的精神,为了学到知识,总是恭敬地向先生请教。

6、一位老师感叹:卖菜的最怕教师,装修的最怕教师,导游最怕带教师团,只有学生最不怕教师。社会给了教师太多压力的期待,却唯独没有给应有的尊重,稍有不留神就可能被口诛笔伐,这样的结果太不公平。

7、要不是他有程门立雪的精神,这位大师怎肯倾囊相授呢?

8、谢良佐第一次拜谒程子时,程子以待宾客的礼节接待他,而谢良佐则推却谢绝这样的礼遇,希望作为弟子入程门求教,程子同意并让他住在门旁一间很简陋的屋子里,屋顶和墙壁上都有漏洞,当时大风大雪,白天没有碳可以取暖,晚上没有蜡烛照明,买来的饭菜也无法用火温热,但程子连问也不问,谢良佐则泰然处之。这样的生活过了一个月,谢良佐心中豁然有所省悟,然后程子才和他讲话。

9、程门立雪出自哪里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10、(拼音):chéngménlìxuě

11、我们学习本领时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

12、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13、实践证明:凡是教师受尊重的地方,不仅学风良好,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很低

14、《侯子雅言》的作者侯仲良,是程颐的内弟,对谁是尊师重道立雪程门的第一人,应该是更清楚、更明确,所以他把游酢放在前面,这就是证明游酢是"程门立雪"第一人的最有力的依据.

15、囊萤夜读:(基本解释):形容夜以继日的刻苦学习。

16、成语解释;欺负师傅与背叛祖先,做出有违师规和祖训的事情。形容背弃原来的师承祖制。

17、(拼音):chéngrénzhīwēi

18、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程颐家请教。

19、铁杵成针:(基本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0、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下一篇:有关机遇的名言警句有哪些【文案100句】
上一篇:励志生活正能量句子【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