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段落摘抄(45句文案短句)
端午节的段落摘抄
1、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说到底,端午的鸭蛋其实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先生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除了赛船,还有其他娱乐项目。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写的:“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意邂逅了勇敢英俊的心上人。
3、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4、 1) 汨罗江诉说着神奇的故事,苇叶糯米融入无限的敬意,龙舟承载着古老的传说,端午节日蕴含民族的品格。祝你生活甜蜜!端午节快乐!端午节祝福语
5、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6、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7、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8、在当代文坛上,汪曾祺的作品是以语言特色而著称的,可以说是“淡而有味”,他的散文由日常生活生发到深刻的精神世界,反映了京派散文的文化韵味。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粽”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万水千山“粽”是情。端午节,要吃“粽”,祝你“粽”横四海,“粽”是走运!端午节快乐!
10、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11、端午节到了,愿你合家欢乐,端午安康,吉祥如意。
12、2022赞美端午节的经典句子大全相关文章:
13、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14、 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15、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16、故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17、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18、愿鲜花与绿叶结伴,点缀你绚丽的人生,愿你端午节快乐!
19、端午节即至,希望你事业上一鸣惊人,生活上一生平安,做生意一本万利,买彩票一不小心就中大奖。
20、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21、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22、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23、农历五月初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24、推开门,发现母亲已在厨房里忙碌着,见我们回来,她欢天喜地地端上了亲手蒸好的粽子催促着我们趁热吃。剥开热气腾腾的棕叶,露出了里面的红枣和晶莹的粽米,空气中不一会儿就飘满了竹叶的清香。吃着粽子,女儿高兴极了,拉着她奶奶边转圈边撤娇:“奶奶,今天又不是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呀?”“我希望我的孙女早点吃到我做的粽子嘛!”母亲抚摸着孙女的头笑着回答。“嗯,这还差不多,说明您还真是我的亲奶奶!”女儿俏皮地说。顾不上她们婆孙两人开玩笑,我急着走入厨房去准备今天的晚饭。
25、 6) 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26、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意思吧?希望你来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27、除了赛船,还有其他娱乐项目。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写的:“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意邂逅了勇敢英俊的心上人。
28、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29、神看见你口渴,便创造了水;神看见你肚饿,便创造了米;神看见你寂寞,所以他创造了你的朋友我,端午节到了,我祝愿你节日快乐,多吃粽子!
30、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低头思好友,就在水一方;念念未敢忘,问候送心上;届时配香囊,佑你永安康;粽子尝一尝,瑞气满口香。
31、一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着孩子们从天更上,水沟里扯回来的菖蒲、艾草,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淡淡的粽子的幽香里。
32、辑四:那时巷情。该辑叙写了高邮的巷口印象、北京的胡同剪影、云南的茶馆风情,以及对师友的深情回忆。
33、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的生活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有难的时候靠靠树。幸福时候别迷路,休息时候浇浇树。端午节快乐!
34、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35、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古民谣唱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36、我明白爱人的意思,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纪念父亲。父亲在世每到端午总是早起,为得是采割端午清晨带有露珠的艾草,扎成一束系在门上,用它的芳香驱赶邪秽,保佑家人平安。时不时父亲还会用干好的艾草,添上几颗花椒熬成汤水让孙女泡澡,防止皮肤生病。爱人走出去安排女儿洗澡,得到了响亮的回应,看来女儿已经接受了这种沐浴传统。
37、端午节到了,愿你合家欢乐,端午快乐,吉祥如意。
38、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39、端午节前的集市,那就更加热闹了。从早晨五六点钟开始,大街小巷都挤满了十里八乡的摊贩和赶集的人们,一字儿排开的摊位上随处可见摆放着粽子、艾叶、菖蒲等节日专用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包小包的粽子隐隐散发出清香扑鼻而来。
40、“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41、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2、 这时河岸边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各河道上也正有许多龙船向这儿靠拢,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运动员们都在磨拳檫掌,跃跃欲试。第一轮上场的是红、黄、黑、白四艘龙船,我看中白船,我要为他鼓劲。这时一声枪响,突然龙鼓齐鸣,号声连天,四艘龙船像箭一般射出,岸边的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白船开始亡命地鼓劲:“加油、加油、白船加油。”比赛结束了,虽然我看中的白船只得了第二名,心里有点遗憾,但我还是为他们能在落后的情况下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精神所感动。我觉得今天的端午节过的真够味。
43、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44、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