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意思(49句文案短句)
胸有成竹的意思
1、今天要语文考试,昨天我复习过了,因此我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2、近义:成竹在胸、心中有数、胸中有数、胜券在握、心照不宣、大刀阔斧、急中生智、计上心头、指挥若定。
3、因为课前认真预习,小花对这节课的内容已经胸有成竹。
4、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⑤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⑥,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5、(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6、⑦与可:文与可,名同,北宋梓州永泰(近四川监亭人),曾任洋州知州。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宋代画竹名师。
7、反义:心慌意乱、惊慌失措、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8、(例句):我发愁这次完不成任务,老武~地说:“没问题”。
9、译文:文与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
10、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11、(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12、反义词:心中无数、茫无头绪、束手无策、胸中无数、不知所措、胸无成竹、张皇失措。
13、语法:胸有成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4、反义:心中无数、茫无头绪、束手无策、胸中无数、不知所措、胸无成竹、张皇失措。
15、近义词:成竹在胸、心中有数、胸中有数、胜券在握、心照不宣、大刀阔斧、急中生智、计上心头、指挥若定。
16、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胸有成竹的意思胸有成竹: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成:现成。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
17、 15) 他学习很刻苦,所以每次考试前都显得胸有成竹。
18、(示例):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19、 14) 我发愁这次完不成任务,老武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
20、 (举例造句): 毛委员胸有成竹,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
21、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22、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23、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24、画竹子前心中已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心中已有充分的考虑。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25、 6) 我虽然还小,可是对要从事的职业已胸有成竹了。
26、我们总是想抓住点什么,但我们总是被无数的东西抓住......
27、结果未必尽如人意,行动便是成长,堆叠积累自然胸有成竹。
28、「周四“瞎乱讲”」第191期,主讲:张赛男
29、解释: 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
30、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31、胸:心里。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
32、⑥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意即“急起振笔,从之、直遂”,就是急忙起来挥动画笔,依照、跟随(心中的竹子形象)。遂,通“随”。
33、(近义词):心知肚明、指挥若定、计上心头、胸中有数、胸有定见、成竹在胸、心中有数、大刀阔斧、成竹于胸、心照不宣、目无全牛、胜券在握
34、心中有数 (xīnzhōngyǒushù)
35、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
36、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同“成竹在胸”
37、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liāo)起衣服,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竹林,顾不得抹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吹雨打的姿势记在心头。
38、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39、在画论《板桥题画兰竹》中,郑板桥提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此乃“胸无成竹”典故之出处,但“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缘何是“一个道理”?这恐怕只有跳出字面本身,在竹画史中去体会写实与写意以及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这看似矛盾背后的统一。
40、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1、文与可(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42、我一同学说,要找我调理一下,又说这么熟,有点不太好意。
43、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 ,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44、你比如,副乳刺痛,这个太常见了,这个就是肺与脾交接的地方,那么,你不是从肺考虑,就是要从脾考虑,是不是近期感冒过,尤其是经期感冒,或者经前感冒,这个时候,扎肺经的太渊穴,能迅速止刺痛,悬灸应该也能止痛。
45、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46、出处:周大新《第二十幕》(下)二部二:“他把一切都计划好之后,胜券在握地在厂门前的大街上缓缓踱步,静等着夜色把这个想望已久的美好机会老老实实送来。”
47、我对期末考试已经复习完毕,非常胸有成竹,万无一失。
48、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高的小芽而已,但节、叶都已经具备了。从像蝉的腹部、蛇的鳞片一样,到剑一样挺出高达十寻的,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一骨节一骨节地来画它,一片叶一片叶地来堆砌它,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啊!所以画竹一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笔来仔细的观察,就会看到他所想画的竹子,急起挥笔,依照心里竹子的形象,一气呵成,以再现心中所见到的(竹子)。(这个过程)好像兔子跳跃飞奔、鹰隼俯冲下搏一样,稍一迟疑,机会就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