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十大经典名句(84句文案短句)
佛经十大经典名句
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2、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佛经十大经典名句)。
3、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4、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如果你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为别人提供超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每一次都尽力超越上次的表现,很快你就会超越周围的人。(佛经十大经典名句)。
6、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8、经典佛语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9、大悟无言!同理,理解的顶端、认识的终点、领悟的深处,就是大明白,也存在争论和雄辩,所以唯一的做法和姿态就是沉默无语!
1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1、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12、 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3、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4、 六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5、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6、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诫酒肉慈慧法门》
17、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8、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9、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20、我是一个没有什么优点的男人。可是,爱你的心情虽然赢不了这个人却也不会输给他。
21、陈永涛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22、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3、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24、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25、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26、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7、久而久之,你会觉得身心疲惫,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激情和动力。适当的时候,多给心洗洗澡,把“有意”变成“无意”,哪还有这么多千千结。
28、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29、本来我要用这10元钱念书,当个医生、律师,但为了世界和平唉!
30、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31、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妙法莲华经》
32、 九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3、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佛说无量寿经》
34、经典佛语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佛经经典名句关于爱情的佛经里关于爱情的名句没有,有也不是你想要的那种。
36、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37、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38、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
39、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40、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41、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42、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3、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44、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心身自在。
45、 七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6、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
47、你每天晚上都去十一街区的超市买点东西吃,你烦闷的时候都会去十三街区的小酒吧喝点东西。
48、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华严经》
49、 四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50、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51、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2、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53、你不能让所有的人喜欢你,却能减少别人讨厌你的原因。与人协商而不产生摩擦,是有待学习的一大课题。
5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55、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56、 三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57、别人的眼光不重要,你把事情做成什么样子才重要。有时候,适合比坚持更重要。
58、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59、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60、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佛曰:为何不必?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62、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63、 七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64、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65、经典佛语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6、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67、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8、大悲无泪!是的人到悲痛的极点,也就是万物的极限,那就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以对于背来说,就可能出现“悲极生乐、或者悲底见喜”的结局。
69、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70、经典佛语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1、佛家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72、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3、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74、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75、19)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76、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77、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菩萨问明品第十)--《大方广佛华严经》
78、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79、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80、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
81、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的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2、大笑无声!根据以上的解释规律,我想无论是谁都会自我理解了吧!
8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