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原文高中(82句文案短句)

2023-04-08 09:32:01

论语十二章原文高中

1、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2、注释: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3、《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语文》(新版)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 ,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论语十二章原文高中)。

6、   譬如:比如。篑:盛土的筐子:中止,停止。往:前进。

7、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8、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特别警示:“己”和“已”要分辨清楚)

9、(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0、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1、(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15、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8、人不知而不愠(        )(        )  

1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  

20、   思:希望,想着。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21、传不习乎(        )       

2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恕(      )’乎!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4、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25、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26、注释:逝者:指流逝的时光。斯:这里指“川”,即河水。舍:停

2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8、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       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29、(助记)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30、《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31、(注释)①川:河,河流。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流逝。斯,这,指河水。舍,舍弃。

32、(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33、《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3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注释: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37、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8、(助记)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39、(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0、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4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43、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礼仪做什么?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奏乐做什么?”

44、注释: 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② 堪:忍受

4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注释)①笃(dǔ):忠实,坚守。②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③仁:仁德。

47、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么?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有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就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那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8、子曰:“人而(      )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ì)》)

49、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5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习方法)

51、孔子说:“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52、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53、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5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5、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封建女性生活、命运和痛苦的诗作,这首闺怨诗是表现闺中少妇思念征夫的。此诗前两句写深秋孤寂之景,后两句写缱绻绵长的思念之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

5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7、子夏介绍: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七十二贤之一。

58、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9、颜渊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和行动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的人就称赞你为仁人了。

60、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

6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2、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63、(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4、(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6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6、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6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道则质胜,好学则文胜。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开篇点题,君子应该是德才兼备者)

68、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笔者的做法如下:

69、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70、温故而知新(故,古义:    ;今义:    )

71、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7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73、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 (《雍也》)

7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75、(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76、子曰:“君子喻(      )于(      )义(      ),小人喻于利。”(《里仁》)

77、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78、《论语》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等,反映了孔子伦理体系最基本的思想,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仁”,实施“仁”的手段和途径是“礼”。何谓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要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便是“刚、毅、木、讷”(《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谦虚。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这便是“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7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0、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81、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老子的名言大全(35句文案短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